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延昭看著張詠,眼裡滿是感激。他知道,張詠是冒著生命危險來幫他的。他咬了咬牙,點了點頭:“好!張大人,多謝您!要是我能平安回到高陽關,一定不會忘記您的恩情!”
“彆說這些客套話了,快收拾一下,準備走。”張詠催促道,“我已經幫你安排好了,今晚三更,會有一輛馬車在驛館後門等你,帶你出汴梁城。出了城,你就沿著這條路走,很快就能到高陽關。”
張詠說著,遞給楊延昭一張地圖。
楊延昭接過地圖,仔細看了看,把路線記在心裡。他又收拾了一些必要的東西,換上百姓的衣服,跟著張詠,悄悄地來到驛館後門。
三更時分,一輛馬車果然停在後門。車夫看到張詠,點了點頭。張詠拍了拍楊延昭的肩膀:“延昭,一路保重!到了高陽關,一定要好好守著,彆讓我失望!”
“張大人,您也多保重!”楊延昭拱了拱手,轉身登上馬車。
馬車緩緩駛動,朝著汴梁城外駛去。楊延昭坐在馬車上,掀開窗簾,看著汴梁城的燈火越來越遠,心裡滿是感慨。他知道,這次離開汴梁,以後可能就再也不能回來了。但他不後悔,因為高陽關有他的妻子,有他的弟兄,有他要守護的百姓。
馬車行駛了大概兩個時辰,終於出了汴梁城。車夫把楊延昭送到一個岔路口,指著一條小路說:“楊將軍,沿著這條路走,就能到高陽關了。小人就送您到這裡,您多保重。”
“多謝車夫。”楊延昭遞給車夫一些盤纏,轉身朝著小路走去。
接下來的幾天,楊延昭一路疾行,不敢有絲毫耽擱。他白天趕路,晚上就找個破廟或者山洞休息。餓了就吃點乾糧,渴了就喝點山泉水。雖然很辛苦,但他心裡卻很踏實,因為他離高陽關越來越近了。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這天中午,楊延昭走到一片樹林裡,突然聽到前麵有打鬥聲。他心裡一緊,立刻拔出腰間的短劍,朝著打鬥聲的方向跑去。
跑到近前,楊延昭看到一群山賊正在搶劫一個商隊。商隊裡的人大多是老弱婦孺,根本不是山賊的對手,已經有好幾個人被山賊打傷了。
“住手!”楊延昭大喊一聲,衝了上去。
山賊們看到楊延昭,都愣了一下。為首的山賊是個滿臉橫肉的大漢,他打量了楊延昭一眼,不屑地說:“哪裡來的臭小子,敢管爺爺的閒事?趕緊滾,不然爺爺連你一起殺!”
“光天化日之下,竟敢搶劫,還敢傷人,你們就不怕王法嗎?”楊延昭怒視著山賊。
“王法?”大漢哈哈大笑,“在這荒山野嶺,爺爺就是王法!兄弟們,給我上,殺了這臭小子!”
山賊們立刻朝著楊延昭衝了過來。楊延昭毫不畏懼,握著短劍,迎了上去。他的武功本就高強,雖然身上還有傷,但對付這些山賊,還是綽綽有餘。隻見他短劍一揮,就有一個山賊被砍中了胳膊,慘叫著倒在地上。
其他山賊見楊延昭這麼厲害,都嚇得不敢上前。大漢見狀,氣得大罵:“廢物!一群廢物!看我的!”
說完,大漢舉起一把大刀,朝著楊延昭砍來。楊延昭從容應對,短劍和大刀碰撞在一起,發出“鐺”的一聲巨響。大漢隻覺得手臂發麻,大刀差點脫手而出。他心裡暗暗驚訝——沒想到這個看起來普通的小子,竟然有這麼大的力氣!
楊延昭趁機一腳踢在大漢的肚子上,大漢疼得彎下了腰。楊延昭又一劍刺出,刺穿了大漢的肩膀。大漢慘叫一聲,倒在地上,再也爬不起來了。
山賊們見首領被打傷,都嚇得魂飛魄散,紛紛轉身就跑。楊延昭也沒去追,而是轉身去查看商隊的人。
“多謝壯士相救!多謝壯士相救!”商隊的首領是個五十多歲的老者,他走到楊延昭麵前,拱手道謝,“要是沒有壯士,我們這次恐怕就凶多吉少了。”
“老人家不用客氣,路見不平拔刀相助,是應該的。”楊延昭笑著說,“你們沒事吧?有沒有人受傷嚴重?”
