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章 柴榮三征南唐與李煜的困獸之鬥_了解曆史之大漢王朝_线上阅读小说网 
线上阅读小说网 > 曆史軍事 > 了解曆史之大漢王朝 > 第11章 柴榮三征南唐與李煜的困獸之鬥

第11章 柴榮三征南唐與李煜的困獸之鬥(1 / 2)

上回書咱們說到,柴榮二征南唐,一手靠工程師的“水輪炮”“浮橋”破了壽州城的天險,一手靠趙匡胤夜襲紫金山,把李景達的五萬援軍打得潰不成軍。這座啃了近一年的“硬骨頭”終被拿下,淮南半壁江山徹底落入後周手中。而李煜在金陵城裡,裝病躲不過、拜佛求不來、寫駢文被柴榮當成笑料,除了對著戰報唉聲歎氣,竟拿不出半點像樣的對策。可這五代亂世從不等沉溺的君主,柴榮剛在壽州城安撫完百姓,就已開始打磨三征的刀槍;李煜則被逼到了牆角,不得不硬著頭皮開啟“困獸之鬥”,南北雙方的終極較量,眼看就要在長江兩岸拉開帷幕。

先說柴榮這邊,拿下壽州後,他沒急著班師回朝,反而把中軍大營設在了壽州,天天召來趙匡胤、李重進等將領推演戰局。禦案上攤著新繪製的長江流域地圖,柴榮的手指沿著長江北岸一路滑動,最終停在濠州與泗州之間:“前兩次南征,咱們拿下了淮南十四州,如今南唐的防線隻剩長江天險。第三次南征,朕要讓大軍從這裡渡江,直撲金陵!”

為了突破長江,柴榮又祭出了“技術流”——他讓隨軍的工程師們沿著淮河打造大型戰船,還特意從吳越國招募了一批熟悉水戰的水手,編入後周水軍。工程師們日夜趕工,造出的戰船不僅體型龐大,還在船舷兩側加裝了鐵板,既能抵禦弓箭,又能撞沉南唐的小船。趙匡胤則帶著士兵在淮河上演練水戰,從登船、劃槳到水上列陣,一遍遍反複操練,原本隻擅長陸戰的後周軍,漸漸有了水軍的模樣。

有大臣勸柴榮“休養生息,再圖南征”,柴榮卻搖了搖頭,指著地圖上的金陵:“李煜現在就像驚弓之鳥,咱們一停,他就會緩過氣來。趁他病要他命,這才是滅唐的最好時機!”說罷,他下旨從汴梁調運糧草、兵器,源源不斷送往淮南,整個後周就像一台高速運轉的機器,全力為三征南唐做準備。

再看金陵城裡的李煜,壽州失守、援軍潰敗的消息像兩座大山壓得他喘不過氣。徐鉉等大臣天天在殿上勸諫,讓他“整頓長江防線、招募士兵”,連一直不問政事的小周後都忍不住勸他:“陛下,就算不求勝,也得守住長江,不然金陵就成了空城!”

李煜這才終於從詩詞裡抬起頭,被逼著開啟了“困獸之鬥”。可他的“備戰”,依舊透著文人的慌亂與外行——他先是下旨“招募勇士守長江”,卻沒規定糧餉、軍餉,百姓們怕白白送死,沒幾個人願意參軍;後來又聽信宦官的建議,把金陵城裡的百姓強征來加固城牆,連老人、孩子都被拉來搬磚石,弄得民怨沸騰。

最荒唐的是,他竟讓宮廷樂師譜寫“戰歌”,讓士兵們在守城時傳唱,說“歌聲能壯士氣”。樂師們硬著頭皮寫了首《保江南》,歌詞滿是“長江天險不可破,南唐江山萬年固”的空話,士兵們唱著彆扭,聽著更沒底氣。徐鉉見了,急得直跺腳:“陛下!士兵要的是糧食、兵器,不是空泛的歌聲啊!”可李煜卻固執地說:“士氣振了,才能守住城,你不懂!”

