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沒有帶任何的圖紙和奏疏。
他隻帶上了自己,以及那顆裝滿了整個時代智慧的……大腦。
……
禦書房內,皇帝寧宣宗看著下方,那個雖然身著國公朝服,卻依舊帶著幾分鄉野質樸氣息的臣子,他那顆因為連日憂勞而焦躁不安的心,竟奇跡般地,安定了下來。
“安國公,”皇帝的聲音,沙啞而又充滿了期盼,“你……可有回天之策?”
張大山沒有立刻回答。
他隻是,走到了那副巨大的輿圖之前。
然後,用一種平靜,卻又充滿了強大力量的聲音,開始了他的……驚天之論。
“陛下,臣以為,此番救災,若依循舊法,必敗無疑。”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我等,必須,行非常之事,用非常之法。”
“其核心,有三。”
他伸出三根粗糙的手指。
“其一,曰‘以工代賑’。天南雲夢,流民千萬,若隻是施粥放糧,不僅耗費巨大,更易滋生懶惰,引發混亂。臣提議,當以工代賑!將所有流民,按其籍貫、體力,編為‘興修水利工程營’!由格物學院的學子,帶領他們,修複被洪水衝毀的堤壩,開挖新的灌溉主渠!以勞動,換取食物!如此,既救了災民,又興修了水利,一舉兩得!”
“其二,曰‘海陸聯運’。傳統漕運已斷,陸路不通。然,我大寧,尚有兩條,無可匹敵的‘鋼鐵血脈’——鐵路,與蒸汽龍舟!臣提議,立刻啟動‘南糧北調,海糧內運’之策!命石頭之商會與趙氏船隊,傾儘全力,從南洋及未受災之沿海州府,大規模采購糧食!再用龍舟艦隊,沿長江、運河,將糧食運抵內陸鐵路樞紐!最後,再用火車,以日行千裡之速,將糧食精準地,投送到各個救災中心!此法,可將傳統的運糧時間,縮短十倍不止!”
“其三,也是最關鍵的,曰‘技術救災’!”他的眼中,迸發出自信的光芒,“雲夢大旱,非是無水,而是水在江中,而田在岸上。臣,早已命格物院,連夜趕製出上百台大功率的‘蒸汽水泵’!此物,能以蒸汽之力,將滔滔江水,強行抽出,灌入新挖的渠道,奔向萬頃龜裂之農田!水龍到處,萬物複蘇!”
“天南洪水,亦非不可治。臣已命柱子,繪製出詳儘的‘泄洪水道圖’,可引導洪水,改道入海!再輔以蒸汽龍舟,進行水上搜救與物資投送,其效率,遠非尋常舟船可比!”
以工代賑!
海陸聯運!
技術救災!
這三大方略,層層遞進,環環相扣!
將格物之學的力量,與傳統的民生治理,進行了一次完美的、天才般的結合!
整個禦書房,都陷入了一片死寂!
皇帝寧宣宗,和剛剛聞訊趕來的張小山等人,都被安國公這番氣魄宏大、卻又處處閃爍著可行性光芒的驚天之策,給徹底,震撼了!
他們知道,這,或許,真的是唯一能挽救這個帝國的……回天之術!
“好!好!好!”皇帝激動得連說三個“好”字,他走下禦階,緊緊抓住張大山的手,“安國公!朕,便將這千萬子民的性命,這個帝國的未來,都交到你的手上了!”
“你,需要什麼?人?錢?還是……權?”
張大山,緩緩地,抬起頭。
他的目光,平靜,而又堅定。
“陛下,臣,不要錢,不要人。”
“臣,隻要陛下,一道……可以調度全國所有相關衙門,便宜行事的……軍令狀!”
“若三個月內,災情不能初定。半年之內,民心不能安穩。”
“臣,願提頭來見!”
喜歡天工開物,我在古代養妻兒請大家收藏:()天工開物,我在古代養妻兒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