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章 汴梁傳旨藏蹊蹺,舊敵尋仇攪風雲(公元1012年夏-秋)上_了解曆史之大漢王朝_线上阅读小说网 
线上阅读小说网 > 曆史軍事 > 了解曆史之大漢王朝 > 第9章 汴梁傳旨藏蹊蹺,舊敵尋仇攪風雲(公元1012年夏-秋)上

第9章 汴梁傳旨藏蹊蹺,舊敵尋仇攪風雲(公元1012年夏-秋)上(1 / 2)

高陽關的夏天總帶著股剛猛勁兒,日頭把城牆曬得發燙,連吹過的風都裹著熱浪。楊延昭剛巡查完西城門,卸下盔甲就灌了半壺涼茶,冰涼的茶水滑過喉嚨,才壓下渾身的燥意。帳簾被風掀得嘩啦響,慕容雪端著個木盆走進來,盆裡是剛擰好的布巾,還冒著水汽。

“看你這汗流的,跟從水裡撈出來似的。”她把布巾遞過去,指尖碰到楊延昭胳膊上的舊疤,又輕輕摩挲了兩下,“今天訓練強度是不是太大了?周將軍剛才還跟我說,幾個新兵蛋子練到腿軟,直喊‘楊將軍比遼兵還狠’。”

楊延昭接過布巾擦著臉,聞言笑出了聲:“不狠點怎麼行?遼人那股子蠻勁,沒點真本事下次怎麼扛?再說了,我看那幾個新兵是故意裝軟,昨兒晚上還見他們偷偷在夥房偷肉吃。”他放下布巾,伸手把慕容雪拉到身邊坐下,“對了,嶽父那邊怎麼樣?早上聽你說他咳嗽又重了。”

“爹老毛病了,一到夏天就犯喘。”慕容雪靠在他肩上,手指無意識地撚著他衣擺的紋路,“我給他熬了百合粥,又配了些潤肺的草藥,剛才去看的時候已經睡下了。對了,張老板中午送了些新摘的桃子過來,脆甜脆甜的,我留了幾個在你案上,記得吃。”

兩人正說著家常,帳外突然傳來一陣急促的馬蹄聲,緊接著是周信的大嗓門:“將軍!將軍!汴梁來聖旨了!還帶了不少人,看著排場不小!”

楊延昭心裡“咯噔”一下——自上次張詠被貶後,汴梁那邊除了按月送來的軍餉,就沒再傳過消息。這時候突然來聖旨,是好事還是壞事?他立刻起身,整理了一下衣袍:“走,去看看。”

中軍帳外已經圍了不少士兵,都踮著腳往裡麵瞅。幾個穿著錦袍的太監站在帳前,為首的是個臉白無須的中年太監,手裡捧著明黃色的聖旨,下巴抬得快碰到天上。見楊延昭過來,他眼皮都沒抬一下,尖著嗓子喊:“楊延昭接旨!”

楊延昭依著規矩跪下,身後的周信、王超等人也跟著跪下。太監慢悠悠展開聖旨,念道:“奉天承運皇帝,詔曰:高陽關守將楊延昭,督師有功,退遼護境,勞苦功高。今汴京天書殿已成,朕將擇吉日舉行封禪大典,特召楊延昭即刻回京,參與大典,另有封賞。欽此。”

念完聖旨,太監把聖旨遞過來,語氣裡帶著幾分施舍:“楊將軍,接旨吧。陛下可是記掛著您的功勞呢,這封禪大典,滿朝文武能參加的可沒幾個。”

楊延昭接過聖旨,心裡卻犯了嘀咕——趙恒放著邊境安危不管,一門心思搞封禪,這時候召他回京,明擺著是想讓他去湊個熱鬨,彰顯自己的“聖德”。可高陽關剛安穩沒幾個月,他要是走了,萬一遼人再來犯,誰來主持大局?

