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陽府那邊,也傳來了好消息。
那位曾經在院試時就對小山青眼有加的提督學政李大人。
在得知小山高中鄉試解元之後,也是大喜。
他不僅親自在小山那份名列榜首的試卷上,朱筆批閱了“文采斐然,見識卓絕,實乃國之棟梁”的讚語。
還特意派了府學裡的教授,帶著學政衙門的賞賜,前來青石村,對小山進行嘉勉。
並轉達了李學政對他的殷切期望。
希望他能再接再厲,不負眾望,在來年的春闈會試之中,再創佳績,為南陽府爭光。
這府學教授的到來,其意義,又自不同於縣尊大人的道賀。
縣尊大人,代表的是地方行政。
而這學政大人,代表的可是朝廷的文教正統,是天下士子的表率啊。
能得到他的賞識和嘉勉,那對於一個讀書人來說,簡直就是莫大的榮耀和前途的保障。
一時間,張家門楣,光耀無兩。
青石村之名,也因此而聲名鵲起,遠播四方。
以前,人們提起青石村,大多也隻是知道,那是青陽縣南邊一個偏僻貧窮的小山村。
可現在,人們再說起青石村,那語氣裡,可就多了幾分敬佩和向往了。
他們會說:“哦,知道知道,那可是出了新科解元公張小山張相公的寶地啊。”
“聽說那村子,在一位姓張的奇人帶領下,如今是家家富足,路不拾遺,簡直就是個世外桃源呢。”
“還有人說,那張解元的父親,更是一位神仙般的人物,不僅會各種奇巧淫技,還深諳那點石成金的黃白之術呢。”
當然,這後頭的傳言,就有些個離譜了,張大山聽了也是哭笑不得。
縣尊府台齊道賀,青石名望達頂峰。
這接踵而至的榮耀和官方認可。
不僅讓張家在青陽縣乃至南陽府的社會地位,得到了空前的提升。
也為青石村未來的發展,帶來了更多意想不到的機遇和便利。
石頭再出去行商,那些以前對他愛答不理的鋪子掌櫃,如今見了他也都得客客氣氣地稱呼一聲“石二爺”,生怕得罪了這位“解元公的親哥哥”。
比如,村裡要修路架橋,要從縣裡采買些什麼緊俏的物資。
隻要打出“張解元家鄉”或者“張先生治下”的名頭。
那沿途的關卡,那些平日裡雁過拔毛的胥吏衙役們,也大多會睜一隻眼閉一隻眼,不敢過分為難。
甚至,就連青石村那些普通的村民,如今走出大山,去到鄰近的村鎮。
腰杆子,也比以前挺得更直了,說話的底氣,也更足了。
他們會驕傲地對人說:“俺是青石村的人,俺們村,有張先生,還有……解元公張解元!”
那份發自內心的自豪感和歸屬感,是任何金錢都無法買來的。
張大山看著這一切的變化,心裡頭也是感慨萬千。
他知道,這科舉功名,在這個時代,確實是太重要了。
喜歡天工開物,我在古代養妻兒請大家收藏:()天工開物,我在古代養妻兒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