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衛,青石港。
“龍舟一號”那巨大的甲板之上,氣氛莊重而又肅穆。
張大山、鐵牛、柱子三人,剛剛從那前來宣旨的欽差手中,接過了那份沉甸甸的、關係著整個家族命運的黃色卷軸。
那名欽差,是宮裡出來的一位老公公,對張大山這位新晉的、手握神器的“男爵”,態度倒是頗為和善。
“張男爵,聖上急於見到三位,也急於知曉這神舟的奧秘。”
“咱家看,咱們……還是即刻啟程為好。”
他的聲音,雖然客氣,卻也帶著一股不容置疑的催促。
“有勞公公。”張大山躬身一禮,神情卻很平靜。
“隻是,草民父子三人,此去京城,前途未卜,不知何日方能歸來。”
“家中的各項產業,村裡的諸多事務,都需在此刻,好生安排一番。”
“還請公公,能寬限我等一個時辰。”
那老公公見他言辭懇切,思慮周全,倒也點了點頭。
“也好。”
“咱家便在岸上等候一個時辰。”
“一個時辰之後,咱們準時出發。”
說罷,便帶著一眾儀仗,先行下船去了。
船上,隻剩下了張家的自家人。
張大山立刻將石頭、鐵牛、柱子,叫到了船上那間最是寬敞的船長室。
一場在入京麵聖之前、最高級彆的家庭緊急會議,就此召開。
“情況,你們都清楚了。”
張大山開門見山,沒有半句廢話。
“聖上召見,是天大的榮耀,也是天大的考驗。”
“咱們這一去,短則一月,長則半年,甚至更久。”
“在我離開的這段日子裡,家裡的所有事情,都必須安排得明明白白。”
他的目光,首先落在了二兒子石頭身上。
“石頭。”
“是,爹。”
“你暫且不必回京城了。”
“這天津衛,是咱們家北方的根基,也是咱們海運的終點,至關重要。”
“我與你弟弟們此番入京,前途未卜,這北方所有生意,包括與商會的接洽,都全權交給你了。”
“務必,要一個‘穩’字。”
“不僅要穩住咱們自己的生意,更要利用這次機會,去滲透那些京城老牌商行的生意。”
“我走之後,你立刻整合商會的力量,將咱們的海運航線,再開辟兩條。”
“一條,專運北方的煤鐵。”
“另一條,專運南方的糧食。”
“咱們要讓這條黃金航道,徹底變成咱們自家的內河。”
“孩兒明白。”石頭重重地點頭。
張大山的目光,又轉向了鐵牛和柱子。
“你們兩個。”
“立刻去,把‘龍舟計劃’和那二代蒸汽機的所有圖紙、數據,都給我整理成冊。”
“把咱們失敗過幾次,又是如何改進的,也都一一記錄下來。”
“此次麵聖,聖上要問的,就是這些東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