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靖輕撫著他那長長的白胡子,嘴角微微上揚,露出一抹自信的微笑。他不緊不慢地回答道:“陛下放心,臣願領三萬精兵,直搗黃龍,定能將那頡利可汗那老by的打得落花流水!”
李世民聞言,心中的一塊大石頭終於落了地。他興奮地一拍大腿,大聲說道:“好!朕就等你這句話!”
李靖率領著他的軍隊,馬不停蹄地日夜兼程。在一個寒風凜冽、大雪紛飛的夜晚,他們如同鬼魅一般,悄然出現在東突厥營地附近。
李靖站在雪地裡,他的盔甲在月光下反射出冰冷的光芒。他凝視著遠處的東突厥營地,眼中閃過一絲狡黠的笑意。他轉身對身後的將領們說道:“頡利可汗那老雜毛絕對想不到我們會在如此惡劣的天氣下發動進攻,這一次,我們定要打他娘個措手不及!”
將領們紛紛點頭,他們對李靖的智謀深信不疑。隨著李靖的一聲令下,唐軍如同一股黑色的旋風,以雷霆萬鈞之勢衝向東突厥營地。
東突厥的士兵們正在溫暖的帳篷裡酣睡,突然被這突如其來的喊殺聲驚醒。他們驚慌失措地衝出帳篷,麵對如狼似虎的唐軍,頓時亂作一團。
頡利可汗也從睡夢中被驚醒,他慌亂地從被窩裡爬起來,連褲子都沒穿好,就大喊道:“快!快他娘的組織抵抗!”然而,此時的東突厥軍隊已經失去了指揮,完全陷入了混亂之中。
李靖站在高處,冷靜地觀察著戰場的局勢。他手中的令旗揮舞,指揮著唐軍如入無人之境。唐軍的攻擊如暴風驟雨一般,讓東突厥軍隊毫無還手之力。
頡利可汗眼見大勢已去,心中懊悔不已。他急忙騎上一匹馬,想要趁亂逃跑。然而,李靖早已料到他的這一招,提前派人在他逃跑的必經之路設下了埋伏。
當頡利可汗的馬剛剛衝出營地,就被埋伏在路邊的唐軍攔住了去路。唐軍迅速將他包圍起來,形成了一個密不透風的包圍圈。
頡利可汗看著四周如狼似虎的唐軍,心中絕望至極。他垂頭喪氣地說道:“我怎麼就栽在李靖手裡了呢?”
這場戰役取得了巨大的勝利,捷報像長了翅膀一樣迅速傳回了長安。這個好消息讓整個長安城都沸騰了起來,百姓們紛紛湧上街頭,歡呼雀躍,慶祝這一偉大的勝利。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
李世民得知這個消息後,更是喜出望外。他興奮地在宮中來回踱步,心中的喜悅之情難以言表。終於,他按捺不住內心的激動,下令在宮中大擺慶功宴,以犒賞立下赫赫戰功的將領們。
宴會上,燈火輝煌,歌舞升平。李世民端起酒杯,滿麵笑容地走到李靖麵前,緊緊地拉住他的手,感慨地說:“李愛卿啊,你可真是朕的福星啊!這場戰役能夠如此順利地獲勝,全賴你的智勇雙全和指揮若定。有你這樣的忠臣良將鎮守天下,朕真是一百個放心啊!”
四、才女入宮:武媚娘的嶄露頭角
在這個風起雲湧、變幻莫測的時代,一個即將改變大唐命運的女子,如同夜空中的流星一般,悄然地踏入了皇宮的大門。
這位女子便是年僅十四歲的武則天,她生得如花似玉,傾國傾城,宛如仙子下凡。不僅如此,她身上還散發著一種獨特的靈氣,讓人不禁為之傾倒。
然而,在她進宮的那一天,母親楊氏卻哭得像個淚人一般,肝腸寸斷。她緊緊地抱住武則天,淚水如決堤的洪水般湧出,泣不成聲地說道:“我的兒啊,這一去,不知何時才能再相見!”
麵對母親的悲痛,武則天卻顯得異常堅強。她輕輕地擦去眼角的淚水,眼神堅定而決絕,安慰母親道:“母親莫要傷心,女兒定會在宮裡好好生活。”
進入皇宮後,武則天被封為五品才人,負責照料李世民的生活起居。她聰明伶俐,善解人意,很快便得到了李世民的喜愛。
有一次,李世民得到了一匹極其烈性的馬,名為獅子驄。這匹馬野性難馴,無人能夠駕馭。李世民為此歎息不已,感慨道:“如此良駒,可惜無人能降得住它啊!”
