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城,太和殿。
卯時的晨鐘剛剛敲響,文武百官便已齊聚於此,準備開始新一日的早朝。
然而,今日大殿之上的氣氛,卻與往日截然不同。
空氣中,彌漫著一股壓抑與躁動交織的、山雨欲來風滿樓的複雜氣息。
所有人的目光,都有意無意地,瞟向兩個截然不同的方向。
一方,是以內閣首輔張小山為首的、代表著革新與效率的“格物派”。他們昂首挺胸,麵色平靜,自有一股因手握真理而生的從容與自信。
另一方,則是以當朝國丈、吏部尚書王承恩為首的“外戚保守派”。他們一個個麵色凝重,眼神閃爍,往日裡的囂張與傲慢,早已消失得無影無蹤,取而代之的,是一種大難臨頭的不安。
誰都知道,今日的早朝,將是一場決定帝國未來走向的……最終攤牌!
導火索,便是那座,由皇帝親自下旨,在青石村設立的“皇家格物院”,以及那個,由皇帝,親自賜名“龍舟”的……“蒸汽明輪船”皇家項目!
這個項目的確立,如同一記最響亮的耳光,狠狠地,抽在了所有保守派官員的臉上!
它,標誌著“格物之學”這門被他們斥為“奇技淫巧”的學問,已經,得到了皇權的最高認可,即將,成為與“儒學”並駕齊驅的……帝國顯學!
這,徹底,動搖了他們,賴以為生的根基!
王承恩知道,他,必須,做點什麼。
……
“啟奏陛下!”
王承恩,在一眾黨羽的簇擁下,第一個出列。他手持笏板,臉上,帶著一種“為國為民,痛心疾首”的悲壯表情。
“臣,有本要奏!”
“臣聽聞,陛下竟欲傾儘國庫,去支持那張家,造什麼‘不憑風浪’的‘龍舟’?陛下啊!此舉,萬萬不可!”
“那所謂的‘蒸汽機’,不過是一鄉野村夫,偶然得之的投機取巧之物!其性狂暴,其理不通!前番,在青石村,便曾發生過驚天爆炸,險些釀成大禍!”
“如今,竟要將此等‘凶物’,置於船上,航行於江海之上?這,與將一座,隨時可能噴發的火山,放在我大寧的漕運與海防之上,有何區彆?!”
“此舉,不僅是勞民傷財,更是,將我大寧的國運,都寄托於一個鄉野村夫的‘妖法’之上!此乃……取亂之道,敗亡之兆啊!”
“懇請陛下,懸崖勒馬,立刻,停止那所謂的‘龍舟’項目!並,嚴查那張家父子,以‘妖言惑眾’之罪,明正典刑!以安天下!以正視聽!”
他的一番話,說得是“慷慨激昂”,“義正辭嚴”。
他身後,那數十名保守派官員,也立刻,齊刷刷地,跪倒在地!
“懇請陛下,停止‘龍舟’項目,嚴懲張氏!”
聲勢之浩大,大有“逼宮”之勢!
他們相信,在“安全”與“祖宗之法”這兩頂大帽子之下,年輕的皇帝,必然會產生動搖!
然而,龍椅之上,皇帝寧宣宗,看著下方,這群醜態百出的“忠臣”,他的臉上,卻連一絲波瀾都沒有。
他隻是,將目光,緩緩地,投向了隊列中的張小山。
“張愛卿,王尚書所言,你,可有話說?”
張小山,從容出列,對著王承恩,先是,躬身一禮。
隨即,他才,不卑不亢地,朗聲說道:
“回稟陛下,王尚書,為國之安危,思慮深重,臣,深感敬佩。”
“然,尚書大人,隻知其一,不知其二。”
“家父,確實,曾遭遇過‘鍋爐爆炸’之挫敗。”
“但,我格物之學的精神,便在於,知錯,能改,知難,敢進!”
“如今,我格物院,早已,研發出了全新的‘高壓鍋爐’與‘安全閥門’!‘蒸汽之力’,已如溫順的耕牛,可被,精準地,掌控!”
“至於,尚書大人,所言的‘妖法’……”張小山的嘴角,勾起一抹,淡淡的譏諷。
“臣,不敢苟同。”
“若,能讓百姓,吃飽穿暖的,是‘妖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