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以是認字多少,可以是算術快慢。
也可以是寫出來的字是否工整,看背誦的課文是否流利。
凡是名列前茅的,或者比起上個月有明顯進步的。
都能從村“公中”那份專門為學堂預留的“束修錢糧”裡。
領到一些小小的獎勵。
比如,幾支新削好的、上好的柳木炭筆。
幾刀用細密竹簾壓製出來的、相對平整光滑的草紙。
或者一塊由周文軒親手用墨筆畫著山水花鳥圖案的小小竹戒尺。
甚至還有那麼一兩塊平日裡都舍不得多吃的、用自家熬的飴糖做成的甜滋滋的麥芽糖塊。
這些獎勵,雖然都不算金貴。
可對於這些平日裡缺吃少穿的山裡娃兒來說。
那吸引力,可就大了去了。
至於懲戒方麵,張大山也說了,這學堂畢竟不是衙門。
不能搞那打板子、關禁閉的嚇人套路。
主要還是以“說服教育”和“勞動懲戒”為主。
哪個娃兒要是上課不認真聽講,或者故意搗蛋欺負同窗。
就罰他把那《三字經》或者《百家姓》,從頭到尾,工工整整地抄寫上十遍。
或者,就罰他放學之後,留下來,幫著周先生和周教習。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打掃打掃學堂的衛生,擦擦課桌,掃掃地啥的。
也算是讓他通過勞動,來反省自己的過錯了。
當然,要是哪個娃兒實在太過頑劣,屢教不改。
甚至還敢頂撞先生,或者糾集其他娃兒一起逃學胡鬨的。
那周先生和周教習,也可以報請村裡的“公社會”理事們。
由張先生和幾位理事出麵,去跟那娃兒的爹娘,好好地說道說道。
甚至暫時取消他來學堂念書的資格,讓他回家去,好好地“反省”幾天。
這“青石村蒙學堂學規暨獎懲章程”,洋洋灑灑也寫了滿滿一大張紙。
由小山親自謄寫清楚,用醒目的紅榜,張貼在了學堂最顯眼的那麵牆壁之上。
又由各甲的甲長,挨家挨戶地,將這章程裡的主要內容。
都跟那些送娃兒來念書的家長們,仔仔細細地講解了一遍。
讓他們都明白,這學堂,可不是那隨便玩耍的地兒。
要想讓自家娃兒真能學到本事,那就得家長和先生一起,嚴加管教才行。
這新規矩一出來,學堂裡的學風,果然就有了不小的變化。
那些平日裡比較貪玩好動的野小子們,上課的時候,也都收斂了不少。
雖然也還是會偶爾交頭接耳,或者偷偷地在底下做點小動作。
可比起以前那種無法無天的樣子,已經是強太多了。
而那些原本就比較勤奮好學的娃兒們,比如豆子。
還有村東頭李老四家那個聰明伶俐的小閨女二丫。
更是卯足了勁兒,每日裡都把先生教的功課,溫習得滾瓜爛熟。
就盼著能在月底的考較中,拔得頭籌,領到那份令人羨慕的獎勵呢。
就連那些以前不太把娃兒上學當回事的家長們。
如今瞅著學堂裡這般正規的章程,和那實實在在的獎懲。
也都開始重視起來了。
每日裡都會催促著自家娃兒按時上學,晚上回家還會檢查檢查他們的課業。
生怕自家娃兒比旁人差了一截,丟了人,也錯過了這改變命運的好機會。
青石村這小小的蒙學堂,就在張大山的精心規劃。
和周先生、周文軒的悉心教導下。
漸漸地,走上了正軌。
喜歡天工開物,我在古代養妻兒請大家收藏:()天工開物,我在古代養妻兒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