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4章 伊春:林都呼吸,森林記憶_地球交響曲_线上阅读小说网 
线上阅读小说网 > 都市言情 > 地球交響曲 > 第294章 伊春:林都呼吸,森林記憶

第294章 伊春:林都呼吸,森林記憶(1 / 2)

我是吳阿蒙。

離開了鶴崗,我沿著北上的鐵路線,穿越無邊的林海,來到了被譽為“林都”的伊春。列車駛入伊春站時,晨曦剛剛灑在這片廣袤的山林上,窗外的鬆柏蒼翠欲滴,空氣裡充滿了樹脂與泥土的清香。這裡,是中國北方森林的心臟,是無數林業工人與自然共生的舞台,也是我夢裡無數次想象的綠色世界。

一、走進林都:大森林的初印象

剛下火車,我便被伊春的“綠色氣場”包圍。市區雖不大,卻乾淨整潔,街道兩旁種滿了落葉鬆、樟子鬆,沿河的公園與濕地將城市與森林緊緊相連。春日的伊春,林中新芽吐翠,野花點綴在草叢間,微風拂麵,有淡淡的鬆香。城市很靜,像是剛剛蘇醒的孩子,睜開惺忪的雙眼。

我拖著行李箱,走在林蔭大道上,看著街頭雕塑、林業紀念碑,還有幾處老舊的林場辦公樓。這裡的建築多用木材裝飾,極具北方林區特色。早餐時,我在小店裡品嘗到熱騰騰的蘑菇燉粉條,老板是第三代林業工人,笑著給我介紹自家采摘的榛蘑和秋木耳,說著說著,就從櫃台下翻出當年老林業局的黑白照片,給我講起了“鬨木頭”的日子。

我寫下:

“林都的晨曦,靜靜流淌在城市和森林之間,

一呼一吸,都是大自然最本真的回音。”

二、林海深處:伐木、護林與新生

伊春,是新中國最重要的木材生產基地之一。上世紀五十年代起,成千上萬的林業工人從祖國各地彙聚於此,開山伐木,建設林場,支援全國經濟建設。那一代人,手握伐木斧、肩挑扁擔,在極寒和黑夜中,與森林共存亡。

我拜訪了南岔林業局的老林場。在一間簡樸的宿舍裡,幾位老工人正圍坐爐邊喝茶。他們熱情地招呼我落座,興致勃勃地講起了當年的伐木歲月:冬天“鬨木頭”,氣溫零下三四十度,人們在雪地裡拉木、裝車,一身凍汗全靠爐火烘乾;春天冰雪消融,又忙著植樹造林,為未來種下綠色希望。

一位老林業工人掏出一本泛黃的日記,上麵記載著上世紀六七十年代的林區生活——有風雪夜歸的艱辛,也有工人們集體舞龍、唱林區民歌的熱鬨。後來國家實行“天保工程”,大麵積停伐,伊春從砍樹人變成了“守林人”,林區工人轉型做護林員、育苗工和生態旅遊向導。

我隨護林員王大哥一起巡山,他指著鬱鬱蔥蔥的樹海,笑著說:“我們家三代林業人,現在輪到我看林子、種樹了。森林養我們,我們也要守護森林。”

我寫下:

“樹木的年輪裡,藏著一座城市的成長與贖罪,

從斧頭到鋤頭,變化的是身份,不變的是對林海的熱愛。”

三、林區人家:生活在綠色脈搏上

在伊春,無論城市還是鄉村,人們的生活都與森林密不可分。菜市場裡,野生蘑菇、鬆籽、藍莓、榛子琳琅滿目。家家戶戶都有曬蘑菇、做果醬的傳統。春天采蘑,夏天采漿果,秋天打鬆子,冬天滑雪打獵,森林的饋贈構成了這裡獨特的物產和生活節奏。

我受邀去參加林區人的家庭聚餐。熱情的主人端出一鍋鍋林區菜肴:野蘑燉小雞、榛蘑炒肉、藍莓山藥、烤鬆子糕,還有自釀的白樺樹汁酒。席間大人暢聊林區趣事,孩子們在院子裡追逐玩鬨,牆上掛著林業獎章和一幅幅用樹皮、鬆針手工編製的畫。

老人們講起“鬨木頭”的往事,年輕人聊起當下的旅遊創業、生態產品。“以前我們靠砍樹吃飯,現在靠護林、靠‘賣綠’賺錢,林都的日子越來越有盼頭了。”女主人邊夾菜邊說,語氣裡有自豪也有感慨。

我寫下:

“森林是一代代林區人骨血裡流淌的信仰,

青山不老,薪火相傳。”

四、生態變遷:從木材之都到生態明珠

伊春的轉型並非一帆風順。木材停伐初期,大量工人麵臨下崗失業,城市經濟一度低迷。可人們沒有放棄,他們用自己的智慧與堅韌走出了一條“綠色轉型”之路。

我參觀了紅星林區生態產業園區,這裡聚集著木雕、鬆花石工藝、野生漿果深加工等新興企業。年輕人用互聯網將伊春的“森林特產”賣到全國各地,林都的名號又重新叫響。

還有生態旅遊——冬天的林海雪原吸引著全國各地滑雪愛好者,春夏秋三季的森林浴、采摘體驗也成為新的經濟增長點。市政府推動“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將退耕還林、生態修複、科普教育等融為一體,城市被譽為“天然氧吧”。


最新小说: 永恒國度 極道淵祖 爭魁 北極星協議 穿成女配嫁太監?她發瘋創死所有人! 逍遙遊諸天 快遞女孩穿越成靠山王 分開第八年,和死對頭總裁聯姻了 奪臣妻:瘋批帝王他強取豪奪 天命劍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