“公公,”楊延昭起身拱了拱手,語氣客氣,“高陽關乃北方門戶,如今雖暫無戰事,但遼夏兩國虎視眈眈,臣若此時離京,恐有不妥。能否容臣上書陛下,待安排好防務再動身?”

那太監臉色立刻沉了下來,斜著眼睛打量楊延昭:“楊將軍這是不給陛下麵子?封禪大典是何等大事,陛下召你回京是抬舉你,你還敢討價還價?再說了,不就是個高陽關嗎?有周將軍、王將軍在,還守不住?”

周信一聽不樂意了,剛想開口反駁,被楊延昭用眼神製止了。楊延昭知道,跟這些太監講道理沒用,他們隻認皇帝的命令,要是把他們惹急了,回去在趙恒麵前說幾句壞話,反而麻煩。

“公公息怒,臣並非不願回京。”楊延昭放緩語氣,“隻是軍務要緊,容臣三天時間,安排好防務,三天後必動身回京。”

太監見楊延昭態度軟了,又得了台階下,臉色才緩和了些:“行,就給你三天時間。不過楊將軍可得記著,彆讓陛下等急了,不然咱家可擔待不起。”說完,又帶著人趾高氣揚地去了驛館休息。

等人走了,周信立刻湊過來,壓低聲音說:“將軍,這趟回京怕是沒那麼簡單!陛下現在滿腦子都是封禪,哪還記得什麼邊境防務?我看他是想把您留在汴梁,免得您在外麵功高震主!”

“我也覺得不對勁。”王超也皺著眉,“上次張大人就是因為勸諫陛下,才被貶去應天府。您這一回去,要是陛下讓您留在京城,高陽關怎麼辦?”

楊延昭捏著手裡的聖旨,指尖微微用力。他知道周信和王超說得有道理,趙恒這個人,耳根子軟,又愛麵子,身邊還圍著一群隻會阿諛奉承的大臣。這次召他回京,說不定真有把他留在京城的意思。

“你們彆擔心。”楊延昭深吸一口氣,“我走之後,高陽關的防務就交給周信你負責,王超你輔助他。要是遼人來犯,先堅守城池,再派人去並州找楊延浦求援。我會儘快趕回高陽關,不會讓你們獨自麵對危險。”

“將軍,要不我跟您一起去汴梁?”慕容雪拉著他的手,眼裡滿是擔憂,“我擔心您在京城遇到危險。”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楊延昭拍了拍她的手,笑著說:“放心,我隻是去參加封禪大典,又不是去打仗。再說了,我是朝廷命官,陛下還能把我怎麼樣?你留在高陽關,幫著嶽父照顧傷兵營,也幫著周信他們處理些事務,這裡更需要你。”

慕容雪知道楊延昭說得對,隻能點了點頭:“那你一定要小心,凡事多留個心眼,彆跟陛下硬碰硬。要是遇到什麼事,就趕緊派人回來報信。”

接下來的三天,楊延昭忙得腳不沾地。他把高陽關的防務一一交代給周信和王超,又去見了慕容遠,拜托他多照顧慕容雪。慕容遠拉著他的手,反複叮囑:“延昭,汴梁不比高陽關,人心複雜,你一定要謹慎行事。要是陛下真要留你在京城,千萬彆硬抗,先答應下來,再想辦法回來。”

“嶽父放心,我知道分寸。”楊延昭鄭重地點頭。

第三天早上,楊延昭收拾好行李,準備動身。慕容雪把一個包裹遞給他,裡麵是幾件換洗衣物,還有她連夜縫製的護心鏡,上麵繡著一個小小的“雪”字。

“這個護心鏡你帶著,裡麵加了軟甲,能擋些刀劍。”慕容雪的聲音有些哽咽,“路上注意安全,記得按時吃飯,彆太累了。”

“我知道了。”楊延昭把包裹背在身上,又抱了抱慕容雪,“等我回來,咱們就去城外的草原騎馬,你不是一直想去嗎?”

