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楚將其放置一旁,問:“這樣就不會有問題了吧?”
“無礙!”李斯搖頭,“臣正是因為顧慮此事,才建議將試行範圍限製於鹹陽,畢竟鹹陽為秦國最為繁華之地,人才薈萃,於此試行小規模科舉製頗為可行。”
眾人點頭,心中佩服李斯思慮周全。
他苦笑著:“卻沒想到大王與吳卿已著手解決。”
感慨道:“不出三五年,民間必然湧現眾多人才。”
子楚認同:“李卿所言甚是,如此看來,第一步計劃已然明確!”
心中暗自記下李斯之功,今日表現令人驚豔,其現任官職實屬屈才,應更進一步。
“話雖如此,在鹹陽推行,是否會觸及貴族利益?”祁農眉頭緊鎖。
“若他們連這點挑戰都承受不住,不如直接搞個大動作震懾他們!”馮劫參與會議,語氣強硬。
“我亦讚同,有句名言說得好,若問題無法解決,那就除掉製造問題的人!”吳巨幸災樂禍。
祁農驚訝地張大了嘴:“這話是誰說的?哪位名人嗎?”
“呃,你就當是魯迅吧。”
“停停停,這是什麼亂七八糟的!”
贏勵頭疼不已:“能不能彆整天打打殺殺的?如果可以的話,溫和的方式當然是最好的。這些貴族可是秦國的核心,一旦鬨起來後果很嚴重。”
“問題是他們一定會鬨的!科舉製和推薦製、世卿世祿製是對立的,隻要他們發現一絲推行科舉的意圖,就會拚命守住自己的利益,絕不會讓任何人插手。剛開始推行科舉製時可能還好,但如果推行失敗,他們可能會直接參與進來,利用科舉製為自身謀取更多權力。”
“大王,我們至少要采取一些震懾措施吧!”呂不韋認真地說。
“殺雞儆猴!”馮劫接口道。
“具體怎麼操作……”子楚揉了揉眉心,最後說道,“這個問題暫時擱置,現在先討論科舉製度的具體章程,尤其是考試範圍的問題!”
眾人再次熱烈討論起來。
“到時候不會隻有我們幾個出題吧?這活兒可不容易完成。”祁農左右看看。
“怎麼可能!我們大秦人才濟濟,這麼多博士學士,到時候讓他們出題不就行了嗎?”吳巨說。
“這樣會不會太分散,容易泄露機密?”呂不韋皺眉道。
“這還不簡單?”吳巨笑著提議,“把他們都關在一個沒人知道的地方,外麵安排重兵看守,等考試結束再放出來。”
眾人嘴角微微抽動。
怎麼感覺吳巨的辦法才是最狠的……
但不得不說,這確實是個不錯的主意。
吳巨接著說:“他們出的試卷必須嚴格保密,由最忠誠的軍隊嚴密守護,誰要是泄密就當場斬首示眾。我們還可以準備多套試卷,在考生中安插探子,一旦發現泄密跡象,立即啟用備用試卷。”
沒錯,吳巨正是照搬了後世高考的那一套。
“這樣一來就萬無一失了!”子楚拍手大笑。
眾人紛紛點頭表示同意。
談話持續到正午,子楚設宴款待眾人後,各自離開。
關於科舉製度的探討才剛起步,還需進一步細化和完善。今天的交流雖有收獲,但僅僅是開端,還有諸多細節有待討論。
臨彆時,子楚反複叮囑在場人員不得泄露今日會議內容。
眾人深知此事的重要性,均承諾守口如瓶。
……
下午,吳巨收到沈舫的報告,得知造紙廠已全麵完工,原料充足,隨時可投入生產。這一消息讓吳巨十分欣喜,新造紙廠的建成與印刷術的完成無疑是雙重喜事。正值作坊停工期間,紙張消耗迅速,庫存僅夠維持數日,如今造紙廠即將開工,無疑解決了燃眉之急。
他立即驅車前往城外的吳家莊,抵達造紙廠門口。新建的廠房氣勢恢宏,比之前的作坊大出許多。吳巨走下車,望著廠房大門,腦海中浮現四個字:煥然一新。
“吳卿!吳卿!”
烈日炙烤著地麵,模糊了視線。隱約間,吳巨看見一人飛奔而來,正是造紙廠負責人沈舫。
“幾天不見,你似乎胖了些。”吳巨仔細打量著沈舫。
“嘿嘿。”沈舫摸了摸腦袋,“不搞研究了,心情舒暢,自然發福。”
吳巨苦笑著搖頭,彆人夏季都胃口不佳,這家夥卻越吃越壯。
“走,進去看看吧。”
“好嘞。”
沈舫帶吳巨參觀了車間、倉庫以及各類器械和原材料。
“現在的產能比以前提高了多少?”吳巨問道。
“至少提升了二十倍!”沈舫答道。
“不錯。”吳巨滿意地點點頭,“那就召回所有工人,明天正式開工!”
“明白!”沈舫興奮地點頭。
隨後,吳巨與沈舫商議了工人短缺等問題,確定方案後,沈舫著手執行,而吳巨則順便前往鄰近的印刷廠轉了轉。
印刷廠已遷至吳家莊,廠內工作繁忙,負責人是吳巨的親信詹庭墨,他曾負責首次組織雕刻工匠。然而,製作字模的工匠仍歸蒙恬管理,因為這兩批人即便交予吳巨,他也難以妥善安排。目前印刷廠設於吳巨領地,隻是將印刷與字模製作分開處理。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關於造紙和印刷的收益分配,前者按一比二分成,後者按一比三分成,其中造紙收入的兩成、印刷收入的三成需繳納官府作為稅收。雖然看起來比例較少,但子楚對這些利潤頗為心動,特彆是造紙,顯然是一項高回報的生意。然而,吳巨的籌備工作已接近尾聲,資金與人力均不成問題。加之吳巨研發造紙術與印刷術是為了秦國的貢獻,子楚自然不便從中獲利,僅收取了相應的稅收份額,但這部分收益已足夠充實國庫。剩餘部分自屬吳巨所有。
次日,在呂凝的指揮下,鹹陽一處繁華地段的店鋪正進行重新裝修,即將成為銷售冰塊及相關商品的場所。當手下詢問店鋪名稱時,呂凝猶豫片刻,向吳巨請教。
“店鋪叫什麼好?”吳巨沉思片刻,說道:“就叫飲冰閣吧。”
“飲冰閣……”呂凝思索著問,“這是取自莊子的‘今吾朝受命而夕飲冰,我其內熱與’的意思嗎?”
“對!”吳巨點頭,遞過一張紙。呂凝立刻拿起墨條研墨。兩人相視一笑,長期合作的默契儘顯無疑。
隨後,吳巨在紙上寫下“飲冰閣”三字,呂凝接過交給手下,囑咐製作牌匾。等手下離開後,她又問:“我們什麼時候開業?”
“人員和物資都準備好了嗎?”吳巨問。