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來宣旨的,竟是一位宮裡派出來的天使。
這足以說明,這份調令,分量極重。
整個院子的人,都跪下接旨。
“奉天承運,皇帝詔曰。”
天使展開黃色的卷軸,用尖細而又洪亮的聲音,高聲宣讀。
“清溪縣丞張小山,政績卓著,通曉實務,尤善格物、算學之道,深得朕心。”
“朕聞其在清溪,以民為本,勸課農桑,其心可嘉,其才可用。”
“特此,調任入京。”
“入翰林院,任從六品修撰一職,以備朕隨時顧問,並參詳其家傳之‘格物興利’之道,以期能將此等利國利民之法,推行天下。”
“欽此。”
這道聖旨,如同一道驚雷,在小小的院落裡炸響。
一旁的鐵牛和前來道賀的趙四海等人,都驚得是目瞪口呆。
奉調入京。
入翰林院。
任從六品修撰。
這……這是何等潑天的榮耀。
要知道,翰林院乃是天下讀書人最向往的聖地,非進士中的佼佼者不能入。
而“修撰”一職,更是天子近臣,雖然並無實權,卻是未來閣老、宰相的搖籃。
這幾乎是等於,一步登天。
然而,小山在最初的震驚過後,心中湧起的,卻並非全然的喜悅。
而是一種更加複雜、也更加凝重的……思緒。
他知道,這看似是天大的恩寵,背後,卻也隱藏著莫大的風險。
京城,是天子腳下,是權力的中樞,更是全天下最凶險的政治漩渦。
他在那裡,沒有任何根基。
他那套在地方上行之有效的“實用之學”,在那些滿口經義的傳統文官看來,或許隻是“奇技淫巧”。
而皇帝那句“參詳其家傳之‘格物興利’之道”,更是讓他心中一凜。
這說明,他張家的那些核心技術,已經完完全全地,擺在了皇帝的桌案之上。
是福是禍,尚未可知。
“賢侄,此乃潑天的大機緣,也是潑天的大風險啊。”
趙四海在一旁低聲感歎。
“那翰林院,看著清貴,實則是藏龍臥虎之地,更是沒有硝煙的戰場。”
“聖上這是要將你放在身邊,好隨時請教你張家那‘點石成金’的本事啊。”
“這既是天大的恩寵,也是將你置於了所有朝臣的目光之下,一步都不能走錯。”
小山點了點頭。
“趙叔說的是。”
“但君命不可違,況且,這也是我們張家唯一能打破僵局,更上一層樓的機會。”
“刀山火海,也隻能去闖一闖了。”
他送走前來道賀的眾人後,對鐵牛說道。
“大哥,你即刻啟程回家,將此事告知父親。”
“告訴他,孩兒此去京城,前途未卜,萬事……都需更加小心。”
鐵牛看著弟弟那超越了年齡的、沉靜的眼神,用力地點了點頭。
“三弟,你放心去。”
“家裡有俺,有爹在,出不了岔子。”
“你在京城,也要照顧好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