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國舅那“自己造”的豪言壯語,很快便在京城分院,付諸了行動。
他動用自己的權勢,將工部武庫司裡,手藝最好的那幾十名官辦工匠,都調到了自己的麾下。
這些人,平日裡負責為皇家打造儀仗、兵器,個個都是眼高於頂、身懷絕藝的老師傅。
在分院那剛剛建好的巨大工坊前。
吳國舅背著手,看著眼前這些被他召集而來的、大寧朝最頂級的工匠們,臉上寫滿了誌得意滿。
“各位師傅。”
他清了清嗓子,聲音洪亮。
“想必你們也聽說了,聖上已將這研發‘陸地蛟龍’的千秋大功,全權交由本國舅負責。”
“那張家,不過是鄉下泥腿子,走了些狗屎運罷了。”
“如今,這青石村送來的零件,多有瑕疵,不堪大用。”
“所以,從今天起,咱們,要造咱們自己的。”
“要造出比他張家,更好、更精、更結實的零件來。”
“你們,都是我大寧最好的工匠,有最好的手藝。”
“本國舅,也為你們,準備了最好的材料,最好的爐子。”
“你們都給本國舅用心去造。”
他拍了拍胸脯。
“將來,這‘陸地蛟龍’一旦功成,聖上龍顏大悅。”
“本國舅,保你們,個個都能封妻蔭子,光宗耀祖。”
他這番話,說得是慷慨激昂。
那些官匠們,聽完之後,也都是摩拳擦掌,信心滿滿。
他們本就對張家那些“鄉下工匠”,心有不服。
如今有國舅爺親自撐腰,又有無限的材料供應,自然是覺得,沒有什麼,是他們造不出來的。
一場充滿了無知與傲慢的、注定要失敗的“技術仿製”工程,便這樣,轟轟烈烈地開始了。
他們麵臨的第一個難題,便是那種被張家稱之為“合金鋼”的特殊鋼材。
負責冶煉的錢老師傅,是武庫司裡資格最老、也最受人敬重的煉鋼大師。
他將那塊由鐵牛打造的、被吳國舅斥為“殘次品”的合金鋼樣品,仔仔細細地研究了三天。
他發現,這塊鋼,其質地之密,其堅韌之性,確實,遠超他平生所見。
“哼,不過是在煉鋼時,多加了些不為人知的‘秘料’罷了。”
他自以為是地想道。
他讓人,將工部能找到的、所有最“金貴”的礦石,如赤銅、精鉛、紋銀等,都研磨成粉。
然後,他親自開爐,用最好的精鐵,和最旺的火力。
在煉製鋼水時,將這些“秘料”,小心翼翼地,撒了進去。
可結果,燒出來的東西,卻讓他大失所望。
那些鋼錠,不是變得更脆,就是變得更軟,甚至有些,直接就成了一爐廢渣。
連尋常的百煉鋼,都遠遠不如。
他又換了十幾種不同的配方,反複試驗。
耗費了上千斤的精鐵,炸了三座爐子。
最終,也隻能煉出,勉強比官造熟鐵,要硬上幾分的“次品鋼”。
而在另一邊的機械工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