即便如此,南唐也並非全無抵抗之力。老將林仁肇在紫金山兵敗後,收攏了殘兵,駐守在長江南岸的采石磯——這裡是長江最窄的地方,也是後周最可能渡江的地點。林仁肇親自帶著士兵在江邊搭建防禦工事,在水裡插滿尖木,還把戰船排成“一字陣”,日夜巡邏,誓要“與采石磯共存亡”。他還上書李煜,請求“主動出擊,燒掉後周的戰船”,可李煜怕激怒柴榮,硬是壓下了奏疏:“林將軍,咱們隻要守住就行,彆主動惹事。”

林仁肇看著駁回的奏疏,氣得拍了桌子:“陛下這是把南唐的江山,當成了能靠忍讓保住的玩物!”可他終究是臣子,隻能咬著牙加固防線,眼睜睜看著後周的戰船在淮河上越來越多。

此時的長江兩岸,一邊是柴榮摩拳擦掌,戰船列陣待發,士兵們士氣如虹;一邊是李煜慌慌張張,備戰亂象叢生,隻有少數將領還在苦苦支撐。這場三征南唐的大戰,究竟是柴榮一舉渡江滅唐,還是李煜能靠長江天險再撐一陣?林仁肇的防線能否擋住後周的鐵蹄?趙匡胤在這場大戰中,又會立下怎樣的功勞,為自己的未來再添籌碼?這五代亂世的終局之戰,已悄然拉開了序幕。欲知後事如何,且看下文

一、周軍礪海:柴榮打造兩棲勁旅,李煜驚聞周師渡淮

顯德五年公元957年)的春天,陽光明媚,微風拂麵。汴梁城外的汴河兩岸,一片繁忙景象。叮叮當當的打鐵聲和工匠們嘹亮的號子聲交織在一起,仿佛是一曲激昂的交響樂,在空氣中回蕩。

這裡正是柴榮大張旗鼓打造戰船的地方。他決心為即將到來的三征南唐之戰亮出“終極必殺技”,一舉攻克南唐。河岸上,數十艘戰船的龍骨已經初具雛形,它們猶如沉睡的巨獸,靜靜地橫臥在河邊。工匠們忙碌地穿梭其中,有的在鋪設船板,有的在安裝桅杆,每個人都全神貫注,不敢有絲毫懈怠。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不遠處的空地上,數百名北方士兵身著濕漉漉的鎧甲,正緊張地進行著訓練。他們在吳越籍水軍將領的指導下,練習著遊泳和劃船技巧。水花四濺,濺濕了士兵們的衣襟,但他們毫無怨言,因為他們知道,隻有通過艱苦的訓練,才能在戰場上取得勝利。

柴榮站在岸邊,凝視著這一切,心中充滿了期待。他相信,這些精心打造的戰船和訓練有素的士兵,必將成為他征服南唐的利器。

在此之前,後周已經進行了兩次南征,但儘管在陸地上取得了壓倒性的勝利,卻始終無法突破南唐的長江天險。這主要是因為後周軍隊不擅長水戰,麵對洶湧的江水和南唐強大的水軍,他們顯得束手無策。

柴榮作為後周的皇帝,對這種局麵有著深刻的認識。他明白,如果想要徹底消滅南唐,就必須克服“北方人不善水戰”的固有觀念,打造一支強大的水軍。於是,他下定決心,從國庫中撥出大量的資金,用於建造戰船和訓練水軍。

為了能夠迅速提升水軍的實力,柴榮還采取了一項重要的舉措——派遣使者前往吳越國。他以“共分南唐疆土”為誘餌,成功借調了二十名精通水戰的將領。這些將領都是吳越國的精英,他們常年在錢塘江和長江流域作戰,對當地的水流、風向等自然條件了如指掌,擁有豐富的水戰經驗。

對於後周來說,這些將領無疑是急需的“活水”。他們的到來,不僅帶來了先進的水戰技術和戰術,還為後周的水軍注入了新的活力和信心。在這些將領的指導下,後周的水軍開始迅速崛起,逐漸掌握了水戰的技巧和要領。

這一天,陽光明媚,柴榮身著龍袍,意氣風發地親自來到了造船工地。他的步伐穩健有力,每一步都似乎帶著一種威嚴和決心。

工地上,工人們正忙碌地建造著一艘艘巨大的戰船,他們的汗水在陽光下閃耀著光芒。柴榮饒有興致地觀察著這些戰船,不時詢問工人們一些技術問題,對他們的工作表示讚賞。

突然,一陣激昂的號角聲響起,吸引了柴榮的注意。他轉頭望去,隻見一隊士兵正在操練,他們的動作整齊劃一,氣勢磅礴。柴榮滿意地點點頭,然後對手下的將領們笑道:“前兩次咱們在陸地上殺得南唐丟盔棄甲,讓他們以為咱們隻會騎馬射箭。這次,朕要讓李煜知道,水裡也不是他們的地盤!”

