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神農耬車”在青石村的田間地頭一亮相,那動靜,可比當初曲轅犁下地還要大上幾分。
自動開溝,自動下種,自動覆土,一氣嗬成。
那播種的效率,那節省下來的種子,那播撒下去之後田壟間那整齊劃一、賞心悅目的模樣。
簡直讓那些祖祖輩輩都隻知道彎腰弓背、一把汗珠子摔八瓣兒往土裡刨食的莊稼漢子們,驚掉了下巴,也徹底開了眼。
“我的個老天爺啊,這真是種地?這分明就是神仙在施法吧?”
“可不是咋地,趕著牛走一圈,幾畝地的種子就都下去了,還那麼齊整,比俺們用手點出來的強上百倍。”
“往年這個時候,光是撒種就得累掉半條命,還得擔心種子撒不勻,出苗稀稀拉拉的。今年可好,有了這寶貝耬車,省了多少事兒,也省了多少心焦啊。”
最初幾天,張大山家那幾架由鐵牛和柱子連夜趕製出來的、雖然還略顯粗糙但已經能堪大用的神農耬車,幾乎就成了全村人圍觀的“稀罕物”。
哪家要下種了,隻要跟張大山說一聲,約好了時辰。
張大山或者鐵牛、石頭他們,就會趕著牛,拉著那“哢噠哢噠”作響的耬車過去。
地頭田埂上,總是圍滿了伸長了脖子看熱鬨的村民。
他們看著那耬腳輕鬆地劃開犁溝,看著那金黃的種子如同聽話的士兵一般,一顆顆、一排排地,精準地落入土中,再被後麵的覆土板輕輕蓋上。
那眼神裡,充滿了驚奇、羨慕和一種對張大山那神乎其神本事的深深敬畏。
有了這神農耬車,再加上之前修好的水渠、推廣開來的曲轅犁,以及張大山親自指點、各家各戶都開始嘗試的堆肥法子。
青石村今年的春播,雖然依舊是在災後百廢待興的艱難中進行。
但那股子勁頭,那份效率,以及村民們心裡頭的那份期盼,卻都與往年截然不同了。
時間,就在這緊張而又充滿希望的忙碌中,一天天地過去。
轉眼間,便是半個多月的光景。
田地裡,那些被小心翼翼播撒下去的種子,在充足的春雨滋潤和如今也漸漸能用上的渠水澆灌下。
開始爭先恐後地,鑽出了地麵,露出了嫩黃的、帶著勃勃生機的細小幼苗。
初見成效,人心振奮。
當村民們再次踏上自家的田地,看到眼前那番景象時,幾乎所有人都忍不住發出了驚喜的歡呼。
太不一樣了!
跟往年這個時候,那田地裡稀稀拉拉、有氣無力、甚至還夾雜著不少沒能出土的爛種的慘淡景象相比。
今年的苗情,簡直就是一個天上,一個地下。
那些用了神農耬車播種的田地,更是讓人看了就打心眼兒裡舒坦。
一行行,一列列,整整齊齊,如同用尺子量過一般。
每一棵幼苗,都長得精神抖擻,顏色是那種極其健康的嫩綠色,葉片也舒展得有模有樣。
而且,因為播種的深淺一致,間距也合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