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98章 廢土為“土”,循環之道_天工開物,我在古代養妻兒_线上阅读小说网 
线上阅读小说网 > 曆史軍事 > 天工開物,我在古代養妻兒 > 第598章 廢土為“土”,循環之道

第598章 廢土為“土”,循環之道(1 / 2)

清溪城的營造工地上,安國公張大山那顛覆時代的“控煙三策”,如同為這座未來的工業新城提前戴上了一個巨大而有效的“口罩”,從源頭上扼住了那頭名為“大氣汙染”的猛獸的咽喉。

然而,張大山深知,百工之業對天地的侵蝕,遠不止於無形的煙塵。那些有形的、被視為“廢物”和“垃圾”的固體殘渣,若是處置不當,同樣會像慢性的毒藥一般,慢慢侵蝕土地的生機,汙染地下的水源,最終留下難以挽回的創傷。

黑水鎮外,那幾座由爐渣、煤灰、礦渣堆積而成的、寸草不生的巨大“黑山”,以及山腳下那片被滲濾出的、五顏六色的毒水浸泡得散發出陣陣惡臭的土地,便是最觸目驚心的例證。

“五行之道,火能生土。”

在一片新規劃出的、地勢相對低窪且遠離水源的區域,張大山指著眼前這片即將成為清溪城“廢棄物處理中心”的土地,對他麾下的學子和工匠們繼續闡述著他的“格物風水”之道。

“高爐燃燒,百工鍛造,所餘之爐渣、煤灰、粉塵,其性燥烈,其形頑固,在黑水鎮,它們是被隨意丟棄的‘廢土’,是汙穢土地、人人避之不及的‘毒物’。”

“然,在我看來,”他的眼中閃爍著智慧的光芒,“‘廢物’,不過是放錯了位置的資源。此等‘火生之土’,若能善用其法,辨其性,控其形,便能化腐朽為神奇,使其重歸於‘有用之土’,甚至……成為比尋常泥土更為珍貴的‘寶貝’!”

“這,便是我清溪城的……循環之道!”

他的這番理論,再次讓眾人感到新奇不已。

在他們的認知裡,那些從爐子裡掏出來的、黑乎乎、硬邦邦的渣滓,除了扔掉,還能有什麼用?

安國公這次,又要拿出什麼“點石成金”的神仙手段來?

在眾人好奇的目光中,張大山開始詳細地闡述他那套同樣遠超這個時代的、關於“固體廢棄物綜合治理與資源化利用”的宏偉規劃。

第一步:分類收集,從源分離。

“萬物之治,始於分類。”

張大山下達的第一道指令,便是在整個清溪城,推行一套極其嚴格的“垃圾分類”製度。

他讓柱子帶領木工坊的工匠們,製作了數千個大小不一的、塗有不同顏色標記的木製垃圾箱。

綠色的,用來收集廚餘、落葉、人畜糞便等可以腐熟的“生氣之物”。

黑色的,用來收集爐渣、煤灰、碎磚爛瓦等不可腐熟的“無氣之物”。

黃色的,則專門用來收集那些破碎的陶器、廢棄的金屬零件、以及撕碎的舊布料等可以“回收再造”之物。

這些垃圾箱,將被安放在清溪城未來每一戶民居的門口,每一個作坊的角落,每一條街道的旁邊。

並且,營造總署還專門成立了一支由數十人組成的“環衛隊”,負責每日定時、定點地,將這些分類好的垃圾,運送到各自指定的處理區域。

“凡民居工坊,若有混投亂棄者,初次警告,再次罰款,三次以上,則削減其在城中享有的各項便利。此為鐵律,任何人不得違背!”

這項在當時看來簡直是“吹毛求疵”、“多此一舉”的規定,卻在張大山的強力推行下,成為了清溪城未來城市管理的第一塊基石。

第二步:有機堆肥,地力歸田。

所有被收集到綠色垃圾箱裡的“生氣之物”,它們的最終歸宿,便是位於城郊農墾區邊緣的、那幾個規模比張家自用的大了數十倍的……巨型堆肥坑。

張大山將自己早已摸索成熟的堆肥技術,毫無保留地傳授給了農學司的學子和負責管理此地的老農。

他教他們如何將廚餘、落葉、糞便、雜草等按照“乾濕搭配、層層堆疊”的原則進行堆放。

教他們如何控製堆肥的溫度和濕度,如何通過定期翻攪來加速其腐熟。

教他們如何通過觀察顏色、聞氣味,來判斷堆肥是否已經徹底“熟透”,變成了可以滋養萬物的優質有機肥。

“此法,乃是效仿天地自然之道。”張大山對眾人解釋道,“落葉歸根,枯草化泥,萬物生長,本就源於此等循環。我等所為,不過是順應其道,並以格物之法,使其更快,更高效罷了。”


最新小说: 八零:嬌嬌一撩,冷麵大佬破戒了 九獄鎮界塔:從與魔女同修開始 大明黑帆 明末風雲:開局賣掉遼陽城 開局千古一帝,華夏神學震撼全球 都市之無極至尊 我是深淵 我在鎮武司殺生成神 黑日黃昏 都市兵王之傳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