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章 我這是在思考!_大秦:我的技能有點離譜_线上阅读小说网 

第44章 我這是在思考!(1 / 2)

隻見吳巨雙眼布滿血絲,像極了四川的大熊貓。

“吳卿,你這是怎麼了?去趟洛陽不至於這麼亢奮吧。”章邯既驚訝又困惑。

“你不懂,我這是在思考!”吳巨沒好氣地說。

昨夜他一直在琢磨如何統一兵法兩家,徹夜未眠,直到淩晨才勉強入睡。

結合實際情況,他得出一個重要結論:

要想統一兵家和法家,就不能對七國統一的事置之不理!

看似簡單的道理,對吳巨來說卻是重大突破。

至少他知道該如何應對這兩個最為複雜棘手的學派了。

呂不韋見到吳巨時也吃了一驚。

“昨晚沒睡好?要不要晚點再出發?”

“不用,我精神很好。”吳巨擺擺手。

呂不韋有些猶豫。

"真的沒事。"吳巨說。

"那好。"呂不韋沒有再堅持。

於是吃過早飯後,他們再次啟程向東。

這是吳巨第二次長途旅行。

上次從岐山到鹹陽,他是坐馬車,這次卻改騎馬,景色自然不同。

隻是有點難受,騎馬的顛簸讓大腿內側容易磨傷,辣地痛。

所以每次快馬加鞭趕一段路後,大家都會減速休息,給人和馬都留些喘息的時間。

……

吳巨一手握著韁繩,另一手接住章邯拋來的水壺,喝了幾大口。

這時,一對中年夫妻背著行李,懷裡抱著兩個孩子,疲憊地沿路邊行走。看到隊伍經過,男子抬起頭看了吳巨一眼,發現對方也在看他,便急忙低下頭繼續趕路。

一路上,他們遇到不少像這樣的舉家遷徙的難民。

"仗還沒開始呢,怎麼有這麼多難民?"吳巨疑惑地問。

"等開戰再跑就來不及了,這些人可能是附近地方的居民,擔心函穀關失守會受牽連。"蒙驁歎息道。

王齕補充道:"也可能來自三川郡,那裡現在全是合縱聯軍,士兵一多,秩序難保。再加上彆隊混雜其中,燒殺搶掠時有發生,官府又不敢在此關鍵時期嚴懲者,函穀關外那些郡縣恐怕已經民不聊生了。"

吳巨沉思片刻,感歎道:"興也百姓苦,亡也百姓苦啊。"

眾人對此深有同感。

他們多數身經百戰,即便早已練就不動聲色的鐵石心腸,但麵對普通民眾的疾苦,心中依然觸動。

"彆擔心,大王已考慮到這一點,會有官員安排這些難民暫時安置。"前方的呂不韋回過頭說道。

吳巨點頭表示理解。通過這段時間相處,他認為在七國之中,沒有幾個人能像子楚那樣關愛百姓、體恤民生。

隨後,眾人繼續趕路。

正午前,眾人遠遠望見一座依山而築的關塞佇立天邊。然而係統毫無動靜,因為它所認的函穀關尚未到達,眼前的是桃林塞,又稱潼關。

隊伍被守關將士攔下,呂不韋呈上文書和令牌,守關將士核實後恭敬行禮:“卑職參見大人!將軍已在等候多時。”呂不韋點頭示意,守關將士隨即下令開門。桃林塞大門徐徐開啟,眾人隨呂不韋入內。

這裡是一條古老的崤函道,原屬魏國,後為秦孝公所得,設函穀關於此,成為秦的重要門戶。後世陝地的“陝”字便源於此。崤函道極為狹窄,僅容單車單馬通行,這也使得函穀關易守難攻。

秦孝公在此東設函穀關,西設桃林塞,後由曹丞相改建為潼關。因此係統未曾發聲,因為真正的函穀關還在前方。

穿過桃林塞,繼續沿崤函道前行,吳巨才真正見識到其險峻。兩側岩壁高達十餘米,亂石嶙峋,蜿蜒曲折。岩壁上不僅有加固設施,還有哨塔、女牆等防禦工事。士兵的身影隱約可見,正在運送戰備物資。

想象一下,數十萬大軍若要通過此道,連揮戈舞劍都會困難重重,更彆提麵對四麵夾擊,難怪函穀關固若金湯。

在桃林塞將士的帶領下,眾人終於見到真正的函穀關。雄偉的城牆橫亙穀口,曆經滄桑,每塊磚石都布滿歲月痕跡,有的是洗不儘的血漬,有的是刀劍留下的鏽痕,“函穀關”三字赫然鐫刻於城門之上。