“有幾個兄弟傷得比較重,其他的都是輕傷。”老者歎了口氣,“我們是從並州來的,要去莫州做生意,沒想到在這裡遇到了山賊。”
“並州?”楊延昭眼前一亮,“你們認識楊延浦將軍嗎?”
“楊延浦將軍?”老者愣了一下,隨即點了點頭,“認識!楊將軍是並州的守將,我們商隊在並州做生意,經常能見到楊將軍。楊將軍是個好官,不僅保護我們商人的安全,還減免了我們不少賦稅。”
“那就好。”楊延昭笑著說,“我是楊延浦將軍的兄長楊延昭,正要回高陽關。不知道你們能不能帶我一段路,我想儘快趕到高陽關。”
“您就是楊延昭將軍?”老者驚訝地說,“久仰將軍大名!將軍能護著莫州百姓,還能打退遼軍,是我們大宋的大英雄!我們當然願意帶將軍一段路,將軍快請上車!”
楊延昭謝過老者,跟著他上了馬車。馬車裡很寬敞,還有一張小床。老者讓楊延昭躺在小床上休息,又讓人給楊延昭端來一些食物和水。
楊延昭確實累了,躺在小床上,很快就睡著了。等他醒來的時候,已經是傍晚了。馬車還在行駛,外麵的天色已經暗了下來。
“將軍,您醒了?”老者坐在旁邊,看到楊延昭醒來,笑著說,“我們已經走了大概一百多裡路,再走兩天,就能到高陽關了。”
“多謝老人家。”楊延昭坐起來,伸了個懶腰,“這一路多虧了你們,不然我還不知道要走多久才能到高陽關。”
“將軍客氣了。”老者笑著說,“能為將軍做點事,是我們的榮幸。對了,將軍,我聽說遼軍最近又在集結兵力,好像要再次進攻高陽關,您這次回高陽關,一定要多加小心啊。”
“我知道。”楊延昭點了點頭,“我已經派人給楊延浦將軍送信,讓他加強戒備,也給高陽關的周信和王超送了信,讓他們做好準備。隻要我們做好準備,一定能打退遼軍。”
老者點了點頭,又和楊延昭聊了一些並州和莫州的情況。楊延昭聽得很認真,他知道,了解這些情況,對他回高陽關後的防務安排很有幫助。
接下來的兩天,楊延昭就跟著商隊一起趕路。商隊的人都很尊敬楊延昭,把最好的食物和水留給楊延昭,還經常跟楊延昭聊一些各地的風土人情。楊延昭也很隨和,跟他們聊得很開心。
第三天中午,商隊終於到了高陽關附近。楊延昭遠遠地就看到了高陽關的城樓,心裡激動不已。他終於回來了!
“老人家,前麵就是高陽關了,我就先下車了。”楊延昭對老者說,“多謝你們這一路的照顧,以後要是有什麼需要幫忙的,儘管去高陽關找我。”
“將軍太客氣了。”老者笑著說,“我們也快到莫州了,就不送將軍了。將軍多保重,希望將軍能早日打退遼軍,讓我們百姓過上安穩日子。”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
楊延昭謝過老者,跳下車,朝著高陽關的方向跑去。
很快,楊延昭就到了高陽關的城樓下。守城的士兵看到他,都愣了一下,隨即認出了他:“是楊將軍!楊將軍回來了!”
士兵們立刻打開城門,圍了上來,臉上滿是激動:“將軍,您可算回來了!我們都快想死您了!”守城士兵的喊聲像顆石子扔進滾油裡,瞬間在高陽關炸開了鍋。正在城樓上巡查的周信聽到動靜,手裡的令旗都差點掉地上,扒著城垛往下一看,見楊延昭穿著一身洗得發白的粗布衣裳,頭發上還沾著草屑,卻依舊身姿挺拔地站在城門口,當即扯著嗓子喊:“快!快把城門開大點!讓將軍進來!”
