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過臨行前,街道辦事處的人提醒易中海,若不交罰款,聾老太太就得一直遊行示眾。
這是街道辦事處的一個策劃。
在他們看來,比起將聾老太太關押,讓四合院的人繳納罰款更為劃算。
若將聾老太太入獄,這筆罰款肯定無法追回。
聾老太太孤身一人,即便強製執行也難以實施。
因此,街道辦事處昨日開會時便想出了這個法子。
以維護集體名譽為由,若四合院拒絕交納罰款,就持續讓聾老太太遊行。
屆時,四合院的名聲將徹底敗壞,這對院內居民的影響將是深遠的。
在這個時代,名聲至關重要。
名聲不佳可能會影響婚姻與就業。
易中海送走街道辦的人後,開始思考如何籌集六百多元。
他首先找到傻柱。
告知街道辦消息後,傻柱從床下拿出兩百多元,這是許大茂打斷他腿時賠償的。
聽到聾老太太要被罰款六百多元,傻柱隻能拿出這筆錢。
“你有兩百多,但還不夠。"
易中海皺眉思索補足資金的辦法。
實在不行,隻能召集院裡眾人。
傻柱同意此法,強調是集體責任,催促易中海儘快召集。
易中海決定開全院會議。
召集眾人後,年輕人不滿地抱怨。
“一大早就叫來,昨天才開過會。"
“還想再開?”
幾位年輕人不滿,因昨晚林凡批評過三位汏爺,他們對汏爺們失去敬意。
易中海看出自己威望儘失。
但他顧不上這些,講明聾老太太的情況。
眾人得知是為了湊錢時,立即不滿起來。
"易中海,你在想什麼?"
"我已經很給麵子了,沒去追究那個聾老太太損害我們集體榮譽的事。"
"現在又要我們給她湊錢?"
"易中海,如果你能讓林凡出錢,"
"那我們就出這筆錢。"
"易中海,若你能叫林凡出錢,"
"那這筆錢我們也就認了。"
院子裡有人特意這麼說,意在讓易中海找林凡幫忙。
但院子裡的人都清楚,讓易中海向林凡要錢,簡直比登天還難。
不僅如此,眾人注意到今天早晨易中海召集了院子裡所有人,偏偏漏掉了林凡。
從這個舉動可以看出,易中海是真怕了林凡。
於是他們故意這樣說,想逼易中海去找林凡。
易中海聽後臉色驟變。
"你們又不是不清楚,聾老太太是被林凡送進去的。"
"現在叫我去找林凡湊錢,這不是刁難我嗎?"
"不湊錢也行,街道辦說了,"
"要是這筆罰款不上繳,聾老太太就得繼續挨批遊行。"
"到時丟臉的是整個院子。"
"既然大家都無所謂,那我易中海也豁出去了。"
易中海察覺到院裡人的態度,明白自己的道德勸說已不起作用。
於是他索性破罐子破摔,反正這事關係到集體榮譽。
若院裡的人不願分擔,他也懶得管了。
大不了讓聾老太太多遊行幾天。
院裡眾人聽罷,紛紛搖頭。
"易中海,平日裡你跟聾老太太處得最好,"
"如今怎麼不管她的事了?"
易中海苦笑著回應,
"我難道不想管嗎?可巧婦難為無米之炊啊。"
當前,易中海已將積蓄耗儘,實在無力承擔聾老太太的高額罰款。
"諸位院中長輩,我依舊堅持先前立場。"
"聾老太太之事,關乎整個四合院的聲譽。"
"若無人願意分擔費用,恐將被迫讓她在外示眾。"
劉海中冷眼旁觀易中海言辭。
他心中暗忖,若非昨日易中海召集全體會議。
今日定不會陷入這般境地。
殊不知,他自己也是事件關鍵人物之一。
閻埠貴對此更是怒不可遏,對二人深感怨恨。
此刻聽說又要籌款接聾老太太歸院,
他愈發鬱結難當。
畢竟,他是出了名的吝嗇之人,一文不舍。
易中海察覺劉海中的冷淡目光,急忙回應:
"劉叔,您為院中二長者,亦應略儘綿薄之力。"
"我身為長者,願出百元。"
"您位居次席,當出資八十元。"
話畢,易中海轉向閻埠貴。
見狀,閻埠貴搶先表態:
"易叔,休提長者之責。"
"今日明言,我絕不出資,哪怕退位亦不妥協。"
易中海聽後並無驚異,早知閻埠貴吝嗇成性。
劉海中見閻埠貴態度堅決,自不願吃虧:
"既如此,我亦不參與。"
"顯而易見,當此長者徒增煩惱。"
"眾人唯顧己利,長者權威蕩然無存。"
"二長者之職,棄之何妨!"
劉海中雖熱衷權位,卻也深知現實冷暖。
但這次為了一句‘二汏爺’,就得付出八十塊的代價。
院裡的情形,劉海中也看明白了,他們這些‘汏爺’不過是擺設罷了。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精彩內容!
劉海中在軋鋼廠打聽清楚了,局勢已開始動蕩。
隻需舉報某些人,便能謀得小組長之職,這豈不比當汏爺強?
易中海見院裡的兩位汏爺因不願掏錢而辭了職,心中歎息,此結局早有預料。
於是易中海另尋他法,“若大家都不願籌錢,這事我易中海一人承擔。"
“可我現在確實缺錢,能否借我些?”
易中海說完看向劉海中。
身為院內二汏爺、軋鋼廠七級鉗工的劉海中,工資僅次於易中海,因此易中海先找上了他。
劉海中聽聞易中海借錢,稍加思索便應允。
易中海願獨自擔責,劉海中自無異議。
至於易中海是否能還錢,劉海中從未擔憂。
易中海為軋鋼廠八級鉗工,月薪九十九元,若他都償還不起,那院裡無人能還。
聽完易中海借款之言,劉海中稍作權衡便答應了。
“老易,你要借多少?”
劉海中問道。
易中海略一沉吟。
“老劉,我現在實在囊空如洗,借三百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