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家的,你說的是。這事兒,是該辦,而且得大辦,得體麵。”
她抹了把眼淚,聲音帶著幾分哽咽,也帶著幾分難以言喻的自豪。
想當初,他們大房被老宅那起子沒良心的磋磨得幾乎活不下去的時候。
她何曾敢想過,自家的兒子,有一天能出人頭地,能讓她這個做娘的,有臉麵去告慰九泉之下張家的列祖列宗?
如今,這一切,都因為當家的和孩子們的爭氣,變成了現實。
這份榮耀,怎能不讓先人們也一同分享?
鐵牛、石頭、小山、花兒、巧巧等人,也都紛紛點頭稱是。
“爹,娘,你們放心,這祭祖的事兒,俺們一定都給辦得妥妥當當的。”
鐵牛甕聲甕氣地說道,臉上滿是作為長子的擔當。
石頭也拍著胸脯保證:“祭品的事兒,包在俺身上。保管讓老祖宗們吃好喝好,在那邊也跟著風光。”
小山則更是鄭重地說道:“爹,娘,祭文的事,就交給孩兒吧。孩兒一定用心寫,將咱們家的喜事,好好地稟告給列祖列宗。”
於是,在接下來的幾日裡。
整個張家大院,便都為了這場即將到來的、意義非凡的祭祖儀式,而忙碌起來。
王氏、花兒和巧巧婆媳三個,幾乎是將家裡所有能拿得出手的好東西,都翻了出來。
她們用新打下來的、雪白細膩的上等米麵,精心蒸製出各種寓意吉祥、形狀精美的糕點餑餑。
什麼“福壽桃”、“狀元糕”、“步步高升餅”,擺了滿滿一大笸籮。
又將家裡那幾隻養得最肥壯的老母雞,和從清河裡新捕的幾條活蹦亂跳的大鯉魚,都仔細地收拾乾淨,準備作為“三牲”之禮中的兩樣。
至於那最緊要的豬頭,張大山特意讓石頭,趕著牛車,去臨水鎮上那家最大的肉鋪,挑選了一個最大、也最新鮮的,還特意讓店家用紅紙包好,一路小心翼翼地帶了回來。
栓子則獻上了他用新工藝釀造、酒液晶瑩剔透、香氣醇厚悠長的“青石佳釀”兩大壇。
丫丫和豆子,也挎著小籃子,滿山遍野地,采摘回來最新鮮、也最飽滿的野山楂、野葡萄、還有一些不知名的甜漿果,洗得乾乾淨淨,擺在盤子裡,五顏六色,煞是好看。
鐵牛和柱子,則負責灑掃張家在青石村後山那幾座並不起眼的祖墳。
他們將墳塋周圍的雜草,都用鐮刀割得乾乾淨淨。
又從河邊挑來一擔擔的新鮮黃土,將那幾個因為年代久遠而略顯低矮的墳頭,都重新培得又高又圓。
還將那幾塊歪歪扭扭、字跡早已模糊不清的舊墓碑,都用清水仔細地擦拭了一遍,又用新采的青石塊,在周圍壘砌起了一圈簡易的護欄。
雖然,張家這一支的祖墳,遠不如村裡那些大姓望族的祖墳那般氣派。
甚至還有些寒酸。
但,在鐵牛和柱子這番用心的修葺之下,也顯得是整潔肅穆,煥然一新了。
喜歡天工開物,我在古代養妻兒請大家收藏:()天工開物,我在古代養妻兒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