城門“嘎吱嘎吱”地完全敞開,楊延昭剛邁進去一步,就被周信撲了個滿懷。周信這大老粗激動得滿臉通紅,拍著他的後背直嚷嚷:“將軍!您可算回來了!您再不回來,我這顆心都快從嗓子眼跳出來了!王超那小子昨天還跟我打賭,說您是不是被陛下留在汴梁當大官,忘了咱們這些弟兄了!”
“胡說什麼呢!”王超從人群裡擠出來,手裡還攥著半個沒啃完的麥餅,看到楊延昭,麥餅“啪嗒”掉在地上也顧不上撿,“將軍,我可沒那麼說!我是說陛下肯定舍不得放您走,畢竟您這麼能打,留在汴梁能鎮場子!”
楊延昭被這倆活寶逗得笑出了聲,拍了拍兩人的肩膀:“行了,我這不是回來了嘛!高陽關怎麼樣?遼軍沒動靜吧?”
“沒動靜!”周信立刻收起玩笑臉,正經起來,“您走後,我們按您的吩咐加固了城防,還在城外多挖了三道壕溝,埋了不少陷阱。慕容姑娘每天都帶著傷兵營的人巡查,百姓們也常來幫忙,一切都好好的。就是……”他頓了頓,壓低聲音,“就是您走後沒多久,汴梁那邊派了個叫李公公的太監來,說是來‘慰問’,其實天天盯著咱們的動向,還問了不少關於您的事,看著就不像好人。”
“李公公?”楊延昭皺起眉頭,他在汴梁沒聽過這號人,看來趙恒是真不放心他,還派人來監視高陽關。
“可不是嘛!”王超撇了撇嘴,“那太監架子大得很,來了就住驛館,每天要吃三葷兩素,還得要丫鬟伺候,比咱們將軍還講究。昨天還說咱們城樓上的士兵站得不夠整齊,要罰咱們的月錢,被慕容姑娘懟回去了。”
“雪兒懟他了?”楊延昭心裡一暖,又有些擔心,“她怎麼懟的?沒出事吧?”
“放心,慕容姑娘有分寸!”周信笑著說,“慕容姑娘說,士兵們每天訓練、守城,累得飯都顧不上吃,站得整齊不整齊不重要,能打退遼軍才重要。那太監被懟得說不出話,氣呼呼地走了,到現在都沒再來找事。”
楊延昭剛鬆了口氣,就聽到一陣熟悉的腳步聲,抬頭一看,慕容雪正快步朝他走來。她穿著一身淡紫色的衣裙,頭發簡單挽了個發髻,手裡還拿著一個藥箱,顯然是剛從傷兵營過來。看到楊延昭,她的腳步頓了頓,眼睛瞬間紅了,快步跑過來,撲進他懷裡:“延昭!你終於回來了!我還以為……還以為你要很久才能回來。”
楊延昭緊緊抱著她,能感覺到她在微微發抖,心裡滿是愧疚:“讓你擔心了,我這不是好好回來了嘛。你看,我還把你給我縫的護心鏡帶來了,一點都沒損壞。”他說著,從懷裡掏出護心鏡,上麵的“雪”字依舊清晰。
慕容雪接過護心鏡,摸了摸上麵的繡線,破涕為笑:“回來就好,回來就好。對了,爹知道你回來了,肯定很高興,他昨天還跟我說,要是你這個月再不回來,他就親自去汴梁找你。”
“嶽父身體不好,怎麼能讓他去汴梁折騰。”楊延昭笑著說,“走,咱們先去見嶽父,然後再商議防務的事。”
一行人說說笑笑地往慕容遠的住處走去。剛走到半路,就看到慕容遠拄著拐杖,在丫鬟的攙扶下迎了過來。看到楊延昭,慕容遠的眼睛亮了起來,快步走上前:“延昭!你可算回來了!路上累不累?有沒有受傷?”
“嶽父放心,我沒事,就是路上遇到點小麻煩,已經解決了。”楊延昭扶著慕容遠,“您身體不好,怎麼還出來了?快回去坐著。”
“我這不是高興嘛!”慕容遠笑著說,“你回來了,我這顆心也踏實了。走,回家,我讓廚房給你燉了雞湯,你路上肯定沒吃好。”
回到慕容遠的住處,廚房很快就把雞湯端了上來。楊延昭確實餓了,連喝了三碗,才覺得渾身暖和起來。慕容雪坐在他身邊,不停地給他夾菜,眼神裡滿是心疼。
吃完飯,楊延昭把在汴梁的經曆,還有耶律烈的威脅,都跟慕容遠、周信、王超說了一遍。
“什麼?耶律烈那小子敢威脅將軍!還想要《楊家兵法》!”周信氣得拍桌子,“下次讓我遇到他,我一定砍了他!”
