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帝業初定風波起,文治武功兩難全_了解曆史之大漢王朝_线上阅读小说网 
线上阅读小说网 > 曆史軍事 > 了解曆史之大漢王朝 > 第2章 帝業初定風波起,文治武功兩難全

第2章 帝業初定風波起,文治武功兩難全(1 / 2)

楊門兒郎承父誌,蕭後揮師叩雄關公元986989年)

雍熙北伐的硝煙還沒在陳家穀散儘,汴梁城裡就炸開了鍋——老百姓茶餘飯後聊的不是皇帝趙光義如何複盤敗局,而是“楊老令公撞碑死”的故事。有說書先生在瓦舍裡拍著醒木講得唾沫橫飛,說楊業最後渾身插滿箭杆,像隻刺蝟似的還揮著長槍喊“殺遼賊”;還有小販編了順口溜,“楊家軍,真叫強,陳家穀裡血汪汪,潘美奸,王侁壞,害死英雄遭天譴”,連三歲小孩都跟著哼。

這股風自然也吹進了皇宮。趙光義坐在禦書房裡,手裡捏著彈劾潘美的奏折,氣得手指關節發白。他剛把王侁流放到沙門島今山東長島),又把潘美降了職,本想堵堵眾人的嘴,可民間罵聲還是沒停。更讓他鬨心的是,楊業的七個兒子史稱“楊家七郎”)天天在宮門外跪著,要“為父伸冤,嚴懲奸佞”,引得百姓圍得裡三層外三層,跟看大戲似的。

“陛下,楊延朗他們又來跪著了,已經跪了三天了!”內侍王繼恩弓著腰進來,聲音跟蚊子似的,“戶部尚書說,再這麼鬨下去,怕影響漕運的糧船進京——老百姓都去看楊家兄弟了,碼頭沒人乾活了!”

趙光義“啪”地把奏折摔在桌上:“這群小兔崽子!朕都追封他們爹為太尉了,還想怎麼樣?真當朕不敢治他們的罪?”話雖狠,可他心裡清楚,楊家軍在軍中威望高,百姓又同情楊業,真把這兄弟幾個辦了,怕是要激起民變。

正犯愁呢,趙普顛顛地跑了進來,手裡還攥著個布包。“陛下,有辦法了!”他把布包往桌上一放,打開一看,裡麵是塊金燦燦的牌子,上麵刻著“天波府”三個大字,“臣建議,在汴梁城裡給楊家建座府邸,賜名‘天波府’,讓楊家兄弟住進去,再封他們做禁軍將領——既顯陛下仁厚,又能把他們攥在手裡,還能堵住老百姓的嘴,一舉三得啊!”

趙光義眼睛一亮:“還是你老小子有主意!就這麼辦!傳朕旨意,賜楊業長子楊延朗為崇儀副使,次子楊延浦為供奉官,三子楊延訓為閒廄使,剩下幾個也都給個一官半職,在天波府住下,日後隨軍出征,戴罪立功!”

旨意一下,宮門外的楊家兄弟總算起身了。楊延朗後改名楊延昭,史稱“楊六郎”)是兄弟裡最沉穩的,他扶著弟弟們起身時,低聲囑咐:“咱們爹的仇,不能就這麼算了。但現在不是硬拚的時候,先接了旨意,日後在戰場上,再找潘美那老東西算賬!”

楊延浦年輕氣盛,攥著拳頭低吼:“大哥,潘美害了爹,就該千刀萬剮!咱們就這麼忍了?”

“不忍能怎麼辦?”楊延朗歎了口氣,眼神看向北方,“爹一輩子想收複幽雲,咱們得替他完成這個心願。眼下進了禁軍,才有機會上戰場,才能殺遼賊,這比在宮門外跪著有用!”

兄弟幾個心裡雖不服氣,可也知道楊延朗說得對,隻能跟著傳旨太監去領旨。老百姓見楊家兄弟得了封賞,還能住上“天波府”,罵聲漸漸小了,瓦舍裡的說書先生也開始編“楊家兒郎承父誌,日後定能破遼兵”的新段子,汴梁城總算恢複了點往日的熱鬨。

可這熱鬨勁兒沒持續多久,北方就傳來了壞消息——契丹蕭太後要親自率軍南下,為雍熙北伐裡戰死的遼兵“報仇”。

消息傳到幽州今北京)時,蕭太後正坐在遼軍大帳裡,手裡把玩著耶律斜軫送來的楊業的長槍。這槍杆上還留著暗紅的血漬,蕭太後用手帕擦了擦,語氣裡帶著幾分敬佩:“楊業真是條漢子,可惜跟錯了主子。趙光義那蠢貨,兩次北伐都輸得底朝天,還害了這麼個好將軍。”

站在一旁的耶律休哥連忙附和:“太後英明!趙光義剛愎自用,宋軍士氣低落,咱們這次南下,定能一舉拿下瀛州今河北河間)、莫州今河北任丘),讓大宋知道咱們契丹的厲害!”

