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家資源勘探總署,這個糅合了戶部、工部與格物院精英的新衙門成立的第三天,一場決定大寧未來走向的會議正在總署的核心議事廳內召開。
皇帝親臨,新任的內閣大學士、六部尚書以及格物院的核心成員悉數到場。
議事廳的中央懸掛著一副巨大的大寧全輿圖。
與以往不同的是,這張輿圖上被張豆子用紅色的炭筆畫上了一道道縱橫交錯的線條,代表著未來帝國的鋼鐵動脈與工業心臟。
“陛下,諸位大人請看。”張豆子手持一根長杆指向地圖,聲音清朗而自信。
“根據我們的初步規劃,未來五年大寧將興建三條主乾鐵路。一曰‘京燕線’連通京城與燕山礦區;二曰‘京濟線’沿運河抵達南方產糧區;三曰‘京武線’貫穿南北直抵長江重鎮武昌。”
“與此同時我們將在燕山、太原、江南三地興建三座年產鋼鐵百萬斤的大型鋼鐵廠。”
“另有黃河、長江沿線十大水利樞紐工程……”
張豆子每說一項,在場的朝臣們便心頭一跳。
這些工程任何一項單獨拿出來都是足以載入史冊的千秋偉業,可如今張家竟然要將它們在五年內同時啟動!
所有人都熱血沸騰,仿佛已經看到了一個前所未有的強大帝國正在冉冉升起。
待眾人激動的情緒稍稍平複,張豆子話鋒一轉將一本厚厚的賬冊呈了上來。
“陛下,這是總署根據格物院新式預算法做出的初步開支估算。”
太監總管將賬冊呈給皇帝。
皇帝隻翻開第一頁瞳孔便猛地一縮,那上麵一連串的“零”讓他這位見慣了大場麵的帝王都感到了窒息。
“嘶……”站在前排的幾位尚書也看到了那數字,無不倒吸一口涼氣。
戶部尚書顫聲問道:“這……這……總預算……是多少?”
張豆子伸出了五根手指平靜地說道:“若要所有項目同時開工,五年之內總計需要白銀……五億兩。”
五億兩!
這個數字如同一座大山狠狠地壓在了所有人的心頭。
大寧朝一年的國庫總收入在風調雨順的豐年也不過三千萬兩,這相當於要花掉大寧朝將近十七年的全部財政收入!
這簡直是天方夜譚!
剛剛還熱血沸騰的議事廳瞬間變得鴉雀無聲。
皇帝的眉頭也緊緊鎖起,他知道工程浩大卻沒想到會耗費到如此地步。
他看向一直未曾發言的張家商業總管張石頭。
“石頭,你可有辦法?”
所有人的目光都集中到了這個掌管著青石商會,創造了無數商業奇跡的年輕人身上。
張石頭上前一步不慌不忙地躬身行禮。
“回陛下,錢朝廷沒有,但天下……有。”
“哦?”皇帝來了興趣,“如何讓天下的錢為朝廷所用?”
張石頭微微一笑拋出了一個足以顛覆時代的概念:“發行‘股票’。”
“股票?”滿朝文武皆是一臉茫然,這是一個他們聞所未聞的詞。
張石頭解釋道:“陛下,諸位大人,我們可以將這些利國利民的大項目看作是一艘艘即將出海尋寶的巨船。以往都是朝廷自己出錢造船,船造好了尋來的寶藏也全歸朝廷。但現在我們要造的船太多太大了,朝廷一家之力難以承擔。”
“所以我們可以換個法子。我們可以將每一艘‘尋寶船’都分成千萬份,每一份我們稱之為一股。然後製成精美的‘股份文書’向全天下的百姓和商賈發售。任何人隻要購買了一份‘股份文書’他就擁有了這艘船千萬分之一的所有權,他便不再是旁觀者而是這艘船的東家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