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國使者獻禮完畢,輪到秦國群臣。
特意讓外邦先行,一是示尊重,二是借此展示國力。
呂不韋率先起身,身為群臣之首,自然要帶頭。
他家資豐厚,毫無窘態。
輕拍雙手,宮女捧上他的貢品,置於殿中案幾。
“臣呂不韋敬獻青粉鑲金蘭草玉燭台,祝大王長樂永安,願秦國安泰民豐!”
呂不韋俯身行禮。
所獻燭台高約五十公分,形似蘭草,每片葉皆為小燭台,材質非同一般,青粉雙色交融,無瑕無縫。
宮女,遠觀如繁花綻放,技藝絕妙,光彩奪目。
近觀可見葉上細白脈絡,與葉片走向一致,仿佛天生如此。
“此玉雖不及和氏璧,但雙色並存實屬罕見!”有人讚歎。
“和氏璧素以純淨聞名,而此物青粉兼具,難分優劣。”
雖有恭維之意,卻不失真,此燭台亦為稀世珍寶,僅次於和氏璧。
呂不韋費儘心思想得到這件寶物,果然頗費周折。秦國大臣呈上的第一件貢品便震撼全場,連七國使者也紛紛稱讚。
隨後,朝臣們依次獻上奇珍異寶。
上卿蒙驁呈上錯金雲紋鶴立方尊,祝願大王福壽永昌,賀秦國國泰民安。
國尉王齕獻上寶劍莫當,祝大王與秦國事事順遂。
少府馮毋擇送上淺綠琉璃肋紋缽,祝大王馬到成功,賀秦國繁榮昌盛。
衛尉蒙毅則獻上白玉透雕龍鳳紋璧,祝大王新年萬事如意,賀秦國旗開得勝。
一件件珍貴之物接連展示,令人歎為觀止。
吳巨邊品嘗美食邊欣賞這些寶器時,呂不韋在他耳邊輕聲說道:“輪到你了。”
“是嗎?”吳巨會意,放下筷子準備就緒。
“你究竟準備了什麼好東西?”呂不韋好奇地問。
畢竟這是子楚元年的最後一個慶典,其他年份或許可以簡單些,但今年的禮物一定要精心挑選。
特彆是吳巨,作為朝中新寵,又是七國關注的焦點,七國使者都對這位醫術精湛的領軍人物充滿期待。
大約半個月前,呂不韋特意為此事詢問過吳巨,是否需要幫忙準備禮物。吳巨搖頭表示不用,他之前繼任時收到的百家長使和七國使者的賀禮還堆在那裡,隨便挑一件都是無價之寶。
不過吳巨並不打算那樣做,他想打造一些獨特的東西。
隻是最近這些日子,吳巨一直神神秘秘的,常常把自己關在小院裡獨自鑽研,就連魏磬也摸不清他在搞什麼名堂,更彆說呂不韋了。
“很快就會揭曉了,隻要新穎又有誠意就行。”吳巨給了他一個放心的眼神。
“好吧。”呂不韋不再追問,他對吳巨的能力很有信心,應該不會出什麼差錯。
看著殿中的那人獻完禮重新落座,吳巨站起身緩步上前。
殿內仆人將吳巨呈上的禮物搬上前來,那是一塊長方形的物體,他特意用黑布將其遮蓋。
“吳卿,你這般遮掩,到底藏著什麼寶貝?”子楚好奇地問。
“此物乃在下親手打造,采集石英、長石精華,又加入銀質材料,耗時七七四十九日,吸收天地靈氣,融合日月精華製成。”吳巨回答得頭頭是道。
“嗯?”子楚顯然被這番話吸引住了。
“此物遠觀難以看清,還請大王移步近前觀看。”吳巨躬身說道。
“好!”
子楚沒有猶豫,從王座起身,邁步下階,走到禮物前。
他做了個手勢:“讓我看看是什麼。”
“明白!”
吳巨抓住黑布的一角,猛地一拉,黑布應聲而落。
禮物的真實麵貌終於顯現!
子楚注視著這份禮物,臉色驟變,本能地向後退了兩步。
“這……”子楚指著它,震驚得說不出話來。
呂不韋見狀,嘴角微微抽動:這小子該不會真搞出什麼意外來了吧?剛才還誇他辦事靠譜呢。
子楚的失態讓大殿裡的氣氛隨之波動,侍衛和禁軍下意識想拔劍保護,卻被子楚及時製止。
“退下!”
侍衛和禁軍互相對視一眼,收劍歸鞘,退回原位。
子楚走近仔細觀察這件禮物,觸摸之後感覺冰涼,隨後又摸了自己的臉,一臉不可置信。
大殿寂靜無聲。
華陽太後、夏太後以及成蛟等人因台上的高度落差,加上子楚擋住視線,未能看清禮物的模樣。
群臣和七國使節因為視角問題也是一頭霧水。
子楚很快恢複鎮定。
“吳巨,這是何物?”子楚詢問。
“此物名為鏡子。”吳巨答道。
“鏡子?鏡子怎會如此清晰?”子楚半信半疑。
“您說的是銅鏡,而我做的是玻璃鏡。”
吳巨說起這話時,腦海裡突然浮現出孫悟空的那句“你的那是公的,我的是母的”。
“原來是這樣。”
子楚點頭回應,他對玻璃這種東西並不陌生,畢竟吳巨待友慷慨,像肥皂、牙刷、紙筆、玻璃杯這類物品,自己有的話,身邊的朋友幾乎人手一份。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然而,子楚一直認為玻璃隻是用來做餐具或裝飾品的,從未想到它還有這般奇妙用途。
這麵鏡子高達兩米,能夠完整映出子楚挺拔的身形。
這是子楚首次如此清楚地看見自己的容貌。
平日裡,若想看清自己的臉,隻能借助水盆或銅鏡,可它們的清晰度遠不及這麵玻璃鏡。
“大王,吳巨送給您的究竟是何寶物?”呂不韋忍不住發問。
子楚被提醒回神,笑著答道:“真正的珍寶。”
眾人聽得有些無語,卻又不便表露。
子楚向台上華陽太後、夏太後及成蛟招手:“母後,蛟兒快來!”
華陽太後與夏太後聽後起身,夏太後扶著成蛟的手走階。
三人站到鏡前,頓時震驚不已,終於明白了子楚先前為何如此失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