看著他身上那件象征著榮耀與希望的青衿襴衫。
他隻覺得,自己這一生,所有的落魄與不如意,所有的孤獨與寂寞,所有的懷才不遇與壯誌未酬。
在這一刻,都仿佛煙消雲散,化作了無儘的欣慰、自豪和一種得英才而育之的巨大滿足感。
值了。
這一切,都太值了。
“小山啊,”他緊緊地握著弟子的手,聲音因為激動而有些沙啞,卻又充滿了前所未有的力量。
“你能有今日之成就,是你自己天資過人,又肯下那十年寒窗無人問、一舉成名天下知的苦功,更是蒼天有眼,不負苦心人啊。”
“老夫......老夫不過是在你這塊璞玉之上,稍稍雕琢了幾刀而已,何敢妄稱‘再造之恩’。”
“若無先生昔日點石成金之妙手,學生縱有微末之光,亦不過是暗室之螢,何能與皓月爭輝?先生之恩,山高海深,學生縱粉身碎骨,亦難報萬一。”小山再次深深作揖,言辭懇切,情真意切,每一個字都發自肺腑。
張大山也在一旁,將帶來的禮物一一呈上,鄭重地說道:“先生,這是俺和犬子的一點微末心意,聊表對先生栽培小兒成才的感激之情,還望先生務必賞臉納下,莫要推辭。”
周先生看著那些包裝精美、分量十足、無一不是精品中的精品的禮物。
他知道,這絕非“微末心意”,而是張家能拿出的、最重的謝禮了。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
這也足以看出,張大山父子對自己的這份敬重和感激,是何等的真摯。
他本想按照讀書人的清高風骨,婉言推辭掉那些過於貴重的金錢和布匹。
但看到張大山父子那真誠而又充滿期盼的眼神。
他知道,自己若是拒絕,反而會讓他們不安。
“也罷。”他長歎一聲,點了點頭,臉上露出了難得的、欣慰而又帶著幾分釋然的笑容。
“這份厚禮,老夫便厚顏領受了。”
“隻是,大山啊,小山啊,你們要記住。”他的神情再次變得嚴肅而鄭重起來。
“這銀錢布匹,終究是身外之物。唯有這腹中的學問,心中的道義,才是爾等安身立命、傳承家風的根本。”
“小山,你如今已是秀才,身列士林,當更加勤勉向學,不可有絲毫懈怠。後麵在縣學更要繼續努力。”
“將來若有機緣,能得入仕途,務必清正廉潔,心懷百姓,以所學造福一方,方不負聖賢教誨,亦不負老夫今日對你之殷殷期盼與重托。”
周先生的這番話,字字珠璣,擲地有聲,如同暮鼓晨鐘,再次深深地敲擊在小山的心版之上。
他也鄭重地向恩師承諾,定當謹記先生教誨,修身立德,勤學不輟,將來若有所成,必不忘兼濟天下之誌。
拜謝過恩師,又仔細聆聽了先生一番關於如何為學、如何做人、以及如何應對秀才身份所帶來的新挑戰的諄諄教誨之後。
張大山父子才告辭離開。
喜歡天工開物,我在古代養妻兒請大家收藏:()天工開物,我在古代養妻兒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