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石珍寶閣”的開業,如同一塊巨石,投入了京城這潭看似平靜、實則暗流洶湧的商業深水之中。
它那前所未見的店鋪設計,那精美絕倫的孤品珍寶,那“售完即絕版”的營銷模式。
在讓京城的王公貴族們為之瘋狂的同時,也引來了無數同行的嫉恨與敵意。
特彆是盤踞在京城多年的、掌控著絲綢、玉器、珠寶等奢侈品生意的“京城八大行”。
他們第一次,感受到了來自一個外來者的、致命的威脅。
一場針對“青石珍寶閣”的、無聲的聯合絞殺,悄然展開。
最先發難的,是供應鏈。
這日,一位一直為珍寶閣供應製作包裝錦盒所需的名貴金絲楠木的木材行老板,一臉歉意地找到了石頭。
“石掌櫃,實在是對不住了。”
“您要的那批料子,俺……俺供不了了。”
石頭眉頭一挑,問道:“劉掌櫃,這是為何?”
“咱們的價錢,可比市麵上高出兩成。”
劉掌櫃苦著臉,壓低了聲音。
“石掌櫃,不是錢的事。”
“是‘八大行’那邊發話了。”
“他們聯合起來,跟京城所有做高檔木料、皮料、甚至銅料的鋪子都打了招呼。”
“誰敢再給你們‘青石閣’供一片料,就是跟他們所有人為敵。”
“俺們都是小本生意,實在是……得罪不起啊。”
這,是釜底抽薪之計。
想讓你的珍寶,連個像樣的盒子都做不出來。
緊接著,是輿論上的抹黑。
石頭在參加一次商人集會時,敏銳地察覺到,周圍人看他的眼神,有些不對勁了。
他不動聲色地,在角落裡聽著幾個文人打扮的商賈,高談闊論。
“聽說了嗎?那東華門大街新開的什麼‘珍寶閣’。”
“聽說了,據說是東西做得新奇,價錢也炒得天高。”
“哼,不過是走了狗屎運的鄉下泥腿子罷了。”一個看似頗有名望的文人,搖著扇子,一臉不屑。
“他們的東西,看著是新奇,實則毫無文化底蘊,不過是取悅於人的奇技淫巧,上不得台麵。”
“真正的世家貴族,講究的是傳承,是雅致,誰會去買那暴發戶的東西。”
這番話,引得周圍不少人,都露出了深以為然的神情。
這,是誅心之計。
想從根子上,否定你“青石”品牌的文化價值。
最後,便是規則上的騷擾。
幾天後,幾個穿著吏服的衙役,大搖大擺地走進了珍寶閣。
他們拿著尺子,這裡量量,那裡敲敲,雞蛋裡挑骨頭。
“你這門前的台階,高了半寸,不合規矩,罰銀二十兩。”
“你這玻璃櫥窗,反光太甚,驚擾了對街的貴人,勒令三日內整改。”
他們的刁難,無理取鬨,卻又讓人無從辯駁。
石頭知道,這是對手最下作、也最直接的手段。
麵對這來自供應鏈、輿論和官府的三重打壓,店鋪裡的夥計們,都開始人心惶惶。
石頭卻依舊鎮定自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