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數原本因為沒活乾而賦閒在家的伐木工、船工、搬運工瞬間成了最搶手的香餑餑。
工錢一天一結一天一漲!
一個普通的伐木工乾上一天就能拿到過去半個月才能掙到的工錢。
整個蘇州的經濟都被這股來自京城的采購狂潮徹底引爆了。
同樣的景象還在湖廣的產糧區、蜀中的礦區、北方的煤窯……在大寧帝國的每一個角落同步上演。
青石商會那張龐大的商業網絡在得到了一千三百萬兩這股恐怖的資本洪流的加持後,爆發出了驚人的能量。
它就像一個巨大的心臟將資本的血液通過一條條商業動脈泵向帝國的四肢百骸。
無數瀕臨破產的作坊起死回生,無數賦閒在家的百姓找到了工作,無數停滯不前的市場重新煥發了活力。
原本因為舊勢力被打倒而有些動蕩的商業秩序,在這股純粹的、強大的、無法抗拒的經濟浪潮麵前被迅速地撫平、重塑。
沒有什麼比切實的利益更能穩定人心。
皇宮,內閣議事廳。
新任的戶部尚書正手捧一份剛剛彙總上來的各地稅收報告,激動得滿臉紅光。
“陛下!大喜啊!”
“僅僅是過去的一個月我朝商稅一項就比去年同期暴漲了五成!其中以江南、湖廣等地漲幅最為驚人!”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精彩內容!
“這……這還隻是剛剛開始啊!”
皇帝接過報告看著上麵一個個喜人的數字龍顏大悅。
他看向張小山和張豆子感慨道:“朕現在才明白什麼叫‘放水養魚’。過去總想著如何從百姓口袋裡收稅,卻不知先把錢給他們讓他們富起來,這水池大了魚多了能收上來的稅自然也就更多了!”
張小山躬身道:“陛下聖明。此番革新不僅是為國家工程籌措了資金,更是將一股巨大的活力注入了整個民間經濟。資本流通百業興旺國庫充盈,此乃一舉多得之良策。”
這番話讓在場所有曾經對“股票”心存疑慮的朝臣都心服口服。
事實勝於雄辯。
這場由張家主導的金融革新在短短一個月內便已經展現出了它那點石成金的魔力。
三日後,燕山腳下旌旗招展人聲鼎沸。
超過三萬名從全國各地招募而來的工匠齊聚於此。
他們的臉上沒有背井離鄉的愁苦,反而洋溢著對未來的期盼和激動。
因為在這裡他們不僅能拿到遠高於家鄉的工錢還能吃飽飯有地方住,甚至他們的子女還能優先進入格物院新開辦的“工匠夜校”讀書識字。
高台之上張鐵牛身披一身便於行動的勁裝,親自擂響了開工的第一聲巨鼓。
“咚——!”
雄渾的鼓聲在山穀間回蕩。
台下三萬名工匠齊聲呐喊聲震雲霄!
“開工!”
隨著張鐵牛一聲令下,無數的格物院學子手持著各種精密的測量儀器奔赴各個區域。
他們用標杆和繩線在荒蕪的土地上勾勒出了一座座未來高爐、廠房、宿舍區的宏偉藍圖。
而在他們的身後數以萬計的工人揮舞著嶄新的工具,吼著整齊的號子開始了熱火朝天的建設。
開山、平地、奠基、築路……一派驚心動魄的建設場麵在這片沉寂了千年的土地上轟然展開。
所有人都知道他們正在參與的不僅僅是建設一座工廠,他們是在鑄造一個帝國的未來。
喜歡天工開物,我在古代養妻兒請大家收藏:()天工開物,我在古代養妻兒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