他的聲音中透露出一種自信和霸氣,將領們紛紛附和,表示一定不辜負皇帝的期望。柴榮看著這些訓練有素的士兵,心中充滿了信心,他相信在不久的將來,他們一定能夠在水戰中取得輝煌的勝利。

有個出身騎兵的將領沒底,小心翼翼地湊上前:“陛下,咱們北方將士從小騎馬,連大河都少見過,這戰船、水戰的門道太複雜,真能玩轉水軍?”

柴榮聞言,猛地一拍身邊的船板,震得木屑簌簌掉落,語氣裡滿是不服輸的勁:“不會就學!朕當年剛繼位時,也沒人信朕能打贏北漢、契丹!兵法說‘兵無常勢’,隻要肯下苦功,北方人照樣能在水裡打勝仗!朕就不信這個邪!”

為了讓水軍快速成型,柴榮下了死命令:士兵每日必須在水裡操練四個時辰,學不會遊泳者,罰俸祿;水軍將領需每日提交訓練報告,完不成進度者,降職使用。他還常親自來到河邊,看著士兵們練習登船、列陣,甚至會坐上小船,跟著吳越將領學習辨認水流——原本對水戰一竅不通的後周軍,經過數月苦練,竟真練出了模樣:戰船能在淮河上整齊列陣,士兵能熟練操控船槳、發射弩箭,連最棘手的“水陸協同”戰術,都能順暢演練。

同年十月,後周水陸大軍集結完畢。柴榮在汴梁城外舉行誓師大會,十萬大軍列陣如黑雲壓城,戰船沿著汴河排開,帆影連天,軍旗上的“周”字在風中獵獵作響。柴榮身披亮銀鎧甲,手持佩劍,站在高台上對著將士們高聲喊話:“南唐占江淮百年,割據一方,百姓苦之久矣!這次咱們水陸並進,直搗金陵!誰能第一個拿下李煜的皇宮,朕就封他當節度使,賞錢萬貫!”

士兵們聽得熱血沸騰,紛紛舉起兵器高喊:“拿下金陵!活捉李煜!”喊聲震得汴河水麵泛起漣漪,連遠處的樹木都微微晃動。當天,柴榮親自率領水陸大軍,沿著汴河南下,目標直指長江北岸的南唐重鎮——濠州。

消息傳到金陵,南唐朝堂瞬間亂成一團。大臣們圍著李煜,急得像熱鍋上的螞蟻。宰相馮延巳顫巍巍地說:“陛下,後周打造了大批戰船,還借了吳越的水軍將領,顯然是要渡江南下!咱們得趕緊加固長江防線,在采石磯、瓜洲渡多派士兵,再把戰船集中起來,絕不能讓周軍過江啊!”

可李煜卻坐在龍椅上,目光落在案頭未完成的詞稿上,那是他昨夜剛寫的《浪淘沙令》,還沒斟酌好最後兩句。他抬起頭,幽幽地歎了口氣,語氣裡滿是僥幸:“馮相不必驚慌。長江寬達數十裡,風大浪急,後周的北方人就算練了幾天水戰,也未必能駕馭得了。長江天險,豈是那麼容易突破的?”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話音剛落,殿外突然傳來一陣急促的腳步聲,內侍總管跌跌撞撞地跑進來,臉色慘白:“陛下!不好了!探子來報,後周水軍已經渡過淮河,拿下了濠州城外的渡口,現在正朝著泗州方向進軍!”

“什麼?”李煜猛地從龍椅上站起來,手裡的毛筆“啪嗒”一聲掉在詞稿上,墨汁瞬間暈染開來,把“簾外雨潺潺”的詞句塗成了一團黑。他瞪大了眼睛,聲音帶著難以置信的顫抖:“他們怎麼做到的?北方人……怎麼可能這麼快渡過淮河?”

