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濕、濕熱、陽虛……
藿香正氣、連樸飲、五苓散……
丫丫,將她從父親那裡學來的、超越時代的“辨證論治”思想,與中醫的經典方劑,進行了完美的結合。
她不再是簡單地“一方治一病”,而是根據病患不同的體質、不同的病程階段,進行精細化的、個體化的治療。
這種理念,在這個還普遍習慣於用“祖傳秘方”包治百病的時代,無疑是一場深刻的醫學革命!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
在場的郎中們,無不被她那淵博的學識、清晰的思路、以及那份對生命的敬畏之心,給深深地折服了。
他們,心甘情願地,放下了自己那點可憐的門戶之見,開始虛心地,向這位年紀輕輕的“小神醫”,學習著這套全新的、係統的“疫病診療之法”。
……
然而,治療,隻是戰爭的一半。
另一半,更為關鍵的,在於——消毒。
丫丫知道,隻要疫病的傳播源頭還在,隻要那些肉眼看不見的“毒邪”細菌病毒),還在環境中肆虐。那即便治好再多的病人,也終究是治標不治本,新的感染者,依舊會源源不斷地出現。
必須找到一種,能高效殺滅這些“毒邪”的……利器!
生石灰和草木灰,固然有效,但主要用於環境和穢物的處理。
對於人體的皮膚、傷口、以及那些需要反複使用的醫療器具,它們則顯得太過粗糙和具有腐蝕性。
就在她為此事苦苦思索之際。
一支援軍,卻從千裡之外的京城,以一種意想不到的方式,抵達了。
送來的,是數十個用特殊蠟封封口的、沉甸甸的大陶壇。
壇子上,貼著一張紙條,上麵是四哥栓子那特有的、憨厚樸拙的字跡:
“七妹親啟:此乃兄長,遵照父親秘法,以精米為料,經七次蒸煮、七次發酵、再用新式蒸餾高塔反複提純,方得之‘醫用酒精’。其性辛烈,其氣清醇,父親言,此物……有‘殺毒消菌’之神效,可用於擦拭傷口、器具,或稀釋後用於防疫。望,能助七妹,一臂之力。”
酒精!
還是經過多次蒸餾提純的、高濃度的醫用酒精!
丫丫看著這幾個大陶壇,聞著那從封口處隱隱滲出的、既熟悉又陌生的、清冽刺鼻的氣味,她的眼眶,瞬間就濕潤了。
她知道,這,是父親,是四哥,是整個張家,在用他們自己的方式,為她這場艱難的戰爭,送來的……最強大的“武器”!
她立刻,將這批珍貴的“神水”,投入到了防疫的第一線。
她教導醫療隊的隊員們,在每次接觸病患前後,都必須用稀釋過的酒精,仔細地清洗雙手。
所有重複使用的、非一次性的醫療器具,如針灸用的銀針、外科手術用的小刀用於處理一些並發的瘡癤),都必須先在酒精中浸泡消毒。
對於一些難以愈合的、出現感染跡象的傷口,也開始嘗試用酒精進行清創和消毒。
效果,是驚人的!
醫療隊隊員們的感染率,瞬間,便下降到了一個幾乎可以忽略不計的程度!
那些原本因為反複感染而難以愈合的傷口,在經過酒精的洗禮之後,也開始以肉眼可見的速度,好轉、結痂!
栓子的酒精,如同天降神兵,為丫丫的這場防疫大戰,安上了一道最堅固、也最無可匹敵的……“無菌”防線!
喜歡天工開物,我在古代養妻兒請大家收藏:()天工開物,我在古代養妻兒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