遠方的官道上,揚起了一陣遮天蔽日的煙塵。
一支由上百輛大車組成的、插著戶部旗號的龐大運輸隊,在數百名騎兵的護送下,正向著工地,飛速而來。
為首的,正是那位前幾天還在對小山下屬頤指氣使的戶部主事官。
此刻,他的臉上,早已沒了半分倨傲,隻剩下了驚恐和……諂媚。
他幾乎是從馬上滾了下來,一路小跑,衝到靜坐在最前方的張小山麵前。
“噗通”一聲,便跪倒在地。
“張……張大人,下官……下官來遲了,下官罪該萬死啊。”
他從懷中,顫抖著,掏出了一份蓋著戶部大印的加急公文。
“大人,您看,這是……這是朝廷下撥的第二批錢糧,一文都不少。”
“還有……還有這是尚書大人,額外為您和工地的弟兄們,申請的二十萬兩‘安撫銀’。”
“誤會,都是誤會啊。”
緊隨其後,都察院的官差,也快馬趕到。
他們當著所有民夫的麵,宣讀了朝廷的公告。
將所有煽動騷亂的罪名,都安在了那幾個早已被定為“替罪羊”的地痞和舊吏身上。
並宣布,將立刻在工地上,公開審理,就地正法,以安民心。
錢,到了。
“公道”,也到了。
那壓在數十萬民夫心頭上的巨石,終於被搬開了。
他們看著那些堆積如山的糧袋,看著那一箱箱白花花的銀子。
他們知道,這位年輕的張相公,沒有騙他們。
他,真的,為他們,向皇帝,向朝廷,討回了公道。
一位年長的民夫代表,走到小山麵前,老淚縱橫地跪下。
“張青天,我們……我們錯怪您了。”
“我們有眼無珠,聽信了小人的讒言。”
“您快起來吧,這地上涼。”
小山看著眼前這張張重新燃起希望的、淳樸的臉龐。
他的臉上,也終於露出了一絲疲憊的笑容。
他緩緩地,站起身,拍了拍身上的塵土。
“各位鄉親,錯不在你們。”
“錯在那些不希望我們過上好日子的貪官汙吏。”
“如今,聖上已經為我們做主。”
“那咱們,就更要爭一口氣,把這黃河給它治理好,報效聖恩。”
“好!”
“好!”
“報效聖恩!”
數十萬民夫,爆發出如同山呼海嘯般的歡呼聲。
他們將所有的委屈和憤怒,都轉化成了前所未有的、衝天的乾勁。
一場足以動搖國本的巨大危機,就在張小山的智慧和膽魄之下,被消弭於無形。
整個治河工地,也以前所未有的高昂士氣,重新恢複了運轉。
那沉寂了數日的、改造天地的轟鳴聲,再次響徹了黃河兩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