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乃天雷符,一旦我用法力催動,就會引來九重天雷,到時候咱們玉石俱焚。”
公孫勝素來以法術聞名,見了他手中符咒,王彥也不敢輕舉妄動。但嘴上卻說:“什麼天雷地火,不過是神棍所為。公孫先生還是快將寶劍撿回來咱們一決雌雄吧。”
公孫勝聽王彥這麼說,便知道王彥已經上當。於是掐了個手訣,說道:“這原本是我為渡劫羽化準備的手段。看來要提前用了。王都頭,跟我一起渡劫吧。”
說話間,那符咒無火自燃,王彥裝作心中大駭,快速遠離了引雷渡劫的公孫勝。
公孫勝見此情景,將手中符咒扔在地上。隻見白煙滾滾,迅速籠罩了他的身軀。
“哈哈,王彥,你中計了,我駕祥雲去也。”煙霧中傳來公孫勝的聲音。
王彥知道不好,卻也無可奈何,趕緊向天上張望。公孫勝則趁機彎著腰從煙霧中跑出來,躲在一處窯口後邊。
等白煙徹底散去,那地上自然是不見了公孫勝的蹤影。
王彥隻得收起流星錘,轉身離去,徑直去找李子方。
公孫勝等王彥走遠,才終於忍不住傷痛吐了口血。
但他不敢耽誤,快速離開了此地。躲入汝州街巷。
那流星錘看起來不大,卻是實心銅鑄,重量不小。公孫勝挨了這一下子,咬牙出了窯廠,卻也知道自己跑不了多遠。
公孫勝雖是道士,但也粗通醫術,知道若不及時救治自己恐有性命之憂。正暗自焦急,卻見一個江湖人打扮的男子正路過他所在小巷。正好發現了他。
那男子走到他的麵前,問道:“道長這是怎麼了?”
公孫勝警惕的打量著男子,問道:“你是何人?”
男子道:“在下名叫張三,江湖上有個諢名叫做飛天蝙蝠。”
這個時代僧道之流多與江湖人有些關係。張三自稱江湖人,過來多管道士的閒事也在情理之中。於是公孫勝說道:“貧道入雲龍公孫勝,剛剛被人偷襲,需要去醫館。少俠可願送貧道一程?”
張三驚訝道:“原來是梁山好漢當麵。在下乃是魯智深徒弟,來汝州購買瓷器,正好隊伍中有位專治跌打損傷的大夫。道長若不嫌棄,便隨我去客棧療傷。”
公孫勝暗自慶幸,江湖之上梁山地位非凡,無數江湖人都想和梁山結下善緣。如今危在旦夕,原本打算仗著梁上名號獲救,卻正好碰上魯智深徒弟,真是老天相助。
這邊王彥麵見李子方,隻說是公孫勝不願意回廷尉府幫忙作證,趁著夜色跑了。
李子方聽後不禁大罵公孫勝不講義氣。王彥則擔心的問道:“這位公孫先生不會去廷尉府舉告咱們吧?”
李子方卻不屑笑笑,說道:“隻要他不糊塗,就不會去做這等傻事。”
王彥點點頭,顯然十分認可李子方的話。順勢又道:“公孫勝偷溜之前曾經跟我說了一個法門,能保李兄登上廷尉寶座。”
李子方一怔,說道:“自小我就知道,那些神啊鬼啊的,都是些騙人的把戲。公孫勝能有什麼法門?還讓我當上廷尉?”
王彥道:“俗話說:寧可信其有,不可信其無。李兄覺得公孫勝沒有什麼了不起的,是因為太過了解他。可是反過來想想,公孫勝能在江湖上創下如此大的名號,又豈是沒有本事的。”
聽了王彥的說法,李子方也有些動搖,問道:“他說得什麼法門。”
王彥道:“用黃泥做的幾個泥塊,然後畫上符咒,放在廷尉府幾處緊要地方就成。”
李子方又問:“可有符咒樣式?”
王彥立刻拿出幾張黃紙符咒。說道:“李兄若是打算用此法,我今晚就命人連夜做出泥塊,不耽誤明日趕路。”
李子方對此事將信將疑,既沒有同意,也沒有反對。算是默許。
二人簡單說了幾句,便各自回房安歇。翌日啟程,走了十幾日才終於到了京兆府。
先在長安休整一日,李子方又帶著王彥去了驪山。
此時是冬季,驪山草木雖然有些蕭瑟,但終究是大山林的氣勢。
山中路不好走,李子方等人又運送著財貨,在山中生生走了兩日,才見到一片豁然開朗的城寨。
李子方輕車熟路的走到寨門,嚷嚷著要守衛開門。
守衛則早就接到通知,知道李子方要回來,立刻開寨門放行。
李子方歸來,整個城寨都熱鬨起來。當日各種飲宴不斷,李子方父親更是大宴賓客,將李子方招安梁山一事上升到順應天道的高度,仿佛李子方立下了什麼不世之功。
王彥則跟李子方要了腰牌,在廷尉府城寨內閒逛,美其名曰參觀,實則是在各處緊要地方安放帶著符咒的黃泥磚。
一日歡宴。李子方回到自己房間的時候,王彥也安放好黃泥磚回來。
李子方問道:“那事情辦的怎麼樣了?”
王彥道:“我辦事,你放心。”
李子方有些高興,或許是喝了酒的原因,他對王彥道:“沒想到王兄還信這些。我告訴你吧。這個世界上真的沒有什麼鬼神。我們廷尉府的人相信科學。”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