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豆腐一做出來,栓子那顆原本隻對釀酒製醬有念想的心,算是徹底被這白嫩嫩、滑溜溜的“新玩意兒”給勾住了。
他每日裡,除了琢磨那鹵水點漿的火候,便是變著法兒地,想把這豆腐做出些新花樣來。
“爹,您說這豆腐,除了直接蘸醬油吃,或者燉白菜,還能咋個吃法?”栓子端著一碗剛出鍋、還冒著熱氣的白豆腐,眼巴巴地看著張大山。
張大山夾了一筷子嫩豆腐,細細品了品,笑道:“傻小子,這豆腐的吃法,那可就多了去了。”
“往後啊,咱們還能做那炸豆腐、凍豆腐、豆腐腦、豆腐皮、豆腐泡,還有……豆腐乾!”
“豆腐乾?”栓子眼睛一亮,“那又是啥?”
“這豆腐乾啊,就是把豆腐裡的水分再去掉一些,讓它變得更緊實,更有嚼勁兒。”張大山解釋道。
“做好的豆腐乾,不僅能存放得更久,還能鹵著吃、炒著吃、涼拌著吃,那滋味兒,可比這嫩豆腐要豐富多了。”
“而且啊,”張大山壓低了聲音,帶著幾分神秘,“爹還知道個法子,能讓這豆腐乾,帶上各種各樣的香味兒。”
“比如那五香味兒的,麻辣味兒的,甚至……還能做出帶著點藥香味兒的,吃了既解饞,還能強身健體呢!”
栓子一聽這話,那口水差點沒直接流下來。
“爹!爹!您快教教俺!俺想學這個!”他急吼吼地說道。
張大山看著兒子這副饞貓似的模樣,也是忍俊不禁。
他知道,這栓子在吃食的門道上,確實是有幾分天分,也肯下功夫鑽研。
便也不藏私,把自己記憶裡那些關於製作豆乾的法子,還有一些簡單的調味配方,都一一說給了栓子聽。
“這做豆乾,頭一步,還是得先把這豆腐給它壓得更乾一些,水分越少越好。”
“咱們可以把做好的豆腐,切成大塊,用乾淨的紗布包好,再用重物壓上一夜,把裡頭多餘的黃漿水都給它逼出來。”
“等那豆腐變得緊實了,再把它切成小塊,或者薄片。”
“然後呢,就得用那加了鹽、醬油、還有各種香料的鹵水,給它慢慢地鹵煮入味。”
“這鹵水的配方,可是關鍵。不同的香料,不同的火候,鹵出來的豆乾,那味道可就千差萬彆了。”
張大山把自己記憶中幾種常見的五香鹵水配方,比如用八角、桂皮、香葉、小茴香、花椒等調配的,都細細地跟栓子說了。
他還特意提點他:“你丫丫妹妹如今不是在琢磨那些個藥材嗎?”
“咱們也可以試試,往這鹵水裡頭,加點什麼枸杞啊、黃芪啊、當歸之類的溫補藥材。”
“看看能不能做出些個既好吃又滋補的‘藥膳豆乾’來。”
“不過這藥材的用量和配伍,可得讓你丫丫妹妹仔細拿捏,莫要弄巧成拙了。”
栓子聽得是連連點頭,眼睛裡閃爍著興奮的光芒。
他仿佛已經看到,那一塊塊色澤誘人、香味撲鼻的豆乾,正在向他招手了。
說乾就乾。
栓子立刻就拉上了自家七妹丫丫,一頭紮進了這豆乾的研發之中。
丫丫如今對這草藥的藥性,也算是有了些粗淺的了解。
聽四哥說要做什麼“藥膳豆乾”,也是興致勃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