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咱們這布坊呢,也能把這產量給它提上去,不至於再為這訂單發愁了。”
“這……這法子能成嗎?”花兒聽得是眼睛發亮,可心裡頭也有些打鼓。
“這各家各戶自個兒在家織布,那質量……能保證嗎?”
“還有這麻線染料的耗損,又該咋個算呢?”
“這些自然都得事先立下個明明白白的章程才行。”周文軒笑道。
“比如,咱們可以先挑幾戶平日裡手藝最好、人也最是仔細的嬸子大娘,作為頭一批‘試點’。”
“給她們的麻線染料,都得稱量清楚,記在賬上。織出來的布匹,也得嚴格按照咱們定的標準來檢驗。”
“若是質量不過關,或者耗損太大了,那就得照價扣除工錢,甚至……取消她們接活的資格。”
“反過來,要是她們織出來的布又快又好,那咱們也可以適當給些獎勵。”
“這樣一來,有賞有罰,大家夥兒心裡頭也就有數了,自然也就不敢糊弄事兒了。”
花兒聽著周文軒這番條理清晰的分析,心裡頭那點疑慮,也漸漸地散了不少。
她覺得,這個法子,倒也……值得一試。
兩人合計已定,便去跟張大山和王氏說了。
張大山聽了,也是撫掌稱讚:“好!文軒這腦子,就是活泛!”
“這個‘布坊供料,各戶加工,統一收購,按件計酬’的法子,我看行!”
“這樣一來,不僅能把咱們村裡那些賦閒在家的婦人們都給它利用起來,也能讓她們都學門手藝,多條活路。”
“更重要的是,還能把咱們這‘青石布藝’的名頭,給它做得更大,傳得更遠!”
王氏也覺得這法子不錯,既能照顧到各家各戶的實際情況,也能讓布坊的生意更上一層樓。
於是,在張大山的支持下。
花兒和周文軒便開始著手,推行起這個全新的“家庭聯產合作”模式來。
他們先是從布坊現有的那些幫工婦人中,挑選了五六個平日裡手藝最是精湛、人也最是踏實可靠的。
比如那張河家的婆娘,還有錢大爺的兒媳婦。
跟她們仔仔細細地,把這個新章程的來龍去脈,還有那權責利弊,都說得清清楚楚,明明白白。
那些婦人一聽,可以在家領活乾,既能照顧家裡,又能掙工錢,自然是樂得合不攏嘴。
一個個都拍著胸脯保證,指定把這活計乾得漂漂亮亮,絕不給花兒姑娘和張先生丟臉。
於是,第一批預處理好的優質麻料,和幾樣新近才試染成功的、色彩鮮亮柔和的天然染料。
以及幾份由花兒親手繪製的、帶著青石村獨特風情的提花紋樣圖譜。
便被鄭重地,交到了這幾位“試點巧婦”的手中。
喜歡天工開物,我在古代養妻兒請大家收藏:()天工開物,我在古代養妻兒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