蕭太後放下長槍,眼神變得銳利:“這次南下,不光要打勝仗,還要搶糧食、搶人口。去年冬天咱們這邊雪大,糧草不夠,正好從大宋補補。另外,讓耶律隆緒也跟著去——他都十五歲了,該學學怎麼打仗,怎麼當皇帝了。”

遼聖宗耶律隆緒坐在旁邊,聽到這話,連忙起身:“兒臣遵旨!兒臣定跟太後和各位將軍好好學習,早日為契丹開疆拓土!”其實他心裡有點發怵——他從小跟著蕭太後長大,啥時候見過真刀真槍的打仗?可蕭太後眼神裡的威嚴,讓他不敢說半個“不”字。

幾天後,蕭太後親率二十萬遼軍,兵分兩路南下。東路軍由耶律休哥率領,攻打瀛州、莫州;西路軍由耶律斜軫率領,攻打代州今山西代縣)、忻州今山西忻州)。遼軍來勢洶洶,沿途的大宋州縣紛紛告急,奏折像雪片似的飛到汴梁。

趙光義這下慌了——他剛打完雍熙北伐,宋軍還沒緩過勁來,糧草也沒囤夠,蕭太後這時候來打,不是趁火打劫嗎?他連夜召集大臣開會,殿裡的蠟燭燒了一根又一根,大臣們吵得跟菜市場似的。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

“陛下,契丹來勢洶洶,咱們還是避其鋒芒,退守黃河吧!”一個文官哆哆嗦嗦地說,話音剛落就被武將們罵了回去。

“放屁!退守黃河,那河北的百姓怎麼辦?咱們大宋的臉麵往哪擱?”大將李繼隆拍著桌子站起來,“臣願率領禁軍,前往瀛州抵擋耶律休哥!”

楊延朗也站了出來:“臣願隨李將軍出征!臣爹死在遼兵手裡,臣要為爹報仇,為大宋殺敵!”

趙普坐在角落裡,捋著胡子慢悠悠地開口:“陛下,李將軍和楊將軍說得對,不能退。但也不能硬拚——契丹人善騎射,機動性強,咱們得用‘守’的法子。讓李繼隆守瀛州,楊延朗守遂城今河北徐水),再派潘美守代州,三路守軍互相呼應,消耗遼軍的糧草和體力,等他們疲憊了,再派兵偷襲,定能取勝。”

趙光義點了點頭,他現在也沒彆的辦法,隻能按趙普說的來。“傳朕旨意,李繼隆為瀛州都部署,率領五萬大軍守瀛州;楊延朗為遂城都監,率領一萬大軍守遂城;潘美為代州都部署,率領三萬大軍守代州。務必守住城池,不得讓遼軍南下半步!”

將領們領了旨,連夜率軍北上。楊延朗出發前,特意去了天波府的祠堂——裡麵供奉著楊業的牌位和那杆染血的長槍。他跪在牌位前,端起一杯酒灑在地上:“爹,兒子要去遂城守關了,您在天有靈,就保佑兒子打退遼兵,為您報仇!”說完,他拿起長槍,翻身上馬,朝著遂城方向疾馳而去。

遂城是座小城,城牆不高,兵力也隻有一萬,跟耶律休哥率領的十萬東路軍比起來,簡直是雞蛋碰石頭。楊延朗剛到遂城,就召集士兵們開會,士兵們一個個垂頭喪氣,沒人覺得能守住。

“將軍,遼軍十萬,咱們才一萬,這城怎麼守啊?”一個老兵歎著氣說,“去年雍熙北伐,咱們輸得那麼慘,這次怕是要完蛋了!”

楊延朗沒生氣,反而笑了笑:“遼軍是多,可他們是騎兵,不善攻城;咱們是步兵,守在城裡,占著地利。再說了,遂城的百姓都指望咱們保護,咱們要是退了,他們就會被遼軍搶走,家裡的糧食、媳婦、孩子,都會沒了——你們願意讓自己的家人受欺負嗎?”