慕容雪點了點頭,眼淚還是忍不住掉了下來。楊延昭擦去她的眼淚,轉身翻身上馬,朝著汴梁的方向疾馳而去。他沒有回頭,因為他知道,一回頭,就會舍不得離開。

楊延昭走後,慕容雪每天都站在城樓上,朝著汴梁的方向眺望。周信和王超知道她擔心,經常過來陪她說話,讓她放心。慕容遠也時常安慰她,說楊延昭吉人天相,不會有事的。

可慕容雪心裡的不安,卻越來越強烈。她總覺得,這次楊延昭回京,不會那麼順利。

半個月後,楊延昭終於到了汴梁。汴梁城比他想象中還要繁華,街道上車水馬龍,人聲鼎沸,路邊的店鋪裡擺滿了各種商品,琳琅滿目。可他卻沒心思欣賞這些,直接去了皇宮。

趙恒正在天書殿裡祭拜“天書”,聽說楊延昭來了,立刻讓人把他召進殿裡。天書殿裝修得金碧輝煌,殿中央放著一個巨大的玉璧,上麵刻著“天授皇運,大宋永固”八個字,正是之前趙恒“得到”的那塊。

“楊愛卿,你可算來了!”趙恒穿著一身龍袍,臉上滿是笑容,“朕就知道,你不會讓朕失望。”

“臣楊延昭,參見陛下,吾皇萬歲萬歲萬萬歲!”楊延昭跪下磕頭。

“免禮免禮。”趙恒讓他起來,又指著身邊的一個空位,“坐,快坐。朕召你回來,一是想讓你參加封禪大典,二是想聽聽你在高陽關的戰況,也好讓史官記下來,流傳後世。”

楊延昭謝過陛下,在空位上坐下。他知道趙恒愛聽好話,就撿著好聽的話說,把退遼的功勞都歸到趙恒身上,說都是因為陛下聖明,才有了高陽關的勝利。

趙恒聽得眉開眼笑,連連點頭:“說得好!說得好!朕就知道,朕是天命所歸,連上天都在幫著大宋。對了,楊愛卿,你在高陽關也辛苦了這麼多年,朕想把你留在汴梁,給你封個樞密副使的職位,你看怎麼樣?”

楊延昭心裡一緊,果然被周信說中了!他立刻起身,跪在地上:“陛下,臣多謝陛下厚愛。可高陽關乃北方門戶,臣在那裡駐守多年,對那裡的防務和遼軍的情況都很熟悉。要是臣留在汴梁,高陽關的防務恐有不妥。還請陛下恩準,讓臣回高陽關,繼續為陛下守護北方門戶!”

趙恒臉上的笑容瞬間消失了,語氣也冷了下來:“楊愛卿,你這是不給朕麵子?樞密副使可是三品大員,多少人求都求不來,你還不樂意?”

“臣不是不樂意,而是臣覺得,高陽關更需要臣。”楊延昭堅定地說,“臣的父親楊業,一生都在為大宋守護邊境,臣也想繼承父親的遺誌,為陛下守護好大宋的每一寸土地。”

“你……”趙恒氣得臉色發青,剛想發作,旁邊的宰相王旦連忙站出來,笑著說:“陛下,楊將軍忠勇可嘉,一心為國,實在難得。不過封禪大典在即,正是用人之際,不如先讓楊將軍參加完大典,再讓他回高陽關也不遲。”

趙恒看了王旦一眼,又看了看跪在地上的楊延昭,心裡的火氣消了些。他知道楊延昭在軍中威望很高,要是把他逼急了,恐引起兵變。他想了想,說:“好吧,就依王宰相所言。先讓你參加完封禪大典,大典結束後,再讓你回高陽關。”

“臣多謝陛下!”楊延昭連忙磕頭謝恩。

接下來的幾天,楊延昭都在汴梁城裡待命。他趁機去了應天府,看望被貶的張詠。張詠見到楊延昭,很是高興,拉著他的手,問了很多高陽關的情況。

“延昭,你這次回京,陛下沒為難你吧?”張詠擔憂地問。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

“還好,隻是想讓我留在汴梁,不過我拒絕了。”楊延昭笑著說,“陛下已經答應我,等參加完封禪大典,就讓我回高陽關。”

