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鐵牛和他所帶領的“熱機司”,在那震耳欲聾的轟鳴與蒸汽之中,成功地,為“龍舟”項目,攻克了其最核心的“心臟”難題之時。
山穀的另一頭,那座規模更為龐大,也更為繁忙的“皇家第一造船廠”內。
一場,同樣艱巨,也同樣偉大的“造艦革命”,正在柱子的帶領下,如火如荼地,進行著。
如果說,鐵牛他們,麵對的,是“力”的挑戰。
那麼,柱子和他麾下這群,由格物院營造司精英與江南頂尖造船大師傅,所共同組成的“船舶司”,所要麵對的,便是“體”的……終極難題!
……
船塢之內,那根長達三十丈的、由“神鋼”與千年鐵樺木,所共同構成的巨大龍骨,早已鋪設完畢。
而圍繞著這根“龍骨”,一場,徹底顛覆了數千年傳統造船理念的……“鬼斧神工”之技,正在上演!
神工之一:鋼筋鐵骨,堅不可摧!
傳統的造船,是以木為骨。
而柱子,在父親張大山的圖紙指導下,采用了一種,前所未有的、堪稱奢侈的建造方式!
他,讓鐵牛的鋼鐵廠,為他,專門鍛造了數以百計的、不同尺寸的“工字型”與“角鐵型”的鋼梁!
然後,他帶領著工匠們,將這些堅韌無比的鋼梁,如同人體的肋骨一般,一根一根地,與那巨大的主龍骨,牢牢地,鉚接在了一起!
最終,構成了一個,巨大無比的、充滿了數學與力學之美的……全金屬骨架!
當這個,閃爍著冰冷金屬光澤的巨大“骨架”,第一次,完整地,呈現在眾人麵前時。
所有前來參觀的、那些經驗最豐富的江南老船匠,都集體,陷入了失語。
“我的老天爺……這……這是在造船,還是在造一座……會移動的鐵山啊?”一個老船匠,撫摸著那冰冷的鋼筋骨架,喃喃自語,“如此,造出來的船,怕是……連最狂暴的海中巨獸,也無法,將其撞沉吧!”
神工之二:水密隔艙,永不沉沒!
在完成了“鋼鐵骨架”的搭建之後。
柱子,又拋出了一個,讓所有人都聞所未聞的、天才般的設計——
水密隔艙!
他,沒有,將船的內部,打通成一個巨大的通艙。
而是,用同樣堅固的鋼板,將整個巨大的船體,從頭到尾,分割成了……整整二十四個,彼此之間,完全獨立、互不相通的密封“小房間”!
“柱子總管,”一個老船匠,不解地問道,“您……您這是為何?如此,一來,船內的空間,豈不是,被分割得,七零八落,極不方便裝卸貨物?”
柱子,笑了笑,用木炭,在地上,畫了一個簡單的示意圖。
“老人家,您想一想。”
“若是一隻木桶,裝滿了水。您在桶底,鑿一個洞,會如何?”
“那……那自然是,一桶水,都流光了。”
“沒錯。”柱子點頭,“可若是,咱們用隔板,將這隻木桶,分成了十個,彼此不相通的小格子呢?您,再鑿一個洞,那流光的,便隻是……這十分之一格的水!而整隻木桶,依舊,能裝下,它十分之九的水!”
“這,便是‘水密隔艙’的道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