士兵們一聽,眼睛都紅了——他們大多是河北本地人,家裡的親人都在附近,要是遂城破了,家人肯定遭殃。“不願意!”士兵們齊聲喊,士氣一下子提了上來。

楊延朗見狀,繼續說道:“好!既然不願意,咱們就跟遼軍拚了!從今天起,咱們加固城牆,挖深護城河,再準備好弓箭、滾木、石頭,隻要遼軍敢來,咱們就讓他們有來無回!”

接下來的幾天,楊延朗帶著士兵們日夜不停地加固城防。老百姓也主動來幫忙,有的搬石頭,有的送糧食,有的給士兵們縫衣服。遂城雖然小,卻一下子變得眾誌成城。

沒過多久,耶律休哥率領的遼軍就到了遂城下。他看著眼前的小城,不屑地笑了:“就這麼個破城,也想擋住我十萬大軍?傳令下去,明天一早,全力攻城,中午之前拿下遂城!”

第二天一早,遼軍就開始攻城。他們推著攻城塔,扛著雲梯,朝著遂城城牆衝來。楊延朗站在城樓上,手持長槍,高聲喊道:“放箭!”

城牆上的宋軍士兵紛紛放箭,箭雨像蝗蟲似的朝著遼軍射去。遼軍士兵一個個倒下,可後麵的士兵還是源源不斷地衝上來。有的遼軍士兵爬上了雲梯,楊延朗親自上前,一槍把他挑了下去,又拿起滾木,朝著雲梯砸去,雲梯上的遼軍士兵紛紛掉下來,摔得粉身碎骨。

戰鬥從早上一直打到中午,遼軍死傷慘重,卻連遂城的城牆都沒摸到。耶律休哥氣得吹胡子瞪眼,下令暫停攻城,在城外紮營。

晚上,楊延朗在城樓上巡查,看到士兵們一個個疲憊不堪,有的還受了傷,心裡很是心疼。他讓炊事兵煮了熱湯,給士兵們端去,又親自給受傷的士兵包紮傷口。

“將軍,您辛苦了!”一個士兵感動地說,“有您在,咱們一定能守住遂城!”

楊延朗笑了笑:“咱們是兄弟,要一起守住遂城,一起回家見親人。”

可他心裡清楚,遼軍兵力雄厚,硬拚下去不是辦法。他站在城樓上,看著城外的遼軍大營,心裡琢磨著對策。突然,他感覺到一陣冷風吹來,打了個哆嗦——這幾天天氣越來越冷,晚上都快結冰了。他眼睛一亮,有了主意!

“傳我命令,讓士兵們和老百姓都去挑水,往城牆上澆!”楊延朗高聲喊道。

士兵們和老百姓都愣住了:“將軍,往城牆上澆水乾什麼?這大冷天的,水一澆就結冰了!”

“對!就是要讓它結冰!”楊延朗笑著說,“遼軍明天肯定還會攻城,城牆上結了冰,他們爬不上來,攻城塔也推不上去,咱們就能輕鬆守住遂城了!”

大家一聽,都覺得這主意好,紛紛去挑水澆城牆。晚上的天氣越來越冷,城牆上的水很快就結成了冰,整個城牆變得滑溜溜的,像一麵巨大的冰鏡子。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精彩內容!

第二天一早,耶律休哥又率領遼軍攻城。可他們剛衝到城牆下,就發現城牆上結了冰,雲梯根本架不住,一放就滑下來;攻城塔也推不動,輪子在冰上直打滑。遼軍士兵想爬城牆,腳一踩就摔個四腳朝天,成了宋軍的活靶子。

“這...這是怎麼回事?”耶律休哥看著滑溜溜的城牆,氣得跳腳,“楊延朗這小子,居然用這種陰招!”

就在這時,城樓上的楊延朗高聲喊道:“耶律休哥!你要是識相,就趕緊撤軍,不然的話,我讓你十萬大軍都凍成冰雕!”

耶律休哥又氣又急,可他也沒辦法——城牆太滑,根本攻不上去,再攻下去,隻會白白送死。他咬了咬牙,下令:“撤軍!先去攻打瀛州!”

