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的石,不隻是曆史的遺跡,
更是當代精神的注腳。”
四、天桂山與蒼岩寺:冀中的柔軟腹地
城市的節奏太快,我想尋找一個安靜的邊角,於是向西前往平山縣的天桂山。
天桂山不高,山中卻藏著千年古刹蒼岩寺。走入山門,一條石階沿溪而建,步步高升。懸空殿是寺中奇觀,仿佛貼在峭壁之上,結構巧妙,令人心驚。
我在殿外坐下,聽溪水流淌、遠鐘悠悠。一位年輕和尚為香客遞茶,麵帶微笑。我與他聊起修行,他說:“修行不在深山,心靜處即為禪。”
我點頭。的確,這座城市雖然嘈雜,卻也給人留下一些柔軟的縫隙,讓人不至於窒息。
我寫下:
“石家莊的靜,不在遠山,
而在心底;
她在喧囂中留出一條縫,
讓人喘口氣、坐下來、想一想。”
五、西美小鎮與青年群像:理想在鋼筋之間生長
離開平山回城的傍晚,我去了市西邊新開發的西美小鎮。這裡是城市更新的樣板區,文藝咖啡館與高樓林立,年輕人穿梭其中,手捧咖啡,討論創業項目或拍短視頻。
我走進一家書店,書店老板是個從廣州回來的八零後。他說:“我原來覺得石家莊是‘落後’,但後來發現,這裡其實是沉穩。你在這兒做事,有底氣。”
我問他:你以後還走嗎?
他笑說:“也許會,但不會急著走了。”
石家莊從不強留誰,卻也不是誰都看得懂她的好處。但一旦留下來,很多人都找到了自己的節奏。
我寫下:
“石家莊的未來,不靠喊口號,
而靠一批批願意紮根的人;
她沒有魔幻的高樓夢,
卻有腳踏實地的希望夢。”
城市心跳·地圖落筆·前往保定
五日石家莊之行,我從鐵軌走到廟宇,從舊市場走進新書店,從城市的地麵一直走到人的內心。
這座城市,不以風景吸引人,卻用生活留住人;不以曆史震撼人,卻用細節感動人。她像一列不緊不慢卻永不停止的列車,帶著每一位搭乘者駛向未來。
我翻開《地球交響曲》的地圖,在冀中大地正心處、鐵軌交彙之地、人聲鼎沸的街頭鄭重落筆:
“第240章,石家莊記成。她是現實主義的圖譜,是生活中能落地的夢想。”
下一站,是保定。
那是一座被稱為“京畿重鎮”的城市,一度曾為“直隸省會”,文脈悠長、軍魂猶在。我要走進那座城樓聳立、書香盈袖的古城,去聽聽她如何在北國風沙中,執守風骨。
我係好鞋帶,推開車門,輕聲說:
“鐵軌已過,書卷將啟——保定,我來了。”
喜歡地球交響曲請大家收藏:()地球交響曲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