這座曆史悠久的雄關,橫亙於崤函咽喉,東起崤山,西連衡嶺,南依秦嶺,北臨黃河,地勢險峻,通道狹窄,素有“天險”之稱,易守難攻,真是一夫當關,萬夫莫開。

《過秦論》中提到:“六國之士……以十倍之地、百萬之眾,叩關攻秦。秦人開關迎敵,九國聯軍卻徘徊不前。”這裡所說的關,正是函穀關。

自秦孝公占據崤函古道修建函穀關以來,這座雄關就與秦國命運緊密相連。

道家鼻祖老子曾於此見到紫氣東來,進而著成《道德經》。

秦軍曾在此大敗公孫衍和楚懷王主導的首次合縱行動。

孟嘗君田文曾借此關口進入秦國,卻被昭襄王囚禁,最終依靠“雞鳴狗盜”的兩位門客逃脫函穀關。

此外,還有更多故事……

這座雄關憑借天險抵禦了東方六國多次合縱進攻,守護秦國數百載,見證了許多決定秦國興衰的重要戰役。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九塞之中,函穀關位列其一!

“檢測到宿主到達打卡地點:函穀關。”

“正在打卡——兵家·天下九塞·函穀關……”

“打卡完成!”

“請儘快領取獎勵。”

吳巨抬頭一看,發現關門前已有數人等候,準備迎接呂不韋一行。

領頭的是一個右臂纏著繃帶的中年男子,還有一個看似年輕、體格魁梧、麵容剛毅的年輕人,兩人相貌頗為相似。

第127章見蒙武蒙恬入函穀關

這位中年男子正是蒙驁之子蒙武,現任函穀關守將。

那年輕人的身份顯而易見,乃是蒙武之子,秦國年輕將領中的佼佼者蒙恬。

按照秦王子楚的指令,這對父子已在此駐守數月。

幾天前,也是子楚下令蒙武出關,從三川郡撤軍,卻不料遭遇孫隱伏擊,這才導致蒙武右臂受傷。

“末將蒙武,拜見呂相!諸位大人安好!”蒙武上前,拱手行禮。

他身後的蒙恬以及眾將領亦一同行禮。

呂不韋上前扶起蒙武,說道:"快請起身,蒙將軍負傷在身,無需多禮。"蒙武沉聲道:"末將未能儘職,實感慚愧。"呂不韋搖頭道:"誰又能料到孫隱竟如此大膽。"子楚與呂不韋等人並未責怪蒙武,一方麵損失尚可接受,另一方麵也沒人料到孫隱會冒險深入後方突襲。

孫武和孫臏擅長奇兵,若知孫隱此舉,定會感到意外。呂不韋安慰蒙武:"有我們齊心協力,周王和孫隱的計劃必然落空。"蒙武信心滿滿地回應:"有呂相和眾將在此,此戰必勝。"

蒙武請眾人入關:"函穀關風大,請入內歇息,我已備好酒宴為諸位接風。"在蒙武引領下,眾人入關。蒙武注意到吳巨,疑惑詢問。吳巨自稱醫家代表,讚譽蒙氏一門。蒙驁聞言大笑,頗為自得。蒙武仔細打量後驚呼:"閣下可是醫家領袖吳巨?"得到確認後,蒙武向吳巨行禮。

呂不韋解釋,吳巨欲借道函穀關前往洛陽辦事,得到子楚許可。蒙武放下戒心,但又皺眉表示洛陽之行或有遺憾。

"這話怎麼理解?"吳巨問道。

蒙武回答:"周王與孫隱封鎖了函穀關外的所有郡城,禁止任何人進入,特彆是來自秦國的人。"

吳巨點頭表示明白。他早就預料到孫隱會封鎖,否則才不正常。而且在離開岐山時,他曾派遣醫家的醫生前往七國行醫,出發前也得知這些醫生無法通過關卡。

"如果我提出請求,孫隱會不會通融一下?"吳巨假裝不知情地問。

"依我看,這很難。"蒙武想了想說,"之前有不少百家之人想出關去周國和韓魏,全都被拒之門外。"

"是嗎..."吳巨做出思考的樣子。

"我覺得你可以暫時留在函穀關,等戰事結束後再走。現在局勢動蕩,萬一遇到危險可不劃算。"呂不韋嚴肅地說。

之前吳巨若有急事出關,呂不韋絕不會阻止,但現在情況不同了。既然吳巨與自己的女兒在一起,他又怎能眼睜睜看著準女婿冒險呢?

"要是吳巨出了什麼事,回去後呂凝豈不是要怪我一輩子?"

聽到這話,吳巨假裝認真考慮。

其實他也沒什麼急事非得去洛陽,多待幾天也無妨,還能順便看看合縱的情況。

於是吳巨勉強地點點頭:"那我就在這兒多待些時日,麻煩蒙將軍和諸位了。"

"哪裡的話,不必客氣。"


最新小说: 被暴雨衝走後,支教老師爆改霸總 鬼當之守當人 禦獸化形:開局強製契約九尾妖狐 剝我神骨,滅我滿門?我死後直播! 這個宗門過於沙雕,已經天下無敵 重生1979:開局成為賣炭翁 抗日之大軍閥張浩 妖女賜我純陽功,冰山聖女夜登門 萬域至上 三國劫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