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裡的信仰,是群山深處最明亮的燈塔。”
四、金色田野:高原農耕與牧歌
黃南不僅有遼闊的牧場,還有充滿生機的田園。每年夏秋之交,青稞、油菜花、馬鈴薯、蓧麥、胡麻在高原風裡搖曳成金色的海洋。漢藏村落相依,田地與草原交錯,牛羊與農人共同構成田園牧歌。
我走訪了尖紮縣的田野。農婦在地裡收割青稞,孩子們在地頭幫忙拾麥穗。遠處牛羊成群,白塔、經幡與青稞地交相輝映。收獲後的青稞被曬成金黃,家家戶戶忙著舂糌粑、釀青稞酒、醃牛肉、曬酥油。
田野邊,藏族婦女頭戴銀飾、身披彩裙,漢族老翁推著獨輪車,年輕人唱著勞動歌。夕陽下,整個村莊沐浴在金色的光輝中。
村民熱情邀請我進屋,端上自釀青稞酒和酥油茶。老人聊著過去的苦日子和如今的豐收:“以前缺水、缺地,大家一起修水渠、改梯田,現在莊稼能養活全家,娃娃們能讀書上學。”
我寫下: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高原田野,是生活的金色答卷。
勤勞和團結,把貧瘠變成了富饒,
讓希望和歌聲隨風飄揚。”
五、多民族的和諧與變遷
黃南是藏、漢、回、土、撒拉等多民族聚居地。這裡的生活融合著藏族的牧歌、漢族的農耕、回族的清真飲食和土族的刺繡。村鎮集市上,五色經幡與漢家燈籠並肩,節日時共舞共歌,平日裡互幫互助。
我在同仁街頭參加了一場多民族集市。攤位上有藏式奶酪、漢族鍋盔、回族饊子、土族銀飾、唐卡與漢繡並陳。藏漢回土青年用漢語、藏語、土族話交替討價還價。集市上不時傳來“花兒”對唱,歌聲悠遠又歡快。
一位回族老人熱情請我品嘗手抓羊肉和清真糕點,說:“咱們這裡啥人都有,誰家有事大家都搭把手。信仰不同,心都是熱的。”
傍晚,村莊的孩子們追逐著雞鴨,老人坐在樹下講故事。各民族的風俗在這裡碰撞、交流、融合,煥發出溫暖的人情。
我寫下:
“民族的多樣,是高原的福祉。
黃河水養育了所有人,
每一條村路都寫著和諧的誓言。”
六、黃河夜色:高原深處的靜謐與冥想
夜幕降臨,黃河邊的風帶著草香與水汽,星河浩渺。隆務河與黃河在夜色中低語,岸邊帳篷下牧民圍著火堆烤羊肉、講故事、唱歌。遠處寺廟的鐘聲和犬吠,交織在夜色裡。仰望星空,銀河如練,天地遼闊無邊。
我在《地球交響曲》的地圖上鄭重落筆:
“第316章,黃南,記。
黃河首曲,熱貢彩雲,
這是高原民族與文明共舞的頌歌。”
下一站,果洛。
我要繼續深入青藏高原腹地,走進雪山、草原、湖泊與部落的世界,見證大地最遼遠的呼吸。
喜歡地球交響曲請大家收藏:()地球交響曲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