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我離開紅土達阪、踏上通往噶爾縣的南線公路時,西藏的風不再是輕柔的拂麵者,它變得低沉而蒼涼,仿佛每一陣風都夾雜著舊王朝的馬蹄聲與古城牆上掉落的青石塵土。眼前這片廣袤的土地,在地圖上隻是西藏阿裡地區一個遙遠的點,但在現實裡,它是大地的褶皺,是文明與自然對話千年的場所。
噶爾縣——一個聽起來陌生卻極具分量的名字,是我此行抵達的下一站。
進入縣境,最先映入眼簾的,不是現代化的市鎮,而是紮不讓河畔那座沉默的廢墟——它並無圍牆,卻擁有天然屏障;它沒有高樓,卻盛載歲月重量。那便是古格王朝遺址的一部分,藏在高原的背風處,仿佛生怕驚擾了曆史本身。
我將車停在一片乾涸的河穀旁,獨自走向那些土黃色的殘牆斷柱。在這片遺址中行走,每一步都仿佛踩在時光的背脊上。數百年前,曾有王族在此定都,也曾有宗教激烈碰撞、文化火焰燃燒的時刻,而今,一切隻剩斷磚與風。
一位本地向導告訴我:“古格王朝有光輝的佛教藝術,但也有最後一位王被活埋於塔中的悲劇。”他的語氣平淡,卻讓我不寒而栗。大地的記憶,藏得最深的,往往最動人。
我默默記下這句向導的話——“不管王座多高,風最終都會吹平。”
我蹲下身,在一段殘垣前拂去塵土,觸摸那塊刻有蓮花浮雕的磚石。斑駁線條在指尖顫動,仿佛仍在講述千年前的禮佛儀式與王朝禮節。我閉上眼,腦海中浮現出一座輝煌殿宇在落日中漸被黃沙吞沒的景象,耳邊是呼嘯的風,也是曆史遠去的回音。
穿過縣城中心後,我前往一個邊防哨所采訪。這裡駐紮著一支長期駐守的高原邊防部隊。負責接待我的是一位名叫索南的年輕軍官,他眼神乾淨,皮膚被高原日曬風霜染成古銅色。
在小屋裡,他給我倒上一杯暖水,用不太熟練的普通話說:“這裡高,風大,路少,人稀。但國家的線,不能退。”
我問他:“每天麵對這樣的孤獨和艱苦,你怎麼堅持?”
他笑了笑,從牆上取下一張照片遞給我,是他和他母親在老家牽手的合影。他說:“她送我上來時說,‘孩子,你站在哪裡,中國就到哪裡。’”
這句話擊中了我。
隨後,我被他帶到了一處不遠的“喇嘛牆”——一麵由退役軍人和本地信眾共同繪製的彩繪牆,上麵畫著一尊尊佛像和金剛神,將喇嘛的信仰與戰士的守護精神並肩銘刻。
“信仰和責任,”索南說,“這裡就是融合之地。”
他指著其中一尊金剛像下的一行藏文:“堅如磐石,誓守疆土。”那不是壁畫裝飾,而是心中的座右銘。
在紮達河穀另一側,我遇到了一位正在雕刻黑石佛像的老藝人。他姓圖登,已年近七十,卻手指靈活如風,鑿刀下的石頭仿佛有了呼吸。他告訴我,這種黑石來自於某座“聖山之腹”,每一塊都需開光才可動刀。
他給我講起一個傳說:千年前,古格王朝的一位石匠,為王室雕佛像三年不眠,最後把自己化入了最後一尊佛中。此後,石中佛常於夜裡發光,照亮荒原,指引牧人歸路。
我問:“您信嗎?”
他輕輕一笑:“我不信奇跡,但我信這雙手與這片土地的耐心。”
我陪他靜坐一陣,山風呼嘯,河穀中傳來陣陣風中鹽腥——那是風乾湖泊的味道,也是噶爾縣千年不變的吟唱。
風中,他抬頭望著夕陽下的山脈:“我年輕時想走出去,可後來發現,這裡就是命。人能刻的,不隻是石佛,也可以是命運。”
我點頭,眼眶微熱。高原的教誨,總在沉默時刻抵達心底。
夜幕降臨,我在紮達的一個簡易藏式客棧落腳。房東是一位藏族中年婦人,她為我煮了糌粑粥,端上青稞餅,還送來一小碟犛牛奶渣。
她說:“你是寫書的客人,就多吃點,這些年,城裡人說噶爾苦,其實這裡是天堂。”
我望著窗外的星空,不語。高原的夜晚沒有燈火,但星辰分外明亮,仿佛宇宙最初就在頭頂流淌。那晚我做了一個夢:我回到了古格的金殿之中,看到穿紅衣的喇嘛和披盔甲的將軍並肩跪拜,他們的禱詞在空氣中組成一條通向遠方的金線。
我從夢中驚醒,已是淩晨,窗外的銀河正穿越天際,那一刻,我幾乎懷疑夢境與現實究竟哪一個更真實。
我悄然起身,走出屋外,在星光下緩緩踱步。腳下是祖先的土地,頭頂是億萬年前的光,我忽然明白:所謂信仰,不是某座寺廟,不是一尊神像,而是心中某個永不熄滅的方向感。
遠處傳來低低的風聲,夾雜著藏人特有的頌唱,那聲音穿越夜空,在我耳畔久久回蕩。那一刻,我不是過客,我是曆史與現實之間的聆聽者。
天剛蒙蒙亮,我便整裝出發,準備踏上更為震撼的征途——岡仁波齊。
村口的石碑上寫著:“岡仁波齊,神山之王,轉山一圈,淨罪千年。”
我心中肅然。下一站,或許不是一段旅程,而是一場與自身命運、信仰、生命意義的對話。
在離開紮達前的最後一刻,我回頭望向天邊那座古格廢墟。它沒有發聲,卻像一位老人,靜靜目送我離去。
我忽然想起一路走來的每一段風聲,每一位藏人臉上的堅韌與安詳。他們或信仰佛法、或守望邊疆、或雕刻石佛、或奉獻生活,卻都像一塊塊石磚,在這片高原上默默砌出信仰的輪廓。
那一刻,我仿佛明白:在風聲之後,每一段王朝的覆滅、每一座城池的坍塌、每一個生命的掙紮,最終都是命運與信仰交彙的回響。
我翻開《地球交響曲》的手稿,在空白頁上寫道:
“信仰不是虔誠的姿態,而是孤獨中堅持不退的坐標。”
我坐進車中,望著東方天光漸亮,將《地球交響曲》翻到下一頁,寫下:
第382章:岡仁波齊——神山不語,眾生默行
喜歡地球交響曲請大家收藏:()地球交響曲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