“那就好。”張詠鬆了口氣,“不過你還是要小心,陛下身邊的那些大臣,沒幾個好東西,他們要是在陛下麵前說你的壞話,你可就危險了。”

“我知道,我會小心的。”楊延昭點了點頭。

兩人又聊了一會兒,楊延昭才起身告辭,返回汴梁。

回到汴梁的第二天,封禪大典就開始了。大典辦得非常隆重,趙恒穿著華麗的龍袍,帶著文武百官,去泰山祭拜天地。楊延昭跟在百官後麵,心裡卻很不是滋味——這麼隆重的大典,不知道耗費了多少人力物力,要是把這些人力物力用在發展國力、加強軍備上,大宋何愁不強?

大典持續了三天,才終於結束。大典結束後,楊延昭立刻去找趙恒,請求回高陽關。趙恒卻找各種理由推脫,一會兒說要給他設宴慶功,一會兒說要跟他商議邊境的事務,就是不讓他走。

楊延昭知道,趙恒是想拖延時間,好讓他留在汴梁。他心裡很著急,卻又無可奈何——他是臣子,不能違抗皇帝的命令。

就在楊延昭急得團團轉的時候,汴梁城裡突然發生了一件大事——有人在皇宮裡放了一把火,雖然火很快就被撲滅了,卻燒毀了不少宮殿,還差點燒到天書殿。

趙恒得知消息後,氣得暴跳如雷,下令徹查此事。很快,負責徹查的官員就報上來,說放火的人是一個叫耶律烈的遼國人,他是遼聖宗的弟弟,這次來汴梁,是想趁機刺殺趙恒,破壞封禪大典。

趙恒聽了,更是氣得火冒三丈,下令全城搜捕耶律烈,還說要是抓到耶律烈,定要將他碎屍萬段。

楊延昭得知消息後,心裡很是驚訝——耶律烈是遼軍的大將,勇猛善戰,他怎麼會孤身一人來汴梁刺殺趙恒?這其中,會不會有什麼陰謀?

他正想著,突然有人來報,說耶律烈在城西的一家客棧裡被發現了,現在正和禁軍廝殺。楊延昭立刻起身,朝著城西跑去。

城西的客棧外,已經圍滿了禁軍。耶律烈拿著一把大刀,和禁軍廝殺在一起。他雖然隻有一個人,卻異常勇猛,禁軍士兵們根本不是他的對手,紛紛被他砍倒在地。

“耶律烈!你竟敢來汴梁刺殺陛下,還敢放火,今日我定要取你的狗命!”楊延昭大喊一聲,拔出腰間的長槍,朝著耶律烈衝去。

耶律烈看到楊延昭,眼睛立刻亮了起來:“楊延昭!我找的就是你!上次你燒了我的糧草,殺了我的士兵,這次我要為他們報仇!”

兩人立刻打了起來。耶律烈的刀法很猛,每一刀都帶著風聲,朝著楊延昭的要害砍去。楊延昭從容應對,長槍舞得密不透風,時而刺,時而挑,時而劈,招招都朝著耶律烈的破綻而去。

兩人打了幾十個回合,不分勝負。耶律烈心裡很是驚訝——他沒想到楊延昭的武功這麼厲害,比他想象中還要強。他知道,再這樣打下去,他討不到便宜,還會被禁軍包圍。他咬了咬牙,突然使出一招狠招,朝著楊延昭的胸口砍去。

楊延昭連忙躲閃,卻還是被刀風掃到了胳膊,衣服被劃破了一道口子,鮮血立刻流了出來。耶律烈趁機跳出包圍圈,朝著城外跑去。

“追!彆讓他跑了!”楊延昭大喊一聲,率領禁軍在後追殺。

耶律烈跑得很快,很快就到了城外。他翻身上馬,朝著北方跑去。楊延昭也翻身上馬,繼續追殺。

兩人一前一後,跑了大概一個時辰,來到了一片樹林裡。耶律烈突然停下馬,轉過身,看著楊延昭:“楊延昭,你真以為我是來刺殺趙恒的嗎?告訴你,我是來跟你做個交易的。”

