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拜訪了一家生態牧場。牧場主小紮是返鄉大學生,他帶我參觀奶牛養殖基地、綠色有機種植區。小紮說:“我們想讓更多人品嘗到最純淨的奶,也讓草原變得更健康。隻有守護好家鄉的草,草原才能世世代代生生不息。”
我寫下:
“草原的明天,
在於人和自然的和諧,
綠色,是大地最珍貴的希望。”
五、邊疆交響:多民族的融合與共生
錫林郭勒不僅是蒙古族的家園,還有漢族、達斡爾族、鄂溫克族等多個民族。城市裡的商場、集市、學校、醫院,都是多元文化碰撞與融合的空間。
在錫林浩特的早市,我結識了來自山東的麵點師傅,和滿族的羊肉攤主。大家用不同的語言交流,生意興隆。夜晚,街頭有漢族大爺拉二胡,有蒙古族青年彈吉他,有俄羅斯風情的酒吧和韓式烤肉店。
各民族在這裡互幫互助、和睦相處。草原的包容,不僅是空間的遼闊,更是心靈的寬廣。
我寫下:
“多民族的生活,
如同草原的風,
無形卻無處不在,潤物無聲。”
六、草原夜色:星河下的安然與夢想
錫林郭勒的夜,是我走遍中國北方最難忘的夜色。日落後,天地漸次歸於靜謐。牧區星空清澈明亮,銀河如乳白色的河流橫貫天際。蒙古包外,牧人們圍著篝火講故事,遠處牛羊安然入眠。
我獨坐草地,仰望浩瀚星空。腦海裡浮現著白天的奔馬、歌聲、祭敖包、草原兒女的笑臉和夢想。這裡的夜,是大地母親溫柔的懷抱,是每一個遊子心中最深的鄉愁與希望。
我寫下:
“草原的夜,遼闊而溫柔,
星空下,遊牧的夢從未遠去。”
地圖落筆:錫林郭勒篇章終,烏蘭察布待續
清晨,當第一縷陽光灑滿草原,我在地球地圖上鄭重寫下:
“第298章,錫林郭勒,記。
風的自由,馬的奔騰,
草原與人心最遼闊的交響。”
下一站,烏蘭察布。
我要去更深的高原與河穀間,探尋北疆另一種風景與人文的色彩。
喜歡地球交響曲請大家收藏:()地球交響曲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