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石村的各項產業,在“青石”品牌的加持和官府的隱形庇護下,如同雨後春筍般蓬勃發展,村民的日子也越過越紅火。
張家大院的“天工巧匠”金匾,更是讓青石村的名聲遠播,也震懾了不少宵小之徒。
張大山並未因此停下探索的腳步,他深知,要想讓青石村真正立於不敗之地,持續的技術革新才是王道。
他的目光,再一次投向了那奔流不息的清溪,以及他腦海中那部包羅萬象的《天工開物》中關於水力運用的諸多記載。
水碓磨坊的成功,已經讓村民們初步嘗到了水力的甜頭,極大地解放了人力,提高了糧食加工的效率。
張大山琢磨著,這水力既然能推磨,那自然也能做更多的事情,將這天然的動力源泉發揮到極致。
他腦海中的《天工開物》,其中關於水力應用的描述雖然在他看來還不夠係統,但所蘊含的那些超越時代的機械原理,卻是一通百通,足以讓他舉一反三。
他首先想到的,便是鐵牛那每日裡“叮叮當當”響個不停的鐵匠鋪。
鍛打鐵器,最是耗費力氣和時間,尤其是那些大件的農具或者馬車部件,往往需要幾個壯漢輪番揮錘,揮汗如雨,才能勉強成型。
不僅效率低下,而且對匠人的體力消耗極大,也難以保證鍛打的力度和均勻度。
“鐵牛啊,你這每日裡掄大錘,不累得慌?”這日,張大山來到鐵匠鋪,看著鐵牛和幾個新收的學徒正赤膊上陣,汗流浹背地鍛打著一根粗大的車軸,不由關切地問道。
鐵牛用胳膊抹了一把臉上的汗水,黝黑的臉上露出一絲憨厚的笑容:“爹,習慣了,就是這胳膊,到了晚上酸脹得厲害,有時候連筷子都拿不穩當。”
他如今已是鐵匠鋪的頂梁柱,手藝越發精湛,村裡新式的曲轅犁、耬車,還有那馬車上的鐵件,大多出自他手。可這純靠力氣的活計,終究是辛苦,也限製了鐵匠鋪的產能。
“爹琢磨著,能不能也給你們這鐵匠鋪,弄個用水力帶動的錘子?”張大山語出驚人,眼中閃爍著智慧的光芒。
“水力帶動的錘子?”鐵牛和一旁正在幫著拉風箱的柱子都瞪大了眼睛,臉上寫滿了不可思議。
柱子如今也時常來鐵匠鋪幫忙,對一些金屬部件的加工和機械聯動也頗有心得,聞言立刻湊了過來。
“爹,這……這水流那麼軟,能帶得動那麼沉的鐵錘?那得是多大的勁兒啊?”柱子疑惑地問道,他雖然也參與了水碓磨坊的建造,但水力鍛錘這種東西,聽起來就比水碓要複雜得多,也更需要精密的計算和設計。
“事在人為嘛。”張大山笑道,語氣中充滿了自信,“你們想想,那水碓不也是用水力推動沉重的石杵舂米嗎?那石杵的重量,可不比咱們這大鐵錘輕多少。”
“關鍵在於如何將水輪的旋轉力,巧妙地轉換成鍛錘上下往複捶打的力道。這其中,便需要用到一些杠杆和凸輪的原理了。”
張大山當即便在鐵匠鋪那滿是煤灰的空地上,用一塊撿來的木炭,在地上比劃起來,勾勒出水力鍛錘的簡易草圖。
他設計的這水力鍛錘,整體結構借鑒了水碓的原理,但在細節上更為複雜和精巧,也更注重效率和耐用性。
主要是通過一個大型的立式水輪,安置在清溪旁水流較急、落差也相對較大的一處,以獲得更強勁的動力。
水輪的轉軸則連接著一個粗壯的、最好是用硬木或鐵木製成的轉軸。
這根轉軸上,則安裝著幾個經過精密計算和打磨的特製凸輪。
這些凸輪的形狀、大小和安裝角度都經過精心設計,當轉軸隨著水輪轉動時,凸輪會依次頂起連接著鍛錘的長長杠杆的一端。
杠杆的另一端則連接著沉重的鍛錘,鍛錘的材質和重量也需要仔細考量,既要保證足夠的衝擊力,又不能過於沉重而導致水輪帶不動。
當凸輪轉過最高點,杠杆被抬至最高處後,便會因自身重力和杠杆原理,帶動鍛錘猛然落下,產生巨大的、遠超人力的衝擊力,精準地捶打在下方的鐵砧之上。
“你們看,”張大山指著地上那略顯粗糙卻也清晰可辨的圖樣,細致地解釋道,“這水輪轉得越快,或者轉軸上的凸輪數量越多,那鍛錘捶打的頻率也就越高。”
“而這鍛錘的重量、杠杆的長度比例、以及凸輪的形狀,都得根據咱們要鍛打的鐵件大小和所需的力度,進行精密的計算和調整。那捶打的力道,可比人掄大錘要強上數倍,也更均勻持久,打出來的鐵器,質地也會更加密實。”
“咱們隻要把這水輪、轉軸、凸輪和鍛錘的尺寸、材質都給它算計準了,再配上一個足夠堅固的底座和能承受巨大衝擊力的鐵砧,這水力鍛錘,就能成!”
鐵牛和柱子都是一點就透的聰明人,聽著張大山的講解,看著那巧妙的圖樣,眼睛裡都放出了興奮的光芒。
他們仿佛已經看到了那巨大的水輪在清溪的推動下不知疲倦地轉動,沉重的鍛錘在水力的驅動下,有節奏地、強有力地一起一落,將一塊塊燒紅的鐵料捶打成各種所需的形狀,火星四濺,聲震四野的壯觀景象。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爹,您這法子……太神了!”柱子激動地說道,他仿佛已經看到了無數精巧的機械部件從這水力鍛錘下誕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