就在眾人都束手無策的時候,武則天挺身而出,自信滿滿地對李世民說:“陛下,臣妾有辦法馴服這匹馬!隻需鐵鞭、鐵錘和匕首三件物品即可。若它不聽話,臣妾就先用鐵鞭狠狠地抽打它;若是它仍然倔強,就用鐵錘敲打它的腦袋;倘若它還不肯屈服,那臣妾便用匕首割斷它的喉嚨!”
李世民聽聞此言,心中猛地一震,不禁暗自驚歎,這小丫頭年紀輕輕,手段竟然如此狠辣!然而,他臉上卻並未流露出絲毫異樣,反而嘴角微揚,誇讚道:“好!果然有誌氣!”
然而,自那以後,李世民對武則天的態度卻發生了微妙的變化。他不再像以往那樣親近她,而是與她保持著一定的距離,若即若離。
武則天對此感到十分困惑,心中暗自嘀咕:難道是我說錯了什麼話嗎?為何皇上突然對我變得如此冷淡?她苦思冥想,卻始終找不到答案。
其實,武則天並不知道,正是她的鋒芒畢露,讓李世民對她心生忌憚。一個如此果敢、有野心的女子,將來必定會成為一股強大的勢力。李世民作為一國之君,自然不希望看到這樣的局麵出現。
五、太子之變:李承乾的作死之路
太子李承乾,本是李世民寄予厚望、精心培養的接班人,其地位尊崇,備受眾人矚目。然而,李承乾卻未能好好珍惜這得天獨厚的條件,反而將自己的一手好牌打得稀爛。
李承乾眼見李世民對弟弟李泰寵愛有加,心中的嫉妒與醋意如潮水般洶湧。他無法忍受父親對李泰的偏愛,於是心生惡念,竟然暗中指使他人去暗殺李泰。然而,天網恢恢,疏而不漏,這起暗殺事件最終還是東窗事發。
當李世民得知此事後,氣得渾身發抖,他萬萬沒有想到,自己的親生兒子、堂堂太子,竟然會做出如此卑劣的行徑。他怒不可遏地斥責李承乾道:“你身為太子,肩負著國家的重任,理應以身作則,卻做出這種天理難容之事!”
麵對父親的怒斥,李承乾不僅沒有絲毫的悔意,反而梗著脖子,強詞奪理地反駁道:“反正你那麼喜歡李泰,乾脆就讓他當太子好了!”他的這番話,無疑是在火上澆油,進一步激怒了李世民。
李世民痛心疾首,對李承乾感到無比失望。他決定召集大臣們共同商議,如何處置這個不爭氣的兒子。然而,此時的朝堂上,已無魏征這樣敢於直言進諫的大臣,沒人能夠攔住李世民的怒火。
經過一番激烈的討論,最終的決定是將李承乾廢為庶人,並將其流放至黔州。這個曾經的太子,就這樣失去了他的地位和榮耀,被逐出了權力的中心。
而李泰,本以為自己終於可以如願以償地登上太子之位,便迫不及待地跑到李世民麵前表忠心。他信誓旦旦地說:“爹,等我當上了太子,以後一定殺了自己的兒子,把皇位傳給弟弟李治!”
然而,李世民聽到這句話後,心中卻如墜冰窖。他萬萬沒有想到,李泰為了爭奪皇位,竟然連自己的親生兒子都可以舍棄。這種冷酷無情、不擇手段的做法,讓李世民對李泰徹底寒了心。
思來想去,李世民決定立性格溫和的李治為太子。他拉著李治的手,語重心長地說:“治兒,這江山以後就交給你了,你可要好好乾,彆讓朕失望。”李治連連點頭,可誰也沒想到,這個看似溫和的太子,日後會和武則天糾纏出一段驚世駭俗的愛恨情仇,更沒想到,大唐的江山,會在他們手中掀起驚天巨浪。
這貞觀年間,有君臣齊心的佳話,有後宮的溫柔智慧,有邊境的金戈鐵馬,也有皇家的愛恨糾葛。而武則天的入宮,就像一顆投入深潭的石子,看似不起眼,卻已悄悄泛起漣漪。這大唐的故事,還遠遠沒有結束。李治登基後會發生什麼?武則天又如何一步步走上權力巔峰?欲知後事如何,且聽下回分解!
喜歡了解曆史之大漢王朝請大家收藏:()了解曆史之大漢王朝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