“什麼交易?”楊延昭警惕地看著他。

“我知道你想回高陽關,可趙恒卻不讓你走。”耶律烈笑著說,“我可以幫你回高陽關,還可以讓遼軍短期內不再侵犯大宋。不過你要答應我一個條件。”

“什麼條件?”楊延昭問道。

“把你手裡的《楊家兵法》交給我。”耶律烈說,“我知道你手裡有《楊家兵法》,那是楊業將軍一生的心血,要是我能得到《楊家兵法》,遼軍的戰鬥力就能大大提高。隻要你把《楊家兵法》交給我,我就幫你回高陽關,還能保證遼軍三年內不侵犯大宋。”

楊延昭聽了,氣得哈哈大笑:“耶律烈,你真是癡心妄想!《楊家兵法》是我楊家的傳家之寶,是為了守護大宋而寫的,我怎麼可能交給你?你就死了這條心吧!”

“楊延昭,你彆給臉不要臉!”耶律烈的臉色沉了下來,“你要是不答應我,你就永遠彆想回高陽關!趙恒是不會放你走的,你隻能一輩子留在汴梁,做一個沒有實權的官員!而且,我還會讓遼軍再次進攻高陽關,到時候,你的妻子慕容雪,你的弟兄們,還有高陽關的百姓們,都會死在遼軍的刀下!”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

楊延昭的臉色瞬間變得蒼白。他知道耶律烈說的是實話,趙恒確實不會輕易放他走,而且遼軍要是再次進攻高陽關,周信和王超他們很難守住。他看著耶律烈,心裡很是矛盾——一邊是楊家的傳家之寶,一邊是高陽關的百姓和自己的親人、弟兄。“怎麼樣?考慮好了嗎?”耶律烈笑著說,“隻要你把《楊家兵法》交給我,“你就能回高陽關,和你妻子團聚,還能保一方百姓平安,多劃算的買賣。”

耶律烈晃了晃手裡的大刀,刀刃上的寒光在樹林裡閃得人眼暈,“楊延昭,你是個聰明人,彆跟自己過不去。”

楊延昭握著長槍的手緊了緊,指節泛白。他腦子裡像有兩個聲音在打架——一個說“不能交,那是爹的心血,是守護大宋的根本”,另一個說“交了吧,雪兒還在高陽關等你,周信他們撐不住遼軍再打一次”。風穿過樹林,葉子沙沙響,像在替他糾結。

“我要是交了兵法,你真能保證三年內不犯大宋?真能幫我回高陽關?”楊延昭盯著耶律烈的眼睛,試圖從他眼裡找到一絲真誠——可那裡麵隻有貪婪和算計,半點誠意都沒有。

耶律烈笑得更得意了:“當然!我耶律烈說話算話!隻要你把兵法拿來,我立刻派人去汴梁散布消息,就說你在城外截殺我時‘不慎’讓我跑了,趙恒肯定會覺得留著你沒用,說不定還會罵你幾句,然後順水推舟放你走。至於遼軍,我回去跟我哥說一聲,三年內保證不動高陽關一草一木。”

他往前湊了兩步,壓低聲音:“你想想,你留在汴梁有什麼好?趙恒那皇帝眼裡隻有天書和封禪,根本不管邊境死活。你就算當了樞密副使,也是個空架子,還不如回高陽關當你的土皇帝,跟你那小媳婦過安穩日子。”

“你閉嘴!”楊延昭猛地舉起長槍,槍尖直指耶律烈的胸口,“我楊家世代忠良,絕不會用家國大義換自己的安穩!《楊家兵法》你休想要,我就算一輩子留在汴梁,也絕不會讓你得逞!”

