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還與一位護林員同行,沿著木棧道深入葦海。他指著遠方說:“看,那片水草年年擴綠,是我們最驕傲的成績。”
我們站在觀鳥台上,看見幾隻丹頂鶴在清晨的薄霧中騰空而起,像是大地深處飛出的願望。
我寫下:
“濕地的綠意,是城市的肺,這裡的水、草與鳥,共同譜寫著生命的樂章。”
五、民俗與希望:多元文化的交融
雙鴨山是漢族、滿族、朝鮮族等多民族共居之地。節慶時分,街頭巷尾常能看到民族歌舞,品嘗到朝鮮冷麵、滿族小吃。
我參加了一個社區的聯歡晚會,老人們跳著秧歌,孩子們表演快板,洋溢著生活的熱情和希望。
“我們的生活還會越來越好。”一位滿族阿姨對我說,臉上滿是自信和笑意。
晚會結束時,一位朝鮮族姑娘跳了一支獨舞,她說:“跳給爺爺奶奶看,也跳給未來看。”
我寫下:
“多元的文化,編織著城市的柔軟底色,讓堅硬的礦山也多了溫情。”
六、夜色下的雙鴨山
夜幕降臨,城市燈光點點,礦區的探照燈依舊亮著。街頭小店熱鬨依舊,遠處的濕地則一片靜謐。夜風裡夾雜著煤灰的氣息,也有青草和河流的清香。
我站在礦區高處俯瞰整座城市,看見一盞盞燈火連成脈絡。每一束光裡,都有一段故事和一顆堅韌不屈的心。
礦區旁邊的澡堂還亮著燈,我進去泡了一個熱湯澡。幾個老礦工在聊天,他們談到過去,也說著孩子如今在哪兒上大學、搞科研。熱水裡氤氳著他們一生的努力與堅守。
臨出門前,一個白發老漢對我說:“你把這寫進書裡,讓外頭人知道,咱這地方,不止有煤,還有人心。”
我鄭重地點頭。
我寫下:
“雙鴨山的夜,是沉默裡醞釀的明天。”
地圖落筆:雙鴨山篇終,佳木斯在望
清晨,我收拾行囊,離開了這座黑金之城。遠處的井架在曙光中熠熠生輝,濕地被晨霧籠罩。
我在《地球交響曲》的地圖頁鄭重寫下:
“第291章,雙鴨山,記。黑金與濕地,堅守與新生,這裡,是東北的礦山綠洲。”
下一站,是佳木斯。
我要去感受鬆花江畔的農業與移民文化,讓“地球交響曲”的旋律繼續在北疆大地回響。”
本章標題:礦火不熄人心不冷
喜歡地球交響曲請大家收藏:()地球交響曲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