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來了。”張大山笑著從車上下來,拍了拍他的肩膀,“看你這架勢,如今也是個管事的人了?”
“嗨,彆提了,哥。”張河不好意思地撓撓頭,“這不都是跟您學的嘛。自從您家的水車和曲轅犁在咱們這十裡八鄉傳開後,大家夥兒都跟著學。俺……俺就是因為學得早,又肯下笨功夫,才被鄉親們推舉出來,當了個管理這片水渠的‘渠長’。”
“好啊。”張大山欣慰地點頭,“肯乾,就能過上好日子。”
“那可不!”張河的聲音立刻高了八度,“哥,您是不知道,自從您走了之後,咱們青石村,不,是咱們整個青石縣,那日子過得是一天一個樣!家家戶戶都用上了您發明的曲轅犁,都學會了堆肥,地裡的收成翻了好幾番!現在,誰家要是還吃不飽飯,那都得被人笑話是懶漢!”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
他這番話,引得周圍聞訊趕來的村民們都哈哈大笑起來,場麵一片歡快。
“元聖大人回來了!”不知是誰第一個喊出了這個尊號。
“國公爺回來了!”
消息如同長了翅膀,迅速在田野間傳開。無數正在勞作的村民,都扔下了手中的農具,從四麵八方湧了過來,將張大山的馬車圍得是水泄不通。
他們沒有下跪,也沒有山呼。隻是用最淳樸、最真摯、也最炙熱的目光,看著這位帶領他們走出貧困的“鄉賢”,臉上洋溢著發自內心的感激與喜悅。
“國公爺,喝口水吧!”
“元聖大人,嘗嘗俺家地裡新收的紅薯!”
鄉親們七手八腳地將各種吃食往車上遞,那份熱情,幾乎要將馬車淹沒。
張大山看著眼前這幅景象,心中充滿了難以言喻的感動。他知道,自己當初所有的堅持與付出,在這一刻,都得到了最好的回報。
……
當他們的馬車,在無數鄉親的簇擁下,終於緩緩駛入那早已煥然一新的青石村村口時。
迎接他們的,是一片更加盛大,也更加莊重的歡迎海洋。
以趙嬸、錢大爺這些老鄰居為首的全村老少,以及聞訊從縣城甚至府城趕回來的張家旁支族人,早已換上了他們最乾淨的衣裳,扶老攜幼,整整齊齊地,等候在了村口那條寬闊平整的石板路上。
看到那輛熟悉的青布馬車,人群中不知是誰第一個帶頭,跪了下去。
隨即如同被風吹拂的麥浪一般,道路兩側成百上千的樸實的鄉親們,黑壓壓地,儘皆跪倒在地!他們用這種最古老也最隆重的禮節,向著那輛緩緩駛來的馬車,向著那位帶領他們擺脫了貧窮、戰勝了天災、給予了他們新生與希望的“元聖”,致以了最崇高的敬意!
“恭迎……元聖回鄉!”
“恭迎……國公爺、國公夫人……榮歸故裡!”
山呼海嘯般的呐喊聲在這一刻轟然響起,直衝雲霄,震得整個山穀都為之回響!
馬車之內,王氏看著窗外那一張張充滿了感激與崇敬的熟悉而又親切的臉龐,眼眶瞬間便濕潤了。
張大山連忙讓鐵牛停下馬車。他親自走下車來,將跪在最前方的一位白發蒼蒼的老者顫巍巍地扶起。
“各位鄉親……使不得……快快請起!快快請起啊!”他的聲音因為激動而帶著一絲哽咽。“我張大山生於斯長於斯,永遠都是這青石村的一分子啊!”
這一刻,張大山知道,他是真的回家了。
喜歡天工開物,我在古代養妻兒請大家收藏:()天工開物,我在古代養妻兒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