耶律烈臉上的笑容瞬間消失,眼神變得陰狠:“好!好一個楊家忠良!既然你敬酒不吃吃罰酒,那就彆怪我不客氣!我現在就回遼營,讓我哥立刻發兵,踏平高陽關!到時候,我要讓你親眼看著你妻子、你弟兄、你守護的百姓,一個個死在我麵前!”

說完,耶律烈調轉馬頭,朝著北方疾馳而去。楊延昭想追,可胳膊上的傷口還在流血,剛才廝殺時又耗了不少體力,隻能眼睜睜看著他跑遠。他咬著牙,一拳砸在旁邊的樹上,樹皮裂開一道口子,鮮血沾了滿手。

“將軍!您沒事吧?”身後傳來禁軍士兵的聲音,幾個士兵氣喘籲籲地跑過來,看到楊延昭胳膊流血,連忙上前想幫他包紮。

“彆管我!”楊延昭擺擺手,聲音沙啞,“快,派人去並州給楊延浦送信,讓他加強戒備,遼軍可能很快會再次進攻高陽關!再派人去高陽關,告訴周信和王超,讓他們做好準備,務必守住城池!”

“是!”士兵們不敢耽擱,立刻轉身去送信。

楊延昭捂著胳膊上的傷口,慢慢走回汴梁。他知道,一場更大的危機,很快就要來了。

回到汴梁後,楊延昭先去皇宮向趙恒複命。趙恒聽說耶律烈跑了,氣得把茶杯都摔了:“廢物!一群廢物!連個遼國人都抓不住,朕養你們有什麼用?”

楊延昭跪在地上,低著頭:“陛下息怒,是臣無能,讓耶律烈跑了。臣懇請陛下允許臣立刻回高陽關,加強防務,防止遼軍來犯。”

“回什麼回!”趙恒餘怒未消,指著楊延昭的鼻子罵,“你連個刺客都抓不住,回去了能守住高陽關?朕看你就是想找借口離開汴梁!從今天起,你就留在汴梁,哪兒都不許去!”

楊延昭心裡一涼,知道趙恒是鐵了心不讓他走了。他還想再勸,旁邊的王旦又站出來打圓場:“陛下,楊將軍也是儘力了。耶律烈乃遼軍大將,武功高強,能從他手裡逃脫,已經很不容易了。不如先讓楊將軍回去養傷,等傷好了,再商議回高陽關的事也不遲。”

趙恒瞪了楊延昭一眼,沒再說話,算是默認了王旦的提議。楊延昭謝過陛下,轉身退出了皇宮。

回到驛館,楊延昭立刻讓人給自己包紮傷口。剛包紮好,就有人來報,說有個叫“蘇晴”的女子找他,說是他的舊識。

楊延昭愣了一下——他不記得自己認識叫蘇晴的女子。他讓士兵把人帶進來,想看看是誰。

很快,一個穿著淺藍色衣裙的女子走了進來。女子約莫二十歲左右,長得眉清目秀,皮膚白皙,隻是眼神裡帶著幾分憂鬱。看到楊延昭,她眼圈一紅,撲通一聲跪了下來:“楊將軍,民女蘇晴,求您救救我爹!”

楊延昭連忙扶起她:“姑娘快起來,有話慢慢說。你爹是誰?出什麼事了?”

蘇晴站起身,擦了擦眼淚,哽咽著說:“我爹是蘇明,之前在莫州當縣令。上次遼軍攻打莫州,我爹帶領百姓抵抗,後來莫州失守,我爹被遼軍俘虜了。最近我聽說,遼軍把我爹押到了幽州,說要是我爹不投降,就殺了他。我聽說楊將軍能征善戰,還救過莫州的百姓,所以特意來求您,求您救救我爹!”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

楊延昭這才想起蘇明——上次他去莫州救援,確實見過蘇明,是個正直的官員,為了保護百姓,差點死在遼軍手裡。他沒想到,蘇明竟然被遼軍俘虜了。

“蘇姑娘,你先彆著急。”楊延昭歎了口氣,“我現在被陛下留在汴梁,不能離開,就算想救你爹,也無能為力啊。”

蘇晴聽了,臉色瞬間變得蒼白,眼淚又掉了下來:“那怎麼辦?難道我爹就隻能等死嗎?楊將軍,您行行好,救救我爹吧!我就這麼一個親人了,要是我爹死了,我也活不下去了!”

