於是,他不敢有絲毫的怠慢,立刻,便拿著這份圖紙,入宮,麵呈聖上。
……
禦書房內。
皇帝寧宣宗看著圖紙上那個,通體由晶瑩剔透的琉璃構成,內部卻標注著“育秧區”、“瓜果區”、“花卉區”等字樣的宏偉建築,他那顆屬於帝王的心,也被徹底點燃了!
“好!好一個‘琉璃暖房’!”他激動地一拍龍椅扶手,“奪天地之造化,逆四時之變幻!此等手筆,也唯有……元聖,方能想得出,做得出!”
“柱子!”他看向下方,同樣一臉興奮的張柱子,“朕,不管你用什麼方法,需要多少錢糧,多少人手!”
“朕,隻要,在今年除夕之前,看到,這座……人間仙境,出現在朕的麵前!”
“臣,遵旨!”
……
一場,由元聖親自設計,由皇帝全力支持,由皇家營造司具體執行的“反季節農業”攻堅戰,便在京城郊外的皇家農莊之內,轟轟烈烈地展開了!
張柱子,將其兄長張鐵牛鋼廠裡,所有最頂尖的工匠,都抽調了過來。
他們,用最新煉製的、韌性極強的“百煉精鋼”,作為暖房的骨架。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精彩內容!
再由琉璃廠的老師傅們,用早已成熟的“平板玻璃”吹製之法,燒製出數以萬計的、厚達半寸、卻又透光性極佳的巨大琉璃板。
然後,再將這些琉璃板,小心翼翼地,鑲嵌到鋼製的骨架之上,並用特製的、混合了桐油與石灰的“密封膠泥”,將所有的縫隙,都填充得嚴嚴實實。
一座,占地超過十畝,通體晶瑩剔透,在陽光下,閃爍著夢幻般光彩的巨大“水晶宮殿”,便在短短兩個月之內,奇跡般地,拔地而起!
而暖房的內部,更是充滿了各種,令人歎為觀止的“格物巧思”。
——其一,曰“聚光”。
張柱子,嚴格遵照父親圖紙上的指示,並結合了墨家典籍中,關於“陽燧”凹麵鏡)可以聚光生熱的記載。
他命工匠,將暖房的北牆,砌成了一道巨大的、向內凹陷的弧形磚牆,並在牆麵之上,鋪滿了打磨得光可鑒人的銅鏡。
如此一來,冬日裡那本就珍貴的陽光,在照射進暖房之後,便會被這道巨大的“聚光牆”,再次反射、聚焦到暖房的中央,使得內部的溫度,得到最大限度的提升。
——其二,曰“保溫”。
在暖房的地下,張柱子,設計了一套,極其複雜,卻又極其高效的……“地龍供暖”係統。
他在暖房之外,修建了數個巨大的、與鋼廠同款的改良式省柴灶。
燃燒時產生的熾熱煙氣,並不會直接排入空中。
而是,通過一套,如同蛛網般,密布於整個暖房地下的、由陶土燒製而成的中空管道,緩緩流過。
將大地的熱量,源源不斷地,輸送到暖房的每一個角落。
最後,冷卻的煙氣,再由一根高達十丈的巨大煙囪,排出。
——其三,曰“循環”。
在暖房的頂端,他還巧妙地,設計了數排,可以由齒輪和杠杆,遠程控製開合的……“自動通風窗”。
當白日裡,陽光過盛,導致內部溫度過高時,便可打開通風窗,散出熱氣。
而當夜晚,氣溫驟降時,則可關閉窗戶,鎖住溫暖。
……
聚光,保溫,循環……
這座“琉璃暖房”,已經不再是一個簡單的“房子”。
它,是一個,可以自主呼吸,可以調節溫度,可以模擬出“春夏”之氣候的……小型人造生態係統!
當第一批,由農學司從南方緊急運來的、最優質的黃瓜、番茄和青椒的種子,被播撒進這片,在寒冬臘月裡,依舊溫暖如春的土地之時。
所有參與了這座奇跡建築的工匠和官員們,都懷著一種,近乎於“朝聖”般的心情,期待著,那個,注定要被載入史冊的……豐收時刻。
喜歡天工開物,我在古代養妻兒請大家收藏:()天工開物,我在古代養妻兒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