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選之石”方鉛礦的發現,如同一劑,最強效的強心針,讓整個“追光”項目組,陷入了一種,前所未有的狂熱與興奮之中。
他們知道,自己,距離那個,“不憑銅線,虛空傳信”的終極夢想,隻剩下最後、也是最激動人心的一步——聯機調試!
在接下來的數日裡,三位少年天才,幾乎廢寢忘食,將自己,全部的身心,都投入到了,對那台,充滿劃時代意義的“無線電接收機”的最後組裝與完善工作之中。
大哥張念祖,再次展現了他那,無與倫比的機械天賦。
他沒有滿足於,那簡陋的、隻能讓指針偏轉的電流表,而是,根據“電磁感應”的原理,進行了一次,大膽的技術升級!
他找來一塊,磁力最強的天然磁石,用比頭發絲,還要纖細數倍的、由丫丫姑姑的醫用材料庫特供的“金絲”,在上麵,密密麻麻地纏繞了數千圈。
再將這個“金絲磁石線圈”,小心翼翼地,固定在一個,由最輕薄的桐木片和魚鰾膠,粘合而成的小小“共鳴腔”之內。
最後,將這個“共鳴腔”,與那塊,被他視若珍寶的“方鉛礦檢波器”,連接在一起。
一個,充滿“格物”智慧、卻又領先這個時代近千年的電磁耳機的雛形,便在他的手中,悄然誕生了!
他的理論,很簡單——既然,那經過“礦石翻譯官”“降頻”之後的微弱電流,足以讓電流表的指針偏轉。
那,它是否,也足以,讓這塊“金絲磁石”,產生極其微弱的震動?
而這種震動,再通過“共鳴腔”的放大,是否,就能被人的耳朵,直接聽到?!
……
當這台,凝聚了三位少年無數心血的、帝國曆史上第一台“礦石收音機”,被最終組裝完成時。
所有人的臉上,都寫滿了緊張與期盼。
他們,將這台,造型古怪的“聽雷神器”,連同與之配套的“接收天線”,小心翼翼地,搬到距離“發射”實驗室,足足有一裡之遙的另一座山頭之上!
他們要進行,第一次,真正意義上的遠距離無線通訊!
……
實驗,開始了。
這一頭,元聖府邸的實驗室屋頂之上。
張開山,一臉莊重地,握住了“火花式發射機”的電閘。
他將要,按照《電碼譯本》之上,代表數字“一”的“點、劃、劃、劃、劃”的編碼,進行一次,最簡單的信號發送。
而一裡之外的那座山頭之上。
大哥張念祖,正將那隻,充滿奇思妙想的“電磁耳機”,如同最珍貴的珠寶一般,緊緊地,貼在自己的耳朵之上。
三弟張文遠,則手持一枚令旗,站在山頭的最高處,負責用最原始、卻也最可靠的方式,進行視覺確認。
“準備!”
張文遠,深吸一口氣,高高地,舉起了手中的紅色令旗。
山下張開山,看到信號,毫不猶豫地,合上了電閘!
“滋——啦——!!!”
一道耀眼的電火花,瞬間迸發!
一股無形的、承載著人類信息革命希望的電磁波,也隨之,以無可匹敵的速度,向著四周的“以太之海”,席卷而去!
……
然而……
一裡之外的山頭之上。
張念祖,將那隻“耳機”,死死地,按在耳朵上,屏息靜氣地聆聽著。
他的眉頭,卻漸漸地,緊緊地,鎖了起來。
一息,兩息,十息……
任憑,那一頭的“火花”,如何,瘋狂地,嘶吼。
這一頭的“耳機”之內,卻始終,是一片,死一般的寂靜。
隻有偶爾,從天地之間,傳來的、微弱的、幾不可聞的背景雜音。
“不行嗎……”
張念祖的臉上,露出了深深的失望。
他,緩緩地,對著山下的張文遠,搖了搖頭。
……
一次,兩次,十次……
在接下來的數個時辰裡。
他們,反複地,進行著嘗試。
他們,增強了“合氣瓶”的電壓,更換了更大號的“火花電極”,甚至,還冒險,將那根“探幽針”,在方鉛礦的表麵,劃出了無數道,細微的劃痕……
但結果,都一樣。
——失敗。
那道,由他們親手,掀起的“信息波瀾”,似乎,太過微弱。
微弱到,在那浩瀚的“以太之海”中,僅僅行進了一裡之遙,便已消散於無形。
……
當夜幕,緩緩降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