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吳阿蒙。
北疆的天光剛剛泛白,我已站在阿勒泰的土地上。昨夜,旅館窗外的星河仿佛低垂在小鎮屋頂,空氣裡帶著雪山的寒意和森林的清香。這裡是天山以北、阿爾泰山下,是中國版圖的極北角,也是無數遊牧者、開拓者、流浪者夢中的金山銀水之鄉。
阿勒泰,這座名字意為“金色的山”的城市,既有草原的遼闊,也有雪峰的挺拔、森林的幽深、湖泊的純淨。踏上這片土地,心中隻覺胸懷驟然開闊,所有漂泊仿佛都有了歸處。
我在《地球交響曲》的地圖上鄭重落筆:
“第337章,阿勒泰。
金山銀水,牧歌家園,
這是北疆最遼闊的夢,也是最溫柔的歸宿。”
一、金山銀水:天造地設的壯美
阿勒泰,四麵環山。西有阿爾泰山雪峰聳立,終年冰雪不化;東臨準噶爾盆地,沙海與草原交錯。額爾齊斯河如一條藍色飄帶自西北蜿蜒東去,滋養著兩岸的綠洲和村落。夏季的阿勒泰,是水草豐美、牛羊成群的牧歌世界;冬季則是雪原千裡、冰封銀裝的童話。
清晨,我驅車沿著額爾齊斯河岸行走。河水清澈見底,陽光下波光粼粼。河邊的哈薩克氈房依偎在楊樹林下,羊群像白色的雲絮點綴草原。牧民在河邊汲水、清洗、放牧,孩子們在水邊奔跑、釣魚、撿石頭,笑聲隨風飄得很遠。
遠處的阿爾泰山,在晨霧中神秘莫測。山腰林海蒼翠,雪線以下是遼闊的草場和鬆林。偶爾有野鹿、雪兔、狐狸出沒,鷹在高空盤旋。山穀深處,冰川溶水滋養著大地,形成數不清的湖泊、溪流和沼澤,那是阿勒泰最動人的風景線。
我寫下:
“金山銀水,造化鐘靈。
一條河流、一道雪線、一塊草原
便足以安放全部的鄉愁。”
二、遊牧家園:哈薩克牧歌與圖瓦傳說
阿勒泰最動人的,是牧民的生活畫卷。哈薩克牧民世世代代逐水草而居,冬夏轉場。每年春天,牧群離開冬窩子,穿越雪原、森林、河穀,遷徙到高山牧場。到了秋末,再帶著牛羊南下,抵禦北風嚴寒。哈薩克的氈房、牛羊、駱駝、馬隊、狗群,組成草原最動人的風景。
我受邀做客於一戶牧民人家。女主人為我端來熱騰騰的奶茶和手抓肉,男主人帶我參觀羊圈、馬棚和釀奶酒的棚屋。帳篷內火塘正旺,牆上掛著馬鞍、冬不拉和圖瓦人的手工皮具。大人們講述著牧民英雄的故事,老人唱著悠揚的長調。夜晚,大家圍著篝火彈唱、跳舞,孩子們在草原上追逐月光。
在阿勒泰的深山裡,還生活著少數圖瓦人。他們以遊獵、放牧、手工藝為生,會用馬頭琴彈唱草原古歌。村落間,木屋、樺樹林、樺皮船、狗拉雪橇、皮帽皮靴,一切都透著北疆遊牧民族的原始與浪漫。
我寫下:
“牧歌,是流動的史詩
家在氈房、心在草原
無論走到哪裡,都不曾離開家園。”
三、林海雪原:原始森林的守望與秘密
阿勒泰的森林,是北疆大地的另一種深情。浩瀚的針葉林和樺樹林從山麓一直延展到高山雪線。春夏季節,林中百花盛開,蘑菇、野果、鬆子遍地。秋天時樺葉金黃,山林像被陽光點燃。到了冬天,這裡便是無邊的雪原,白樺林、鬆林、冰湖、霧凇,成了攝影師和詩人心中的仙境。
我跟隨森林護林員巡山。他們肩背獵槍、手提柴刀,帶著牧羊犬在林間巡查,既防火防盜,也守護野生動物。護林員介紹:“這裡有雪豹、北山羊、馬鹿、獾、熊、鬆鼠、野豬、貓頭鷹等數十種珍稀動物。”
在一片隱秘的山穀,我看到一群野鹿在溪水邊飲水,遠處鷹在雪峰翱翔。林間偶有蜂箱、蘑菇采摘點和小木屋,都是牧民和護林人用汗水守護的家園。深秋黃昏,夕陽灑在林梢,金色與墨綠交織成詩。
我寫下:
“林海,是阿勒泰的靜謐心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