他始終以為,長江天險能護南唐周全,卻忘了淮河是長江的支流,後周一旦掌控淮河,就能順著河道直抵長江。此刻的李煜,看著案上被墨汁弄臟的詞稿,又想起內侍口中“渡過淮河的後周水軍”,第一次真切地感受到——所謂的天險,在柴榮的決心與後周的實力麵前,竟如此不堪一擊。而南唐的命運,也隨著這支“水陸兩棲戰隊”的南下,徹底走到了懸崖邊緣。

二、金陵困守:李煜全民皆兵挽危局,外交忽悠遇冷遇

後周水軍渡過淮河、直逼長江的消息,如同一道晴天霹靂,狠狠地劈在了沉溺在詩詞世界中的李煜身上。這突如其來的消息,猶如一把鋒利的尖刀,無情地刺破了他那虛幻的文學夢境,將他從沉醉中猛然驚醒。

李煜瞪大了雙眼,滿臉驚愕地望著眼前的奏報,心中湧起一股前所未有的恐慌。他意識到,自己不能再繼續沉迷於詩詞之中,而對國家的安危視若無睹了。

於是,他迅速收起了平日裡的懶散與懈怠,一改往日的頹廢模樣,在金陵皇宮裡緊急召集大臣們召開朝會。

朝堂之上,氣氛凝重而肅穆。李煜麵色凝重地坐在龍椅上,他的聲音雖然有些低沉,但卻透露出一種決然與果斷:“諸位愛卿,如今後周水軍來勢洶洶,已渡過淮河,直逼長江。我大江南岸危在旦夕!”

說罷,他猛地一拍禦案,站起身來,厲聲道:“即日起,金陵及周邊州縣全民皆兵!凡十五歲以上、六十歲以下男子,皆需參軍守城!不得有絲毫延誤!”

李煜的這道命令如同一道驚雷,在朝堂上炸開了鍋。大臣們麵麵相覷,有的露出驚愕之色,有的則是憂心忡忡,但在李煜的威嚴麵前,無人敢提出異議。

為了彰顯自己“保家衛國”的堅定決心,李煜特意穿上了厚重的鎧甲,步伐穩健地登上了金陵城頭。他站在城樓上,俯瞰著城下密密麻麻的人群。這些人都是被強行征召而來的百姓,他們的臉上寫滿了惶恐和不安。

城下的百姓們形形色色,有扛著鋤頭的農夫,他們的手因為常年勞作而粗糙;有握著剪刀的裁縫,他們的手指靈活而纖細;還有背著藥箱的郎中,他們的眼神中透露出一絲憂慮。然而,儘管每個人的身份和職業各不相同,但此刻他們都有一個共同點——對戰爭的恐懼。

李煜深吸一口氣,然後清了清嗓子,用他那略帶威嚴的聲音對著城下的百姓高聲喊話:“鄉親們!後周軍馬上就要渡過長江,一旦城破,大家的家就沒了!現在是保家衛國的時候到了!拿起你們的鋤頭、菜刀,這些都是武器!跟著朕守住金陵,朕定不會虧待大家!”

他的聲音在城樓上回蕩,傳進了每一個百姓的耳朵裡。然而,城下的百姓們卻隻是麵麵相覷,沒有人敢抬頭看城樓上的皇帝。他們的沉默讓李煜感到一陣失落,但他並沒有放棄,繼續喊道:“鄉親們,金陵是我們的家園,我們不能讓敵人輕易奪走!隻要我們團結一心,一定能夠守住這座城市!”

在喧鬨的人群中,一個頭發花白的老漢顯得格外引人注目。他滿臉愁容,身體微微前傾,似乎想要向前挪動幾步,但又有些猶豫不決。終於,他還是忍不住往前挪了挪,苦著臉對站在城牆上的皇帝回話道:“陛下啊,老臣……哦不,老漢我這輩子就隻會種地啊!這鋤頭,它就是用來刨土的,哪能用來打仗呢?而且,老漢我家裡還有年幼的孫兒需要照顧呢……”

然而,老漢的話還沒說完,就被旁邊的士兵粗暴地打斷了。“少廢話!”那士兵怒喝一聲,“陛下有令,凡敢違抗者,一律以通敵論處!”話音未落,隻見那士兵猛地一推,老漢一個踉蹌,險些摔倒在地。

