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有些驚訝,“為什麼是我?”
她咯咯笑,“因為你也在聽。”
那一瞬間,我心口一緊。一個孩子的感知,勝過千言萬語。
我寫道:“在斯威士蘭,教育不是讓孩子離開土地,而是教他們如何在土地上跳出自己的人生節奏。”
我走訪王都洛班巴,宮殿由紅土壘砌,古樸肅穆。一位守門衛士望向遠山說:“國王以鼓入夢,以風知事。”
民族博物館內,一位年輕講解員帶我穿越曆史長廊:戰士的盾牌、少女的蘆葦、祖先的圖騰與殖民殘跡,她眼中沒有自卑,隻有篤定:“我們是一小塊土地,但有完整的靈魂。”
我站在博物館門口,望著遠方起舞的山影,心中響起一種節拍,不是腳步的節拍,而是存在本身的節奏。
沿街走至舊市集,我聽到一群老者圍坐鼓圈演奏,鼓聲繁複而穩健。有人告訴我,這些老人都是前戰士,他們不再提戰爭,但他們的手依舊記得節奏。
我走近,一位白發蒼蒼的老人忽然將鼓遞給我。我遲疑地坐下,雙掌落下的第一聲竟意外地與節拍合拍。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精彩內容!
他笑著點頭,“你,不隻是來看。”
那一刻,我不再是觀察者,而是一段曆史的參與者。
最後一夜,我與西波參加村民的篝火晚會。草地上,火光搖曳,老人講述祖靈的故事,孩子們圍圈歌唱。
我被邀請加入舞圈,一開始略顯生澀,後來鼓聲震顫心口,腳步不由自主地跟上了節奏。我突然明白:所謂律動,不是技藝,是歸屬,是共鳴,是一種“我也在其中”的情緒投降。
舞蹈漸入高潮,一位老婦人緩緩走入火圈中央,抬起手,一首古老的哼唱隨之升起,仿佛是土地本身在低語。我站在圈邊,突然淚意湧上心頭。
那一刻,我感受到一種震撼——並非視覺或聽覺,而是來自靈魂深處的回應:一個國度的靈魂,不靠麵積、財富或軍力,而靠每一位人民如何記得自己的節拍。
火光之下,西波拍拍我的肩,“你跳得不壞。”
我笑,“因為我聽見了。”
“聽見什麼?”
“這片土地的心跳。”
我在《地球交響曲》這一章寫下:
“第605章:鼓影山穀與律動王冕。
她不以疆域博大自矜,卻以節奏穩固靈魂;她不因資源豐饒而張揚,卻在火光與山風間傳承尊嚴。她是一首祖先吟唱未完的歌,是世界快節奏中的一段靜音。”
遠山浮起第一縷晨光,下一站,是金礦之上的都市之心:約翰內斯堡。
那是光影交錯的現代迷宮,是真相與幻夢交鋒的舞台。
約翰內斯堡,我來了。
喜歡地球交響曲請大家收藏:()地球交響曲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