礦區遺址旁新建了一所小學,孩子們在操場上追逐打鬨,與身後的灰褐礦山形成強烈對比。那一刻我忽然明白了郴州的複雜:她既是工業的,又是山水的;既有過沉重的開采史,也有正在向綠的回歸。
我寫下:
“一座城市的骨骼,未必全在地麵。
郴州的脊梁,是一層層沉澱下來的礦石與人情”
四、郴縣老街:在一碗米粉裡回憶昨日
晚上我走進郴州市區的一條老街,小巷窄窄,兩側是斑駁的紅磚牆,燈火昏黃。拐角處是一家粉店,招牌褪色,上寫“郴縣老米粉”。
我點了一碗熱粉,坐在靠窗的位置。老板是一對老夫妻,話不多,動作熟練。粉端上來,湯頭濃,粉條滑,辣椒油像是專為寒夜準備的安慰劑。
我一口口吃著,忽然想起家中的早餐攤,也是一碗粉,也是一對老夫妻。那一刻,我有些想家了。
老板娘見我默不作聲,問道:“是外地人吧?”
我點頭,說:“下一站是衡陽,我的家。”
她點點頭,遞來一杯熱茶:“回家前,多吃一點。”
我寫下:
“在異鄉的街巷裡,最容易打動人的,不是風景,而是一口熱飯。
郴州不問你從哪來,隻給你一點熱,然後讓你走得穩”
五、地圖落筆·心要歸家
三天走完,我站在郴州城南的高坡上,回望這座城的山、水、街、礦、人,一一在眼前聚起,又一一散開。
郴州像是一處山口的縫隙,一邊是嶺南的溫潤潮氣,一邊是湘中的厚重土壤。它既迎,也送;既有舊工業的餘溫,也有新旅程的方向。
我攤開《地球交響曲》地圖,在湘南邊緣重重畫上一圈:
“第118章,郴州已記。
郴州是回家前的停頓,是一顆微涼的心正在悄悄複溫。
我不急著走,因為下一站,是我熟悉的衡陽”
我提起背包,走入晨光微起的車站大門。
家,已在不遠處。
我的家,湖南衡陽。
我想記錄的不隻是歸程,更是故鄉在我記憶深處未曾寫下的那一頁。
下一章,我將回家
喜歡地球交響曲請大家收藏:()地球交響曲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