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秋的風,帶著最後一絲暖意,吹過青石村金黃的田野。
張家今年的糧食,再次獲得了前所未有的大豐收。
糧倉裡堆滿了金黃的粟米和飽滿的麥子。
但張大山心中更大的期盼,在那片連綿二十畝的、如同青色竹海般的甘蔗地裡。
這些從南方引種的“甜杆杆”,終於迎來了收獲的季節。
開秤的前一天晚上,張大山將鐵牛、石頭叫到身邊。
他又讓張河幫忙,把村裡那些受過張家恩惠、平日裡最是勤勞肯乾的幾十戶村民代表,都請到了自家寬敞的院子裡。
院子裡點起了幾支明亮的火把,將每個人的臉都照得紅彤彤的。
張大山站在台階上,聲音洪亮。
“各位鄉親,叔伯兄弟。”
“俺張大山家的甘蔗,明天就要開秤收割了。”
“這活計,光靠俺自家人手肯定不夠,需要請大家夥兒幫忙。”
村民們聞言,都露出理所當然的表情,準備聽張大山開工錢。
張大山卻話鋒一轉。
“但是,俺今天想說的是,咱們不按天算工錢。”
人群中起了一陣小小的騷動。
張大山抬手示意大家安靜。
“俺打算,把這糖坊,當成咱們青石村自己的糖坊來辦。”
“所有願意來幫忙的鄉親,從砍甘蔗、到運送、再到榨汁、熬糖,每一道工序,俺們都會記下工分。”
“除了保底的口糧,讓大家乾活不餓肚子外。”
“等這批糖賣出去了,賺了錢,刨去本錢,剩下的利潤,咱們按出的力氣、按工分,家家戶戶都有分紅!”
“賺得多,大夥兒就分得多。賺得少,也保證大家有口飯吃,不白出力。”
他這番話,如同在平靜的湖麵投下了一顆巨石。
整個院子都炸開了鍋。
“啥?分紅?”
“俺沒聽錯吧?大山哥是說,讓咱們也跟著一起掙錢?”
“不要工錢,年底分紅利?這……這是鎮上大商號才有的規矩啊。”
村民們臉上寫滿了震驚、不解,以及……難以抑製的狂喜。
他們第一次聽說,給東家乾活,還能跟著分錢的。
“大山兄弟,你……你說的是真的?”一個老漢顫聲問道。
“俺張大山說話,一口唾沫一個釘。”
張大山朗聲回答。
“俺隻盼著,能帶著信得過俺的鄉親們,一起把日子過好,不受窮,不受欺。”
“好!”
不知是誰第一個帶頭喊了起來。
整個院子立刻爆發出雷鳴般的叫好聲和感激的歡呼。
第二天,天還沒亮。
張家院門口便聚集了上百名自發前來的村民,個個精神抖擻,乾勁十足。
一場規模空前的甘蔗大收獲,在張家的田地裡火熱展開。
男人們揮舞著鋒利的鋼刀,喊著號子,將一排排粗壯的甘蔗砍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