兄妹倆,一個負責琢磨那鹵水的調配和豆乾的壓製。
一個則負責從藥圃裡,挑選那些既能增香添味、又不會與豆製品相衝的溫補藥材。
兩人在廚房裡叮叮當當,忙活了好幾天。
也糟蹋了不少豆腐和藥材。
那鹵水,不是鹹了就是淡了,不是香料味兒太衝,就是藥味兒太重。
那豆乾,不是壓得太散,就是煮得太爛。
可兄妹倆卻是不氣餒,一次次地調整配方,一次次地改進工藝。
張大山也在一旁,時不時地給他們提點幾句關鍵的訣竅。
比如那鹵製豆乾的火候,得先用大火燒開,再轉小火慢慢煨煮,才能讓那滋味兒都滲透進去。
比如那藥材的添加,最好是先用紗布包好,再放到鹵水裡一起煮,免得藥渣影響了豆乾的品相。
終於,在無數次的失敗和嘗試之後。
第一批帶著濃鬱五香味和淡淡藥草清香的“青石五香藥膳豆乾”,總算是……新鮮出爐了!
那豆乾,切成薄片,色澤醬紅油亮,表麵還帶著細密的紋理,看著就讓人食指大動。
放入口中一嘗,更是滋味豐富,鹹香適口,韌中帶糯,還帶著一股子說不清道不明的獨特藥草清香,越嚼越有滋味,越吃越想吃。
“成了!成了!爹!娘!你們快來嘗嘗!俺和丫丫做的這豆乾,可比那肉乾還要好吃呢!”栓子興奮地端著一盤剛出鍋的五香豆乾,跑到了堂屋。
張大山和王氏嘗了一口,也都是讚不絕口。
“嗯!這豆乾,確實是好東西!有嚼勁兒,味道也足!”張大山點頭道。
“這五香味兒裡頭,還透著股子淡淡的藥香,吃著既解饞,也不上火,不錯,不錯!”
王氏也笑道:“是啊,這東西要是拿到鎮上去賣,怕是那些個酒樓茶館的,都得搶著要呢。”
“以後咱們家出門,帶上幾塊這個當乾糧,可比那乾巴巴的麥餅強多了。”
村民們聽說張家又搗鼓出了新吃食,也都紛紛跑來看熱鬨,嘗新鮮。
那五香豆乾的滋味,自然是把這些平日裡難得沾點葷腥的莊稼漢子們,給饞得是口水直流,讚不絕口。
“哎喲,這張先生家的吃食,可真是……一樣比一樣勾人啊!”
“這豆乾,比那過年吃的臘肉還要香呢!”
“嚼起來還有股子韌勁兒,越嚼越香,下酒肯定是一絕!”
“要是能就著這豆乾,再喝上二兩‘青石春’,那可真是神仙過的日子了!”
一時間,這“青石五香藥膳豆乾”,便成了青石村繼豆腐之後,又一道備受追捧的“明星食品”。
也為張家這剛剛起步的“食品加工作坊”,又增添了一個極具潛力的新品類。
栓子看著大家夥兒那吃得眉開眼笑的模樣,心裡頭也是美滋滋的。
他知道,自家爹爹說的沒錯,這吃食的門道,還真是無窮無儘啊。
喜歡天工開物,我在古代養妻兒請大家收藏:()天工開物,我在古代養妻兒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