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工開物》《乃粒》篇裡頭,曾經提到過。
南方的某些田地,因為常年種植特定的作物,或者因為雨水過多,會導致那土壤變得“酸苦不堪”。
這種酸性的土壤,極不適宜大多數作物的生長。
種下去的種子,要麼不發芽,要麼長出來的苗兒,也是又黃又弱,活不了幾天。
難道……他們青石村這新開墾出來的旱地,也是這種酸性土不成?
這個念頭一冒出來,張大山心裡頭就涼了半截。
要是真個是這樣,那他這棉花試種,怕是……就要徹底泡湯了。
可轉念一想,他又有些不甘心。
《天工開物》上既然提到了這酸性土的問題,那會不會……也記載了改良的法子呢?
他連忙又在腦子裡頭,仔仔細細地,把《乃粒》篇和《燔石》篇的內容,都給它過了一遍。
果然!
還真讓他在《燔石》篇裡頭,尋摸到了一句不起眼的記載:
“凡酸土,用石灰一石,撒一畝,立變肥沃。”
石灰!
對啊!他咋把這茬給忘了!
這石灰,不僅僅是營造上的好材料,它還是改良酸性土壤的寶貝啊!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精彩內容!
石灰是堿性的,撒到酸性土壤裡頭,正好能中和掉那股子酸氣兒。
讓那土壤變得更疏鬆,更透氣,也更適合莊稼生長。
而且,他們村如今自個兒就能燒石灰,這材料,現成得很!
“有法子了!有法子了!”張大山一拍大腿,興奮地對鐵牛他們說道。
“爹琢磨著,咱們這地,怕是……酸性太大了,不合這棉花的脾性。”
“咱們得想法子,給它‘治一治’!”
“治?爹,這地也能治?”鐵牛和石頭都有些不明白。
“能治!”張大山肯定地點頭,“就用咱們石灰窯裡燒出來的熟石灰!”
他當即便讓鐵牛和石頭,去石灰窯那邊,拉回來幾大車的熟石灰粉。
又指揮著他們,把石灰粉,均勻地撒在那半畝多棉花地裡頭。
再用那曲轅犁,仔仔細細地,把石灰粉和泥土,都給它深翻了一遍,讓它們充分地摻和均勻。
村裡頭瞅見張大山往地裡頭撒石灰的村民們,也都有些納悶。
“這張先生又是鼓搗啥呢?咋往好好的地裡頭,撒白花花的石灰麵子啊?”
“誰曉得呢,興許是啥新式的肥田法子吧?”
對於村民的議論,張大山也沒多解釋。
他曉得,這事兒,還得看結果說話。
撒完石灰,又過了那麼三五天。
張大山再去那棉花地裡一瞅。
嘿!
奇跡還真就出現了!
先前沒能出土的棉花種子,竟然……陸陸續續地,都鑽了出來!
雖然還是稀稀拉拉的,可比起先前那副半死不活的光景,已經是強了太多了。
而且,早先出土的、原本黃蔫蔫的小苗兒。
如今那葉片子,也漸漸地,開始泛出了一抹健康的嫩綠色。
整個棉花地,都透著一股子說不出的……生機和活力。
“成了!成了!爹,您這法子,真個管用啊!”
石頭瞅著這般景象,也是又驚又喜,對他這個爹,更是佩服得五體投地了。
喜歡天工開物,我在古代養妻兒請大家收藏:()天工開物,我在古代養妻兒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