老漢的哭聲在城牆下回蕩,那淒慘的聲音讓人聽了不禁心生憐憫。然而,其他百姓們雖然心中不忍,卻都嚇得不敢再吭聲,更彆提為老漢求情了。他們隻能眼睜睜地看著老漢被士兵們推搡著往軍營走去,心中充滿了恐懼和無奈。

短短數日之間,李煜竟然就像變戲法一樣,“拚湊”出了一支多達三萬之眾的所謂“軍隊”。然而,這些臨時被征召而來的百姓,簡直就是一群烏合之眾。他們彆說是舞刀弄槍了,就連最基本的隊列都無法整齊地站好。

徐鉉憂心忡忡地看著眼前這群所謂的“士兵”,心中充滿了憂慮和不安。他苦口婆心地勸告李煜道:“陛下啊,全民皆兵固然可以在數量上湊個數,但這些人完全沒有接受過任何軍事訓練啊!他們怎麼可能抵擋得住後周那如狼似虎的精銳之師呢?依微臣之見,我們不如集中兵力,堅守長江防線的采石磯和瓜洲渡這兩個關鍵據點,或許這樣還能有一線生機啊。”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然而,李煜卻對徐鉉的建議置若罔聞,他固執地認為“人多力量大”,堅信隻要有足夠多的人,就一定能夠守住城池。於是,他不顧徐鉉的反對,硬是將這些毫無戰鬥經驗的百姓們分散到各個城門去守城。

更為糟糕的是,由於人數眾多,兵器根本就不夠分。許多人手中甚至連一件像樣的武器都沒有,隻能無奈地拿著鋤頭、扁擔等農具,站在城牆上充當“士兵”。

除了抓壯丁這種無奈之舉外,李煜在麵對後周的強大壓力時,竟然還想出了一個令人匪夷所思的辦法——玩起了“外交忽悠”。他的腦海中第一個浮現出的目標,便是與南唐相鄰的吳越國。

吳越王錢弘俶統治下的吳越國,雖然也是一個南方政權,但一直以來都對後周俯首稱臣。李煜心想:“既然吳越國和我們南唐一樣,都是後周的敵人,那麼敵人的敵人不就是朋友嗎?”於是,他毫不猶豫地連夜寫了一封信給錢弘俶。

在這封信中,李煜言辭懇切地向錢弘俶闡述了“唇亡齒寒”的道理。他寫道:“吳越與南唐,同為南方藩屬,猶如唇齒相依。若南唐被滅,後周下一個目標必定是吳越!到那時,吳越也將難以幸免。因此,我們應該摒棄前嫌,聯手抗周,共同保衛我們的江南之地!”

然而,當錢弘俶仔細閱讀完這封信後,他的嘴角竟然不由自主地泛起了一絲微笑。因為他早已洞悉李煜的真實意圖,南唐此舉無非是想拉攏吳越充當“炮灰”,好讓他們坐收漁翁之利罷了。

要知道,吳越一直以來都仰仗著後周的庇護,又怎麼可能輕易地去得罪柴榮呢?所以,錢弘俶毫不猶豫地拒絕了李煜的提議,甚至還派遣使者前往後周,給柴榮送去了一封信,表示願意出兵協助大周攻打南唐的常州,以此來表明自己的忠心。

果然,沒過多久,吳越的軍隊就如同一股狂風般突襲了南唐的常州。他們來勢洶洶,勢不可擋,南唐的守將根本無法抵擋這突如其來的攻擊,最終慘死在吳越軍隊的刀下。而吳越則順勢占領了這座城池,將其納入了自己的版圖。

至此,李煜精心策劃的“外交聯盟”徹底宣告失敗,不僅沒有達到預期的目的,反而被吳越在背後狠狠地捅了一刀。

碰了一鼻子灰的李煜,心情異常低落,但他並未因此而放棄。經過深思熟慮,他決定將最後的希望寄托在遙遠的契丹身上。於是,他提起筆,洋洋灑灑地給契丹皇帝寫了一封言辭懇切的信。


最新小说: 陽光下的影子與影子下的浪漫 穿越到修仙世界裡當歌手 木葉之光 半島:說好一起當夢楠,你玩叛變 香餑餑她超治愈,人脈超廣的! 大明獸醫,開局給朱標續命 報告首長,99年的事情瞞不住了 火影:從截胡美琴開始 海賊之黑暗大將 重回90:金瞳鑒寶發家,全家悔不當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