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滋——啦——!!!”
一道比他們之前見過的任何一次都要更加粗壯、更加耀眼、也更加響亮的藍色電火花瞬間便撕裂了那兩根銅棒之間的微小縫隙!
那劇烈的、充滿某種神秘力量感的“滋啦”聲在寂靜的實驗室內不斷地回響!
空氣中甚至彌漫開一股淡淡的、如同雨後青草般的“臭氧”味道!
成功了!
他們終於人為地製造出了那道可以在“以太之海”中掀起“滔天巨浪”的人造閃電!
這便是帝國曆史上第一台雖然簡陋卻意義非凡的火花式電報發射機!
……
發射機雖已功成,但如何才能將這道“閃電”所激起的“波瀾”更有效地“廣播”到更遙遠的地方去?
元聖張大山再次給予了他們最關鍵的點撥。
他沒有講任何深奧的道理,隻是帶著他們來到了青石村外那片波光粼粼的湖泊之畔。
他撿起一顆石子,扔進了平靜的湖心。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
一圈圈的漣漪便立刻以石子落水點為中心緩緩地向四周擴散開去。
“你們看,”他指著那圈漣漪,緩緩說道,“這便是你們的‘火花’。”
“小小的石子隻能激起小小的漣漪,其力行之不遠便已消散。”
然後他又拿起一根長長的竹篙,將其一半插入水中,再用手有節奏地拍打著那露出水麵的另一半。
這一次,以竹篙為中心所激起的漣漪雖然不如之前那般“圓潤”,但其傳播的距離與強度卻明顯要大得多!
“這……”
三位少年看著眼前這簡單卻又充滿無上智慧的“比喻”,再次陷入沉思。
“我明白了!”
這一次又是大哥張念祖第一個從那簡單的物理現象之中悟出了那背後所蘊含的深刻電磁學原理!
“祖父的意思是說!我們不能讓那‘火花’憑空地在空氣中綻放!”
“我們必須為它尋找一根如同這‘竹篙’一般的導體!”
“讓它將那‘電波’之力更有效地‘撬動’整片‘以太之海’!”
……
於是在元聖這充滿東方哲學智慧的“生動教學”之下,帝國曆史上第一根真正意義上的無線電天線其設計理念便豁然開朗!
張念祖親手繪製了圖紙。
張柱子的營造司則再次展現了他們那神乎其技的建造能力。
他們在“追光”實驗室的屋頂之上豎起了一根高達十丈的、由最堅韌的鐵樺木所打造的巨大旗杆,又用數十根由純銅拉製而成的、閃閃發光的銅纜從旗杆的頂端呈一個巨大的“傘狀”向四周的地麵拉扯、固定,形成了一個充滿力量感與未來感的傘狀發射天線!
它如同一張即將向天地“廣播”信息的巨大銅網!
又如同一麵即將在那片無形的“以太之海”中迎風遠航的巨帆!
當那台經過改良的“火花式發射機”與這麵巨大的“天線之帆”被正式連接在一起時,所有人都知道,那艘即將承載著帝國信息革命的偉大航船,其“發射”的引擎已經準備就緒!
喜歡天工開物,我在古代養妻兒請大家收藏:()天工開物,我在古代養妻兒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