“就是!”王超也怒了,“《楊家兵法》是楊老將軍的心血,怎麼能給他這種遼狗!將軍,您放心,要是遼軍敢來,咱們就算拚了命,也要守住高陽關!”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慕容遠皺著眉頭,沉思了一會兒:“延昭,耶律烈的話不能信,就算你給他《楊家兵法》,他也不會真的保證三年內不犯大宋。而且,趙恒把你留在汴梁,又派人來監視高陽關,顯然是對你不放心。你這次私自回來,要是被趙恒知道了,恐怕會有麻煩。”
“我知道。”楊延昭點了點頭,“我這次回來,就是想先守住高陽關。至於趙恒那邊,等以後再說。要是他真的怪罪下來,我一個人承擔,不會連累你們。”
“將軍,您說什麼呢!”周信立刻站起來,“咱們跟您出生入死這麼多年,早就把您當成親人了!要是陛下怪罪下來,我們跟您一起承擔!”
“對!我們跟您一起承擔!”王超也跟著站起來。
慕容雪握住楊延昭的手,堅定地說:“延昭,我也跟你一起承擔。不管遇到什麼事,我們都一起麵對。”
看著大家堅定的眼神,楊延昭心裡滿是感動:“好!有你們在,我什麼都不怕!接下來,咱們要更加小心,加強防務,密切關注遼軍的動向。周信,你繼續守東門,加強巡邏,彆讓遼軍的斥候混進來。王超,你守西門,多準備些滾石、熱油和火藥,要是遼軍來攻,給他們迎頭痛擊。雪兒,你還是負責傷兵營,多準備些藥品和繃帶,隨時準備治療受傷的士兵。嶽父,您負責管理糧倉和藥庫,確保糧草和藥品供應充足。”
“是!”大家齊聲應道。
接下來的幾天,楊延昭每天都忙著巡查城防,訓練士兵,和周信、王超一起商議應對遼軍的策略。慕容雪也每天都去傷兵營幫忙,還經常跟著楊延昭一起巡查,給士兵們打氣。
這天,楊延昭正在校場訓練士兵,突然看到一個熟悉的身影——是蘇晴!她怎麼會來這裡?
蘇晴也看到了楊延昭,快步跑了過來,臉上滿是焦急:“楊將軍!不好了!我爹……我爹他出事了!”
楊延昭心裡一緊:“蘇姑娘,彆急,慢慢說。蘇縣令怎麼了?”
“我昨天收到楊延浦將軍的信,說他派人去幽州營救我爹,可沒想到,遼軍早就設好了埋伏,去營救的士兵都犧牲了,我爹也被遼軍轉移了,不知道去了哪裡!”蘇晴說著,眼淚掉了下來,“楊將軍,求您救救我爹!我真的不知道該怎麼辦了!”
楊延昭皺著眉頭,心裡很是愧疚——要是他能早點回高陽關,或許就能想出更好的辦法營救蘇明。他想了想,說:“蘇姑娘,你先彆急。我現在就給楊延浦將軍寫信,讓他再想辦法,打聽蘇縣令的下落。同時,我也會派人去幽州,打探蘇縣令的消息。一有消息,我就告訴你。”
“真的嗎?”蘇晴眼裡燃起了希望,“多謝楊將軍!要是我爹能平安回來,我一定好好報答您!”
