剛出殿門,吳巨就看見李斯在大殿前等待。他站在白玉欄杆旁,眺望整個章台宮。
吳巨走近打量李斯:“比起剛來時的風塵仆仆,你現在看起來精神多了。”
初次見麵時,李斯的臉龐還顯消瘦,神情略帶疲憊。儘管在旅店休息了一晚,但由於興奮和緊張,他徹夜未眠,直到清晨才勉強入睡。
如今,他的狀態煥然一新,意氣風發,宛如一株挺立的麥穗。
大概這就是人們常說的春風得意吧。
李斯笑著回答:“僅僅一天,我就站到了自己日夜向往的仕途上,此刻仍覺得恍如隔世,不過現在已經清醒許多了。目前我剛剛起步,還有很多不懂的地方,希望吳大人多多指教!”
吳巨指著他說:“真是機靈!不過沒忘乎所以就好!”
兩人隨即走向宮門。
路上,吳巨問:“李斯,你知道我為何要在大王麵前推薦你嗎?”
“不知。”李斯搖頭。
“因為你具備這樣的能力。”
忽然,吳巨停下腳步,李斯也隨之駐足。
“我希望你能憑借你和你師父的學問改變秦國,讓它更強盛,讓百姓生活得更好!”
吳巨嚴肅地說,目光堅定地看著李斯。
“自然如此!我雖因仕途來到秦國,但也希望能弘揚師父的學問。既然已成為秦臣,自當竭誠報效秦國!”李斯用力點頭。
“嗯,不錯!”吳巨點頭表示認可。
吳巨察覺到,李斯所說的話發自內心,絕非虛言。
他心中暗歎,現在的李斯和他想象中的確實有所不同。
他既有從前官員的圓滑,也有自己的小算盤,心機比普通人深沉。
但與曆史上那個翻雲覆雨的丞相相比,他還有很長的路要走。
那個因嫉妒心起,竟不惜犧牲朝夕相處十餘年的師弟韓非以穩固自身權位的人。
那個與趙高聯手偽造詔書擁立胡亥,致使扶蘇、蒙恬、蒙毅被殺,最終導致秦朝的李斯,與如今的他截然不同!
此刻,李斯落入吳巨手中,既然吳巨擁有先知能力,絕不會讓他重蹈覆轍。
李斯猶如一把利器,用得巧妙可自保,用得失策則反傷自身。他既能“輔佐始皇,成就帝業”,也可能“聽信趙高的謬論,廢長立幼,終致秦朝覆滅”。
吳巨期望他成為前者。
“希望你能永遠銘記今日所說!”吳巨語氣嚴肅,一字一句地強調。
蘇軾認為荀子闡明王道,講述禮樂,而李斯憑借荀子之學擾亂天下,這種說法並不準確。秦朝擾亂天下的政策,並非依賴於李斯,李斯也未曾真正以荀子之學治理秦國。
曆史上,當李斯擔任廷尉乃至丞相時,他已完全背離荀子及自身的學說,反而采納商鞅的主張並進一步推行。秦國的覆滅,同樣有他不可推卸的責任。
人終究會變化,如今看似還有原則的李斯,在權力與地位麵前,最終還是丟棄了底線。
吳巨當前的任務,便是引導李斯堅守荀子和他自己的學說,避免誤入歧途。
“理應如此!”李斯點頭回應吳巨。
兩人繼續前行,途中吳巨沉思片刻,再次叮囑:“還有一句話,你需銘記於心。”
“定當遵從教誨!”李斯謙恭地傾聽。
“牢記!切記!這一生都不可忘卻!”
吳巨凝視著李斯,目光逼人,令他有些局促不安。隨即,吳巨緩緩吐出四個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