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恒恭敬地回答:“是的,母後。兒臣已經決定加強邊境防禦,同時派使者去責問西夏。”
太後冷哼一聲,“哼,哀家看你是被那些大臣給蒙蔽了。楊延昭不過是抓到幾個探子,就小題大做,說不定是他故意誇大其詞,想借此邀功呢。”
趙恒心中不悅,但還是耐心解釋道:“母後,楊延昭將軍忠心耿耿,他不會這麼做的。況且西夏一直對我大宋有野心,此事不可不防。”
太後不以為然,“他忠心?哀家看他是功高震主,如今朝堂之上,誰不知道他楊延昭的威名,你這個皇帝的風頭都被他給搶了。”
趙恒臉色微變,“母後,楊延昭將軍是為大宋立下赫赫戰功,兒臣怎能因為他的功勞而猜忌他。”
太後見趙恒不聽自己的話,有些生氣,“皇兒,你太年輕,不懂這朝堂上的彎彎繞繞。楊延昭若是有一天反了,你拿什麼去抵擋?”
趙恒連忙跪地,“母後,楊延昭絕不會反,兒臣相信他。還請母後不要再說這樣的話了。”
太後看著跪在地上的趙恒,無奈地歎了口氣,“罷了罷了,哀家也是為你好。你自己好自為之吧。”
趙恒從慈寧宮出來後,心情十分沉重。他知道太後一直對楊延昭心存忌憚,可他又實在不忍心猜忌這位忠臣良將。他望著天空,喃喃自語:“楊延昭啊楊延昭,你可千萬不要讓朕失望啊。”
而在高陽關,楊延昭正和慕容雪、周信、王超等人商議著如何應對西夏的威脅。
“將軍,我覺得咱們不能光等著朝廷的命令,得主動出擊。”周信摩拳擦掌地說。
楊延昭搖了搖頭,“不可。如今朝廷已經有了應對之策,咱們不能擅自行動。咱們現在要做的,就是加強高陽關的防禦,訓練士兵,提高警惕,以防西夏突然來犯。”
慕容雪也點頭表示讚同,“延昭說得對。咱們不能給朝廷添亂,隻要守住高陽關,就是對朝廷最大的支持。”
王超說:“將軍,那咱們就按照您說的辦。我這就去安排士兵加強巡邏,加固城牆。”
楊延昭看著眾人,欣慰地說:“有你們在,我就放心了。隻要咱們齊心協力,就沒有什麼困難能難倒咱們。”
日子一天天過去,高陽關的防禦在眾人的努力下愈發堅固。士兵們日夜巡邏,訓練也更加刻苦。楊延昭每天都會親自到城牆上查看,還會去軍營裡看望士兵,鼓舞他們的士氣。
慕容雪和沈青則在傷兵營裡忙碌著,用新發現的草藥為受傷的士兵治療。在他們的悉心照料下,許多士兵都很快恢複了健康,重新回到了崗位上。
這日,楊延昭正在校場訓練士兵,突然有士兵來報,說有一位自稱是他舊友的人求見。楊延昭心中疑惑,他在這高陽關的舊友,除了周信、王超他們,還能有誰呢?
他來到營帳外,隻見一個身材魁梧,滿臉絡腮胡的大漢正站在那裡。看到楊延昭,大漢眼中閃過一絲驚喜,連忙上前一步,抱拳說道:“六郎,好久不見啊!”
楊延昭仔細一看,頓時又驚又喜,“孟良?真的是你嗎?你怎麼來了?”
孟良哈哈一笑,“我聽說你在高陽關,就特意趕來看看你。怎麼樣,這些年過得還好吧?”
楊延昭拉著孟良的手,走進營帳,“好,好得很。隻是一直沒你的消息,我還以為你……”
孟良擺了擺手,“我孟良福大命大,怎麼可能那麼容易就死了。這些年我在江湖上闖蕩,結識了不少英雄好漢。聽說你在邊關抗敵,我就想著來幫你一把。”
楊延昭感動地說:“有你幫忙,那真是太好了。我正愁人手不夠呢。”
這時,慕容雪走了進來,看到孟良,微微一愣。楊延昭連忙介紹道:“雪兒,這是我的好兄弟孟良。孟良,這是我的妻子慕容雪。”
孟良連忙行禮,“嫂子好。早就聽六郎提起過你,今日一見,果然是如花似玉,和六郎真是郎才女貌啊。”
慕容雪被說得有些不好意思,笑著說:“孟大哥過獎了。既然來了,就把這裡當成自己家,彆客氣。”
孟良哈哈一笑,“好,那我就不客氣了。六郎,快跟我說說,這西夏到底是怎麼回事?”
楊延昭便把西夏派探子以及朝廷的應對之策跟孟良詳細說了一遍。孟良聽後,氣憤地說:“這些西夏人,太可惡了。等他們來了,看我不打得他們屁滾尿流。”
楊延昭笑著說:“有你這份心就好。不過咱們還是要謹慎行事,不可魯莽。”
孟良點了點頭,“我知道。六郎,你就放心吧,我一定聽你的。”
孟良的到來,讓高陽關的氣氛變得活躍了一些。他性格豪爽,很快就和周信、王超等人打成了一片。眾人一起訓練士兵,研究戰術,為可能到來的戰爭做著充分的準備。
而在汴梁城,使者已經前往西夏,朝堂上表麵風平浪靜,但暗地裡,各方勢力仍在明爭暗鬥。太後不甘心失去丁謂這個幫手,一直在尋找機會打壓楊延昭一派;而趙恒則在努力平衡各方勢力,試圖維護朝堂的穩定。
一場更大的風暴,似乎正在悄然醞釀……
喜歡了解曆史之大漢王朝請大家收藏:()了解曆史之大漢王朝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