遼軍撤兵後,遂城裡一片歡呼。士兵們和老百姓都圍著楊延朗,喊著“楊將軍威武”。楊延朗看著大家的笑臉,心裡也很開心——這是他繼承父誌後,打的第一場大勝仗,他沒辜負父親的期望,也沒辜負遂城的百姓。

可他不知道,瀛州那邊,李繼隆正麵臨著巨大的壓力。耶律休哥率領遼軍攻打瀛州,李繼隆率領宋軍奮勇抵抗,雙方打得難解難分。瀛州城牆上的箭插得像刺蝟似的,屍體堆得比城牆還高,鮮血順著城牆流下來,把護城河都染紅了。

李繼隆站在城樓上,身上滿是血汙,手裡的長刀都砍卷了刃。他看著城外的遼軍,心裡很清楚,再這麼打下去,瀛州遲早會被攻破。他派人去汴梁求援,可援軍遲遲不到——趙光義手裡已經沒多少兵了,大部分兵力都被派去守代州和遂城了。

“將軍,遼軍又開始攻城了!”一個士兵慌慌張張地跑來說。

李繼隆深吸一口氣,拿起長刀,高聲喊道:“兄弟們,跟我上!就算戰死,也要守住瀛州!”

就在這時,遠處突然傳來一陣馬蹄聲。李繼隆抬頭一看,隻見一支宋軍騎兵朝著瀛州方向疾馳而來,為首的將領正是楊延朗!

“楊將軍!你怎麼來了?”李繼隆又驚又喜。

楊延朗勒住馬,大聲說道:“李將軍,我聽說瀛州危急,就率領五千騎兵趕來支援!咱們前後夾擊,定能打退遼軍!”

原來,楊延朗守住遂城後,得知瀛州危急,就主動請纓,率領五千騎兵趕來支援。他知道,瀛州要是破了,遂城也守不住,大宋的北方防線就會崩潰。

李繼隆大喜過望,立刻下令:“開城門!跟楊將軍前後夾擊遼軍!”

城門打開,李繼隆率領宋軍士兵從城裡衝出來,楊延朗率領騎兵從城外衝進去。遼軍腹背受敵,頓時亂作一團。耶律休哥沒想到楊延朗會趕來支援,一時慌了手腳,下令撤軍。

宋軍乘勝追擊,殺死了無數遼軍士兵,繳獲了大量糧草和武器。瀛州之圍解除,大宋的北方防線總算保住了。

消息傳到汴梁,趙光義大喜過望,下旨封楊延朗為莫州刺史,李繼隆為義成軍節度使。老百姓也又開始編新段子,“楊六郎,真英勇,遂城結冰退遼兵,救瀛州,立大功,楊家軍,是英雄”,楊家將的名聲越來越大。

可蕭太後並不甘心。她得知耶律休哥攻打瀛州失利,又聽說楊延朗很厲害,就親自率領西路軍,攻打代州。代州的守將是潘美,他得知蕭太後親自來攻,嚇得魂都快沒了——他去年在陳家穀害了楊業,心裡本來就有陰影,現在麵對蕭太後,更是嚇得不敢出戰。

“將軍,蕭太後率領十萬遼軍來攻,咱們該怎麼辦啊?”一個副將哆哆嗦嗦地問。

潘美坐在椅子上,臉色蒼白:“還能怎麼辦?堅守不出!等朝廷的援軍來!”

可他沒想到,蕭太後根本不給他們等援軍的機會。她下令遼軍日夜不停地攻城,代州城牆上的石頭和滾木很快就用完了,士兵們也死傷慘重。

潘美看著城外的遼軍,心裡越來越慌。他想起去年在陳家穀害楊業的事,心裡突然冒出一個念頭——要是楊業還在,肯定能守住代州,可現在……他越想越後悔,可後悔也沒用了。

就在代州快要被攻破的時候,楊延朗又率領騎兵趕來了。他得知代州危急,不顧自己剛打完瀛州,又馬不停蹄地趕來支援。

“潘將軍,我來支援你了!”楊延朗勒住馬,大聲說道。

潘美看到楊延朗,臉上一陣紅一陣白——他害了楊業,現在卻要靠楊業的兒子來救。他羞愧地低下頭:“楊將軍,多謝你……”

楊延朗沒心思跟他計較過去的事,說道:“現在不是說這個的時候,咱們趕緊想辦法打退遼軍!蕭太後親自來攻,肯定想速戰速決,咱們可以用拖延戰術,消耗他們的糧草和體力。”


最新小说: 陽光下的影子與影子下的浪漫 穿越到修仙世界裡當歌手 木葉之光 半島:說好一起當夢楠,你玩叛變 香餑餑她超治愈,人脈超廣的! 大明獸醫,開局給朱標續命 報告首長,99年的事情瞞不住了 火影:從截胡美琴開始 海賊之黑暗大將 重回90:金瞳鑒寶發家,全家悔不當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