看著蘇晴哭得傷心,楊延昭心裡很是不忍。他想了想,說:“蘇姑娘,你先彆急。我雖然不能親自去幽州救你爹,但我可以給楊延浦將軍寫一封信,讓他想辦法營救你爹。楊延浦將軍在並州,離幽州不遠,說不定能有辦法。”

“真的嗎?”蘇晴眼裡立刻燃起了希望,“多謝楊將軍!多謝楊將軍!要是我爹能平安回來,我一定好好報答您!”

“報答就不必了。”楊延昭笑著說,“蘇縣令是個好官,救他也是應該的。你先在這裡等一下,我現在就給楊延浦將軍寫信。”

說完,楊延昭立刻鋪紙磨墨,給楊延浦寫了一封信,詳細說明了蘇明的情況,讓他想辦法營救蘇明。寫完信,他把信交給一個親信士兵,讓他立刻送往並州。

蘇晴看著楊延昭忙前忙後,心裡很是感激。她擦乾眼淚,對楊延昭說:“楊將軍,您真是個好人。民女也沒什麼能報答您的,要是您有什麼需要幫忙的,儘管跟我說,民女一定儘力。”

楊延昭笑了笑:“你不用客氣,好好照顧自己,等你爹的消息吧。”

蘇晴點了點頭,又說了幾句感謝的話,才轉身離開了驛館。

蘇晴走後,楊延昭坐在椅子上,心裡更加焦慮。一邊是高陽關的安危,一邊是蘇明的生死,還有自己被困在汴梁,動彈不得。他覺得自己就像一隻被困在籠子裡的鳥,有力無處使。

接下來的幾天,楊延昭每天都去皇宮,請求趙恒放他回高陽關,可趙恒每次都找各種理由推脫,要麼說“再等等”,要麼說“朕自有安排”,就是不讓他走。

楊延昭知道,再這樣下去不是辦法。他必須想辦法離開汴梁,回到高陽關。

這天晚上,楊延昭正在驛館裡思考怎麼離開汴梁,突然聽到窗外有動靜。他立刻拔出腰間的短劍,警惕地看著窗外。

“楊將軍,彆緊張,是我。”窗外傳來一個熟悉的聲音——是張詠!

楊延昭連忙打開窗戶,看到張詠正站在窗外,手裡還提著一個包裹。

“張大人,您怎麼來了?”楊延昭驚訝地問。

“我聽說你被困在汴梁,心裡著急,就特意從應天府趕過來,想幫你想想辦法。”張詠跳進屋裡,把包裹遞給楊延昭,“這裡麵是一套百姓的衣服,還有一些盤纏和通關文牒。我已經幫你準備好了,你今晚就趕緊離開汴梁,回高陽關。”

楊延昭看著包裹,心裡滿是感動:“張大人,您這是……要是陛下知道了,會怪罪您的!”

“怪罪就怪罪吧,我都這把年紀了,還怕什麼?”張詠笑著說,“高陽關不能沒有你,大宋的北方門戶不能沒有你。你要是留在汴梁,不僅救不了高陽關的百姓,還會被趙恒耽誤了。聽我的,今晚就走,趁現在還沒人發現。”


最新小说: 天命浮沉錄:天玄之心 大宋第一極品小少爺 戰卒 母胎單身戀綜:宅女她擺爛爆紅 鬥羅之簽到女神就變強 從鬥破開始垂釣成神 陽光下的影子與影子下的浪漫 穿越到修仙世界裡當歌手 木葉之光 半島:說好一起當夢楠,你玩叛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