“報答就不必了。”楊延昭笑著說,“蘇縣令是個好官,救他也是應該的。你先在這裡住下,等消息吧。我讓人給你安排個住處。”
蘇晴點了點頭,又說了幾句感謝的話,才跟著士兵去了住處。
蘇晴走後,楊延昭立刻給楊延浦寫了一封信,讓他務必想辦法打聽蘇明的下落,要是有機會,就再次營救蘇明。寫完信,他把信交給一個親信士兵,讓他立刻送往並州。
接下來的幾天,楊延昭一邊忙著防務,一邊等待楊延浦的消息。可一直等了十幾天,都沒有任何消息。蘇晴每天都來找楊延昭,詢問蘇明的情況,每次都失望而歸。楊延昭看著她日漸憔悴的臉,心裡很是不忍,卻又無能為力。
這天,楊延昭正在中軍帳裡查看地圖,突然聽到帳外傳來一陣爭吵聲。他走出帳外,看到是蘇晴和慕容雪在爭吵。
“慕容姑娘,你為什麼不讓我去找我爹?我爹現在還在遼軍手裡,說不定還在受苦,我不能在這裡坐以待斃!”蘇晴激動地說。
“蘇姑娘,你冷靜點!”慕容雪也有些著急,“幽州是遼軍的地盤,你一個女子去那裡,太危險了!要是你出了什麼事,誰來照顧蘇縣令?楊將軍已經在想辦法了,你再等等,一定會有消息的。”
“等?我已經等了十幾天了,一點消息都沒有!我不能再等了!”蘇晴哭著說,“我知道楊將軍在想辦法,可我也不能什麼都不做!我要去幽州,就算找不到我爹,我也要跟他死在一起!”
“你……”慕容雪還想再勸,卻被楊延昭打斷了。
“雪兒,蘇姑娘,你們彆吵了。”楊延昭走過去,看著蘇晴,“蘇姑娘,我知道你擔心蘇縣令,可你一個人去幽州,確實太危險了。這樣吧,我派幾個精銳士兵跟著你,保護你的安全。你們先去並州,跟楊延浦將軍彙合,然後再一起想辦法營救蘇縣令。這樣既安全,也能更好地打聽蘇縣令的消息,你看怎麼樣?”
蘇晴看著楊延昭,猶豫了一會兒,點了點頭:“好,我聽楊將軍的。多謝楊將軍,也多謝慕容姑娘。剛才是我太激動了,對不起。”
“沒事,我能理解你的心情。”慕容雪笑了笑,“你放心,我們都會幫你救蘇縣令的。”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第二天一早,楊延昭派了五個精銳士兵,護送蘇晴去並州。蘇晴臨走前,再次感謝了楊延昭and慕容雪,才跟著士兵們出發。
蘇晴走後,慕容雪看著楊延昭,小聲說:“延昭,你覺得蘇姑娘這次去並州,能有收獲嗎?”
“不好說。”楊延昭歎了口氣,“遼軍把蘇縣令轉移了,肯定是想把他當人質,用來要挾咱們。不過,隻要蘇縣令還活著,就有希望。咱們現在能做的,就是做好自己的事,守住高陽關,等待機會。”
慕容雪點了點頭,靠在楊延昭的肩膀上:“嗯,我相信你,也相信楊延浦將軍。一定會有辦法的。”
接下來的日子,高陽關依舊平靜。可楊延昭知道,這平靜隻是暫時的。遼軍肯定在暗中集結兵力,準備再次進攻高陽關。他不敢有絲毫鬆懈,每天都在城樓上巡查,訓練士兵,完善防務。
這天,探馬傳來消息:遼聖宗已經在幽州集結了三十萬兵馬,還聯合了西夏的李德明,李德明也派了十萬西夏軍過來,一共四十萬兵馬,預計下個月月初就會進攻高陽關。
楊延昭得知消息後,立刻召集慕容遠、周信、王超,在中軍帳裡商議對策。
“四十萬兵馬!遼軍這次是真的下血本了!”周信皺著眉頭,“咱們高陽關現在隻有三萬士兵,加上楊延浦將軍的三萬兵馬,一共才六萬,跟遼軍比起來,差太遠了。”
“是啊,兵力差距太大了。”王超也歎了口氣,“而且,咱們的糧草和藥品也隻夠支撐一個月,要是遼軍久攻不下,咱們恐怕撐不了多久。”
慕容遠皺著眉頭,沉思了一會兒:“延昭,要不咱們再派人去汴梁求援?雖然趙恒之前沒派援軍,但這次遼軍來勢洶洶,要是高陽關失守,大宋的北方門戶就沒了,趙恒應該不會坐視不管吧?”
