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氣缸之打磨,其公差,遠超毫厘,不堪一用。”
“其齒輪之齧合,更是錯漏百出。”
“此非不為也,實乃不能也,無能也。”
“以一無知之輩,掌國之重器,致使項目停滯數月,險些斷送聖上強國之大計。此為屍位素餐,禍國殃民之罪,其罪三也。”
“綜上三條大罪,臣懇請陛下,明正典刑,嚴懲吳氏,以肅朝綱,以謝天下。”
小山的聲音,在大殿之中,回蕩不休。
他所列出的每一條罪狀,都有理有據。
有來自戶部的、由豆子親自核算過的、無可辯駁的數據。
有來自工部的、由王老師傅等人提供的、關於技術細節的證詞。
更有那三日前,在西郊靶場,由上千名王公大臣,親眼所見的事實。
這,是一份,根本無法被反駁的彈劾。
當小山宣讀完畢,將奏折高高舉過頭頂時。
工部尚書劉庸,第一個出列。
“臣,附議。”
“張修撰所言,句句屬實,臣,可為之作證。”
緊接著,戶部尚書,以及其他幾位“改革派”的官員,也紛紛出列。
“臣等,附議。”
那聲勢,浩大無比。
而吳國舅一係的官員們,則一個個麵如死灰,站在那裡,連一句反駁的話,都說不出來。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一位吳國舅的姻親,壯著膽子出列,試圖辯解。
“陛下,國舅爺,或是一時心急,方有此疏漏,其……其心可憫啊。”
小山不等皇帝開口,便直接冷聲反問道。
“為國分憂,便可虛耗國帑?”
“一時心急,便可欺君罔上?”
“若天下官員,皆如國舅爺這般‘為國分憂’,那我大寧江山,危矣。”
他這幾句話,如同幾記響亮的耳光,抽得那位官員,滿臉通紅,羞愧地退了下去。
龍椅之上,皇帝靜靜地聽完了所有。
他緩緩地,站起身。
“好,好一個‘欺君罔上’。”
他拿起那份由小山呈上來的、附有詳細證據的奏折,狠狠地,摔在了地上。
“來人。”
“傳朕旨意。”
“著都察院、大理寺、刑部,即刻成立聯合專案組。”
“將吳氏,及其所有涉案黨羽,給朕,一並拿下。”
“給朕,一樁樁,一件件,查個水落石出。”
他的聲音,充滿了前所未有的、冰冷的殺意。
“朕倒要看看,朕的國舅,究竟,還背著朕,做了多少‘好事’。”
“朕,更要讓這滿朝文武都看看。”
“在這大寧朝,究竟,是朕的法大,還是他皇親國戚的臉麵大。”
皇帝,是真的,動了殺心。
所有人都知道,那個曾經在京城,不可一世的外戚吳家。
這一次,是真的,要徹底倒台了。
喜歡天工開物,我在古代養妻兒請大家收藏:()天工開物,我在古代養妻兒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