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盤山展線”和“齒軌鐵路”的結合,雖然解決了大部分的山區爬升問題,但當“京武鐵路”的工程隊,推進到太行山脈最核心的、被當地人稱之為“斷龍崖”的區域時,所有人都陷入了前所未有的絕望。
眼前,是一道寬達三百丈的巨大深澗!
深澗的兩側,是如同被神明用巨斧,硬生生劈開的、高達數百丈的垂直懸崖!
這裡,沒有任何可以迂回盤旋的餘地。
兩座巨大的山體,被這道深澗,徹底隔絕。
“柱子大人……這……這可怎麼辦?”
負責此段工程的工部官員,麵無人色地站在懸崖邊,看著腳下那深不見底的雲霧,雙腿都在打顫。
“這裡……彆說是修橋了,就是飛鳥,想要飛過去,都得繞著走啊!難道……咱們的鐵路,真要在此斷絕了嗎?”
張柱子沒有說話。
他隻是迎著凜冽的山風,靜靜地站在懸崖邊,整整一天。
他的腦海中,反複推演著父親張大山,留給他的那些更為高深、也更為瘋狂的“結構力學”圖紙。
終於,當第二天的太陽,從雲海中升起時。
張柱子轉過身,眼中,閃爍著一種近乎偏執的、充滿了創造性火焰的光芒。
“不。”他緩緩地說道,“我們不在此斷絕。”
“我們……飛過去!”
他沒有采用任何傳統的造橋方式,而是提出了一個讓所有人都以為他瘋了的方案——
懸臂施工法!
……
半個月後。
“斷龍崖”的兩側懸崖峭壁之上,上演了堪稱神跡的一幕。
數千名最精銳的工匠,如同壁虎一般,依靠著一種由格物院最新發明的、由鋼索和滑輪組成的安全繩係統,懸掛在數百丈的高空之中,進行著驚心動魄的作業!
他們首先在兩側的懸...崖之上,用“開山猛藥”進行精確爆破,炸出了兩個巨大而又堅固的平台。
隨即,兩座小型的、經過特殊加固的“橋頭堡”,由鋼筋混凝土澆築而成。
而真正令人感到匪夷所思的,是接下來的步驟。
工匠們,竟然開始以那兩座“橋頭堡”為根基,用一節一節的鋼鐵桁架,向著懸崖之外的、虛無的空中,進行……拚接和延伸!
他們每向前延伸一節,就會在橋頭堡的後方,用更重的鐵塊,進行配重。
整座橋梁,就像兩個伸出懸崖的、巨大的天平!
這個過程,驚險到了極點!
每一個部件的安裝,每一個鉚釘的敲擊,都必須在數百丈的高空之中,在凜冽的山風之下,做到分毫不差!
前來視察的官員們,看著那兩段如同手臂一般,從懸崖上一點一點伸出去的、懸空的鋼鐵橋身,一個個嚇得是麵無人色,心驚肉跳。
“瘋了!這張柱子,真是個瘋子!這……這萬一要是掉下去了,可是數千條人命啊!”
然而,張柱子,和他的團隊,卻用他們那近乎苛刻的嚴謹和無與倫比的技藝,創造了奇跡。
一個月後。
在數萬人的屏息注視之下,那兩段從空中延伸而出的“懸臂”,終於,在深澗的正中央,完美地、精準地,實現了對接!
當最後一根連接的鋼梁,被牢牢地鉚接在一起時。
一座宏偉的、充滿了力量與智慧之美的鋼鐵懸臂橋,就那樣憑空地,橫跨在了“斷龍崖”之上!
它沒有一根橋墩,就那樣驕傲地,懸浮於雲海之間。
仿佛不是凡人所造,而是天神,遺落在此的一柄……通天之劍!
……
然而,解決了“斷龍崖”,前方,又出現了一個新的、更為巨大的挑戰。
一座名為“石門山”的巨大花崗岩山體,如同一麵不可逾越的城牆,死死地,擋住了鐵路的去路。
這座山,太寬,太厚,根本無法繞行。
所有人都認為,工程,將再次陷入停滯。
但張柱子,在經過了三天三夜的精密勘探與計算之後,卻再次,提出了一個讓所有人,都感到頭皮發麻的決定。
“既然,山不讓路。”
“那我們,便從山的心中,穿過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