楊延昭搖了搖頭:“嶽父,你太了解趙恒了。他現在滿腦子都是天書和封禪,根本不會在乎邊境的安危。上次張大人私自調兵來援,還被貶了。這次咱們再去求援,他不僅不會派援軍,還可能會怪罪咱們,說咱們小題大做。”
“那怎麼辦?”周信急了,“總不能坐以待斃吧?”
楊延昭沉默了一會兒,抬起頭,眼神堅定:“咱們不能坐以待斃!雖然兵力差距大,但咱們有高陽關這個堅固的城池,有百姓們的支持,還有咱們這些不怕死的弟兄!隻要咱們齊心協力,一定能打退遼軍!”
他頓了頓,繼續說道:“周信,你率領一萬士兵,守東門,加強東門的防務,多準備些滾石、熱油和火藥。王超,你率領一萬士兵,守西門,同樣加強防務,還要在西門外多挖幾道壕溝,埋些火藥,要是遼軍來攻,就引爆火藥,給他們迎頭痛擊。我率領一萬士兵,守南門——南門是遼軍主攻的方向,最危險,我親自守。楊延浦將軍率領三萬士兵,在城南的黑鬆林埋伏,等遼軍攻城的時候,從側翼襲擾他們,燒他們的糧草。雪兒,你帶著傷兵營的醫生和護士,在城內設立多個臨時醫帳,隨時準備治療受傷的士兵,還要組織百姓們幫忙,搬運糧草和藥品,照顧受傷的士兵。嶽父,你負責管理糧倉和藥庫,確保糧草和藥品供應充足,還要組織百姓們製作乾糧,為士兵們提供充足的食物。”
“是!”大家齊聲應道。
接下來的日子,高陽關上下都在緊鑼密鼓地準備。城牆上,士兵們忙著安裝新的弩箭架,把滾石、熱油桶、火藥桶堆在城牆根下;城牆外,百姓們跟著士兵們一起挖壕溝,埋火藥,把尖木插進壕溝裡;夥房裡,廚師們忙著蒸乾糧、熬肉湯,把糧食一袋袋搬到糧倉裡;傷兵營裡,慕容雪和醫生們一起,把藥品和繃帶整理好,準備好手術工具,就等著受傷的士兵送過來。
百姓們也都很積極,有的捐出自己家裡的糧食和藥品,有的幫著士兵們搬運東西,有的還主動要求加入守城的隊伍,雖然楊延昭沒同意,但百姓們的熱情還是讓士兵們很感動。
張老板更是帶頭捐了五十石糧食和一百匹布,還組織了一群百姓,每天給士兵們送水送食物,鼓勵士兵們好好守城。
“楊將軍,您放心!”張老板拍著胸脯說,“咱們高陽關的百姓,都跟您一起,守住高陽關!遼軍要是敢來,咱們就跟他們拚了!”
“多謝張老板,多謝大家!”楊延昭感動地說,“有大家的支持,咱們一定能打退遼軍!”
時間過得很快,轉眼間就到了下個月月初。探馬傳來消息:遼軍和西夏軍已經離開幽州,朝著高陽關方向進發,預計三天後就能到。
楊延昭立刻下令,全軍進入戒備狀態。士兵們紛紛登上城牆,拿起武器,嚴陣以待;百姓們也都躲進了城裡,關好門窗,做好了應對戰爭的準備。
慕容雪看著楊延昭,眼裡滿是擔憂:“延昭,這次遼軍來勢洶洶,你一定要小心。”
楊延昭握住她的手,笑著說:“放心,我會小心的。你在城裡也要小心,照顧好自己,照顧好受傷的弟兄們。等打退了遼軍,咱們就去城外的草原騎馬,好不好?”
慕容雪點了點頭,眼淚差點掉下來:“好,我等你回來。你一定要平安回來。”
楊延昭點了點頭,轉身登上城樓,準備迎接即將到來的大戰。
三天後,遼軍和西夏軍終於到了高陽關下,遠遠望去,四十萬大軍像黑色的潮水,連綿十幾裡地,旗幟招展,鼓聲震天。遼聖宗耶律隆緒騎著高頭大馬,站在隊伍最前麵,身邊是西夏軍主帥李德明。兩人都穿著華麗的盔甲,眼神冰冷地看著高陽關的城樓,仿佛要把高陽關吞下去一樣。
喜歡了解曆史之大漢王朝請大家收藏:()了解曆史之大漢王朝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